俄羅斯8個燃油罐起火!烏克蘭總統突出重拳,奔馳減產

全球局勢依然變數較大!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仍在持續,雖然期間出現了一些緩和的信號,但似乎離真正的和平還有一段距離。俄羅斯油罐又出現問題。據俄羅斯衛星新聞報道,4 月 1 日,俄羅斯緊急部門表示,別爾哥羅德 8 個每個容量為 2000 立方米的燃油罐著火,火勢有蔓延到另外 8 個油罐的危險。別爾哥羅德州州長維亞切斯拉夫 · 格拉德科夫稱,兩架烏克蘭直升機打擊了別爾哥羅德的油庫。

另一方麵,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祭出重拳。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 4 月 1 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解雇了兩名高級安全官員並稱他們為 " 叛徒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把這兩人稱為 " 叛徒 "。他說:" 我沒有時間對付所有的叛徒,但他們都會被一一懲處。" 澤連斯基說,這兩個人違背了保衛烏克蘭的誓言,但他沒有給出確切的細節。

俄烏局勢已經開始影響汽車供應鏈。據汽車媒體《Automotive News》3 月 31 日報道, 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表示,俄烏局勢升級導致供應鏈中斷,公司被迫調整辛德芬根(Sindelfingen)工廠部分一些班次,但並未停產。

今天下午,韓國也傳來不太好的消息。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 4 月 1 日下午 1 時 36 分許,韓國兩架空軍 KT-1 教練機在慶尚南道泗川市相撞並墜毀。截至目前,事故已經造成機上人員 3 人死亡 1 人重傷。

俄羅斯突發!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雅羅斯拉夫爾 4 月 1 日消息,別爾哥羅德州州長維亞切斯拉夫 · 格拉德科夫稱,兩架烏克蘭直升機的打擊造成別爾哥羅德一油庫發生火災,這些直升機低空進入俄羅斯領空。

格拉德科夫在其 Telegram 頻道上寫道:" 油庫火災是由於烏軍兩架直升機空襲所致,它們低空進入俄羅斯境內。"

4 月 1 日早上,別爾哥羅德州州長稱別爾哥羅德一油庫發生火災。據其稱,企業 2 名工作人員受傷,其生命沒有危險。三條鄰近街道的居民被疏散到更安全的地方。火災撲滅後,他們將回家。

俄羅斯石油發言人對衛星通訊社稱,已從別爾哥羅德的油庫疏散了工作人員,企業員工中無人死亡。俄羅斯石油公司正與緊急情況部和執法機構協作。動用了約 70 人和 20 件裝備滅火。

當地時間 3 月 22 日,位於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的克斯托夫市的油罐車火災目前已經蔓延並導致 6 輛油罐車起火。當地緊急情況部門宣布火災等級上升至三級。據悉,當時火災發生在當地盧克石油公司的儲油基地內。

目前,俄烏衝突仍在持續。英國軍事情報部門表示,俄羅斯還在繼續對基輔東部和東北部進行成功但有限的反擊。基輔和切爾尼戈夫都受到了持續的空襲和導彈襲擊。此外,俄外交部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在當前條件下,與北約進行政治對話是不可能的,甚至談論恢複溝通的條件都沒有意義。

烏克蘭方麵,澤連斯基再有動作。據參考消息援引德國《明鏡》周刊網站 4 月 1 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解雇了兩名高級安全官員並稱他們為 " 叛徒 "。澤連斯基在講話中把這兩人稱為 " 叛徒 "。他說:" 我沒有時間對付所有的叛徒,但他們都會被一一懲處。" 他說,這兩個人違背了保衛烏克蘭的誓言,但沒有給出確切的細節。

奔馳減產,歐洲還有經濟危機?

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恩今天表示,低估了俄烏衝突的中期影響。需要讓烏克蘭難民融入歐盟社會,歐盟可能需要花費 GDP 的 0.5% 用於難民。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甚至警告稱,歐洲麵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

事實上,負麵衝擊已經發生。據汽車媒體《Automotive News》3 月 31 日報道,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表示,俄烏局勢升級導致供應鏈中斷,公司被迫調整辛德芬根(Sindelfingen)工廠部分一些班次,但並未停產。該工廠是梅賽德斯 · 奔馳在本土的最大工廠。梅賽德斯的發言人表示,盡管遭遇了零部件供應短缺,但辛德芬根工廠仍在繼續運營。該工廠負責生產奔馳 S 級旗艦轎車、EQS,以及 E 級車型。發言人還稱,梅賽德斯每天都在重新評估情況,將采取 " 高度靈活的方法盡可能避免停工 "。

德國周三警告說,他們可能很快就會麵臨天然氣緊急情況,可能需要對天然氣供應進行配給。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表示," 預警 " 措施並不意味著該國必須訴諸天然氣配給,而是呼籲消費者和公司減少能源消耗。

與此同時,奧地利政府周三宣布已啟動三階段緊急計劃的第一步,該計劃將更密切地監控該國的天然氣市場。官員們將俄羅斯對盧布支付的需求作為觸發應急計劃的原因,並指出如果達到計劃的第三階段,配給等緊急控製措施可能會生效。

土耳其將工廠天然氣價格上調 50%,將家庭天然氣價格上調 35%,將發電天然氣價格上調 44.3%。

劍橋大學能源政策論壇主任 Chi Kong Chyong 表示,如果西方國家繼續與俄羅斯對峙,可能不會隻有德國和奧地利不得不實施極端緊急措施。

能源政策教授兼倫敦大學學院可持續資源研究所所長吉姆沃森表示,英國 " 肯定有可能 " 看到政府對汽車燃料實行配給。英國擺脫俄羅斯石油比擺脫俄羅斯天然氣麵臨更大的困難,因為該國更依賴石油進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