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熊孩子打遊戲亂充值,互聯網平台操碎了心

來源: ZAKER 2022-03-23 21:15: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922 bytes)

近日,支付寶上線了針對未成年人遊戲支付問題的新功能,名為 " 遊戲鎖 "。

據介紹,當家長賬號選擇開啟遊戲鎖後,如通過支付寶向主流遊戲廠商充值,輸完支付密碼後還會出現刷臉驗證提示,驗證為家長本人才能成功支付。

從功能上來說,這道二次刷臉的環節無疑能幫助家長有效管理未成年人遊戲支付行為,控製未成年人遊戲亂充值等問題。支付寶數據顯示,上線至今 1 個月,已有超過 15 萬用戶開通該功能。

近年來,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未成年人胡亂消費,在遊戲內充值大量資金,家長申請退款而不得等問題頻頻引發業界關注。

根據《中國遊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隨著各大遊戲廠商推出舉措引導未成年人適度使用網絡遊戲,有近九成未成年人玩遊戲時遇到過防沉迷限製,但使用家長手機和賬號玩遊戲、充值仍然是挑戰之一。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以 " 未成年遊戲充值 " 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發現,有超 1.5 萬條相關投訴,涉及多家遊戲廠商,最新一條投訴就發生在前不久。

事實上,未成年人擅自利用父母手機進行遊戲充值早已成為遊戲行業的一大痛點,遊戲廠商們為此也進行著持續性的整改。

例如騰訊遊戲推出 " 成長守護平台 ",家長綁定之後可以設置同步遊戲提醒、查詢消費記錄、一鍵禁充和一鍵禁玩等功能。

《王者榮耀》等騰訊係遊戲也內置了 " 健康遊戲係統 ",係統將會自動統計玩家們的單次遊戲時間和累計遊玩時間,在遊戲時間過長時彈出提醒、甚至強行下線。

而麵向未成年人遊戲沉迷的法規也越來越嚴苛。2021 年 8 月 30 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同時,限製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的時間。

與此同時,各大遊戲廠商紛紛響應,發布公告要求遊戲賬戶進行實名認證。若遊戲用戶為未成年人,則隻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 20 時 -21 時享受遊戲服務的時間準則。

但實際來看,網絡遊戲平台中的未成年人防護問題無法單純依靠技術來解決。未成年人依然可以找到一些繞開技術管理的方式。

比如,一些未成年人通過使用長輩的身份信息或通過網絡購買成年人的身份信息便能輕易繞過實名認證的環節。

據澎湃新聞報道,曾有一名在澳大利亞讀小學的 11 歲孩子,暑假期間悄悄用媽媽做生意的支付寶賬號刷了 16 萬元,而其在 4399 等遊戲平台實名注冊的身份證號來自寧夏,便是網購所得。

盡管各大遊戲廠商紛紛推出相應舉措加強未成年人防護,但仍存在消費額度不受限製、退款權益難以維護、無統一平台進行退款服務等問題。

福建漳州劉女士曾向相關投訴平台反映,她的孩子在三天內通過蘋果 App store 免密支付在騰訊遊戲消費 56 筆,共 20087 元。但其發現情況後立即與騰訊客服取得聯係,申請退款,但未能就退款金額達成一致。隨後經媒體介入,劉女士得到退款 13000 元。

如今支付寶 " 遊戲鎖 " 功能的推出,也從側麵反映支付渠道或支付平台同樣參與到了未成年人遊戲防護的行列中。相關產品負責人表示,遊戲鎖已接入約 70 家主流遊戲廠商。

但在互聯網各大生態還未互聯互通的當下階段,支付寶 " 遊戲鎖 " 的功能仍有局限性,目前隻能支持通過支付寶 APP 扣款時的識別,暫不支持蘋果商店或其他安卓錢包等渠道的代扣消費。

另外也需要注意的是,國內遊戲巨頭騰訊也自然不在支付寶 " 遊戲鎖 " 的支持範圍內,因為騰訊旗下的遊戲均不支持直接使用支付寶進行充值。

因此,僅有支付寶一家支付平台將防止未成年人亂消費納為功能是遠遠不夠的,各大支付渠道如若均推出類似的安全防護功能,將會極大提升對未成年人充值問題的防護效果。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 4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已達 1.83 億,互聯網普及率為 94.9%,遠高於成年群體互聯網普及率。這也表明絕大部分未成年人早已成為了 " 小小網民 "。

3 月 14 日,相關主管部門就《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征求意見,涵蓋預防網絡沉迷、個人信息保護、防治網絡欺淩等內容。

該意見稿征求明確了平台責任義務,要求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防沉迷製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

此前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也曾坦言,在政府、行業推進防沉迷工作的同時,廣大家長、老師更應該履行監護教育指責,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用網習慣。

例如一些家長疏於管理,讓未成年人使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實名認證,突破身份限製,使得時段時長限製無法發揮作用,便是影響防沉迷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必須得到強化,這既需要互聯網平台、遊戲公司做出相應規範,也需要社會法律法規的約束,但更重要的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和管控也不可缺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