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抗疫以來最嚴峻的時期。
一邊是強傳染性、高隱匿性、高免疫逃逸能力,讓疫情防控難上加難。
另一邊是低毒力、低重症率、低致死率,讓人看到了終結疫情的希望。
然而,再低的致死率,麵對龐大的人口基數,都會導向整個社會難以承受的結果。
更何況,不是每個城市都有一流的醫療實力、充足的財政後盾、良好的城市治理能力作為支撐。
這就決定了疫情防控策略的調整必然是循序漸進的。如果未來有所突破,那麽醫療實力必然是擺在第一位的。
誰是我國醫療實力最強的城市?
01
哪些城市
醫療資源最為豐富?
這是全國主要大城市醫療資源情況:
這其中,醫院數最多的 10 個城市:
重慶、北京、成都、青島、天津、上海、武漢、西安、杭州、石家莊。
執業醫師人數最多的 10 個城市:
北京、重慶、上海、成都、廣州、杭州、天津、鄭州、深圳、武漢。
醫療機構床位數最多的 10 個城市:
重慶、上海、成都、北京、鄭州、廣州、武漢、哈爾濱、杭州、長沙。
綜合來看,全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杭州、西安。
整體來看,我國醫療資源主要集中於超大特大城市,尤其是傳統的大區中心,且省會城市普遍占有優勢。
雖然東北地區經濟實力不複過去榮光,但整體醫療資源仍位居全國中上遊水平。
相反,一些後晉的萬億 GDP 城市,在醫療實力上並不突出,深圳、寧波、佛山、無錫、東莞、廈門等均屬此列。
正如《中國城市大趨勢》一書所分析的,醫療資源,與教育、文化等資源一樣,在行政支配體係中,往往向權力中心集中,直轄市、省會城市相比普通地市擁有更強的資源調配能力。
同時,與經濟產業競爭不同,醫療資源的豐富,往往需要長期積累,離不開持續不斷的投入,這就導致一些新晉城市在醫療建設上不具優勢。
東北地區為何醫療資源如此豐富?
很簡單,東北畢竟曾經 " 闊 " 過,3 個省會全位列副省級城市,城鎮化率走在全國前列,借助當年的投入,造就了如今的醫療格局。
即使到了今天,東北省會整體醫療實力依然領先於深圳,雖然三大省會 GDP 合計還不到深圳的 2/3。
當然,不同城市麵積不同,行政區劃存在差異,常住人口規模存在懸殊,醫療資源總量未必能真正代表一個城市的醫療豐富程度。
國民經略主筆 凱風 新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品
02
哪些城市
醫療實力最強?
醫院、醫生、床位數的多少,折射的是醫療資源是否豐富。
而三甲醫院、百強醫院的多少,代表的是醫療實力是否強勁。
這是全國各省份三甲醫院排行:
全國三甲醫院超過 100 家的省份隻有廣東、山東兩省,而內蒙古、貴州、吉林、甘肅、海南、青海、西藏、寧夏等均低於 40 家。
比三甲醫院更進一步的是百強醫院。
這是最新的全國百強醫院排行榜:
可以看出,百強醫院明顯集中於直轄市、省會城市,且北上廣遙遙領先。非直轄市、省會城市隻有深圳、蘇州、青島三地上榜,且各有 1 所醫院躋身百強。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計劃單列市的廈門、大連、寧波全部掛零,經濟強市無錫、佛山、東莞、南通、泉州等均未能實現突破。
具體來看,北京 23 所、上海 19 所、廣州 9 所,三個一線城市占據 " 半壁江山 ",詮釋了一線城市的底蘊所在。
武漢、杭州各有 5 所醫院上榜,成都、重慶、南京4 所,西安、天津、長沙、沈陽都是 3 所,這些城市多數都是強省會,也是傳統的大區中心,部分還是國家中心城市。
更關鍵的是,這些城市不僅醫療資源相對發達,而且教育資源相當突出,這些城市入圍的醫院多數都是重點高校的附屬醫院。
可見,一流的醫院離不開一流的醫科高校。有眾多醫學院,對於整個城市醫療實力的提升作用明顯。
不僅如此,10 大國家醫學中心,也是依托於主要重點高校或醫院而來,這也成了城市醫療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中國城市大趨勢》一書所分析的,醫院實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也需要一流科研的支撐。
曆史相對悠久、各項綜合實力突出、資源集聚相對充分的直轄市、強省會能夠脫穎而出,不是沒有理由的。
03
誰是平均醫療資源
最強的地方?
