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集團疑似遭遇百億美元“鎳劫”背後

來源: 雷達財經 2022-03-09 19:32: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464 bytes)

無論青山集團在產業鏈中占據多麽重要的位置,期貨市場風控始終是其要修煉的能力。此前,已發生中儲糧棉花期貨事件、株冶集團鋅期貨事件、中石化原油期貨事件等前車之鑒,企業更應警惕、正視黑天鵝事件給期貨交易帶來的風險。

雷達財經出品 文 | 張凱旌 編 | 深海

俄烏地緣局勢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不斷發酵。

3 月 7 日以來,全球股市持續低落,但大宗商品市場卻迎來暴漲。其中國際油價、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都創下了曆史新高,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鎳(下稱 " 倫鎳 ")更是在兩個交易日內連續大漲,價格從 3 月初的 25000 美元 / 噸左右一路飆升至最高超過 10 萬美元 / 噸,一度引發交易所暫停交易。

雷達財經注意到,與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漲價的邏輯有所不同,倫鎳大漲的背後正在上演一場史詩級逼空。而有 " 中國鎳王 " 之稱的青山集團與歐美商品期貨巨頭嘉能可(Glencore)則是此次事件的主角。

有媒體報道稱,以青山集團 20 萬噸空頭頭寸計算,其經此一役虧損的資金量在百億美元上下,約是公司 2021 年營收的超 20%。

對此,媒體報道稱,青山集團霸氣回應:已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

鎳價飆升背後的國際金融博弈

青山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浙江省溫州市的世界 500 強民企,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不鏽鋼生產商。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不鏽鋼粗鋼總產量在全球占比約為 60%,其中青山集團的不鏽鋼粗鋼產量又占中國市場供應量的 35.8%。

而鎳則是生產不鏽鋼的重要原材料,加鎳後的不鏽鋼可顯著強化不鏽性和耐蝕性,被廣泛用於工業機