衡量一個地方的醫療資源是否充足,不能忽視常住人口規模的影響。
由於飛速的城鎮化,我國仍處於人口大流動階段,人口不斷向大城市聚集的趨勢,短期仍然不會逆轉。
人口集聚,既有攤薄城市公共建設成本的積極效應,也不乏製造大城市病、攤薄人均教育醫療資源的問題。
考慮到人口規模,誰是全國人均醫療資源最強的城市?
可以看出,每千人醫師數最高的 10 個城市:
北京、太原、濟南、杭州、烏魯木齊、南京、昆明、青島、海口、沈陽。
每千人醫療機構床位數最多的 10 個城市:
哈爾濱、鄭州、烏魯木齊、長沙、太原、沈陽、昆明、武漢、濟南、貴陽。
不難看出,在人均指標上,一些非萬億省會城市表現突出,而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位於中下遊,深圳、重慶、佛山、東莞更是墊底。
值得一提的是,東北城市,無論是醫療總量還是人均指標上表現均相對突出,沈陽的每千人醫師、床位數,雙雙位居前十。
這反映出,北上廣深等特大超大城市,雖然整體醫療資源相對充足,但麵臨人口持續流入,公共醫療資源建設尚未跟上人口增長的步伐。(參閱《過去 10 年,中國 TOP40 城市人口增量排行》)
同理,一些麵臨人口持續減少的城市,醫療資源並未同步縮減,由此帶動人均數據的居高不下。
04
誰能承受起放開的代價?
是否與病毒並存,這是今年最大的社會爭議之一。
目前,歐美以及日韓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均以 " 躺平 " 作為主要策略,麵對每天幾十萬乃至上百萬例的新增疫情,反而將放開入境、取消口罩令等作為政策方向。
來源:百度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
這些國家之所以邁出如此巨大的一步,是基於疫苗接種率、奧密克戎低致死率的大背景。
那麽,我們會不會將放開作為 2022 年的主要政策選項?
從短期來看," 動態清零 " 仍是底線。
原因不難理解,即使疫情致死率大幅下降,但麵對老年人疫苗接種率、疫苗效力、人口基數、高老齡化率等短板,貿然放開可能會造成較大的社會震蕩。(參閱《疫情波及過半萬億城市,影響有多大》)
畢竟,我國總人口超過 14 億人,而 65 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比超過 14%,許多城市超過 17% 乃至 20%。
麵對如此龐大規模的人口總量和老齡人口群體,再低的死亡率,其死亡的絕對數都會成為社會難以承受之重。
即便如京滬一樣擁有強大醫療資源的地方,麵對 2000 多萬常住人口,人均醫療資源明顯捉襟見肘,恐怕也很難承受起醫療資源擠兌的代價。
更關鍵的是,整個社會尚未從疫情恐慌中轉變過來,對病毒的恐懼仍然深植於許多人的心底,無論是疫情防控策略儲備還是觀念轉變,都需要時間。
但是,整個社會不隻有疫情,還有經濟與民生。
所以,正如高層定調所定調的:
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這就需要更為科學精準的防控之道。
05
變化開始了
疫情防控,正在發生一些變化。
張文宏醫生表示,我們應當利用這次疫情 " 社會麵清零 " 創造的窗口期,打造更完備、可持續性的應對策略。
在張文宏看來,未來抗疫要有三大 " 武器 ":
1、疫苗的充分注射。
2、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和其他藥物,包括中醫藥等支撐;
3、有非常充足的醫療冗餘度。
一個是高效疫苗,一個是新冠特效藥,但更重要的是醫療實力。
這裏的醫療冗餘度,指向的正是醫療資源、醫療實力以及常態化防控之下的醫療資源配置能力。
事實上,全國性的疫情防控已經出現了戰略性調整。
根據最新的新冠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輕症不再入院治療,改為集中隔離;特效藥獲批使用;降低解除隔離或出院時核酸檢測的標準 ……
顯然,如果我們做好了這些戰略儲備,未來一刀切的封城模式,或將不再是疫情防控最終的無奈選擇。
屆時,在一些醫療資源豐富、治理能力良好的地區,率先做出更多探索,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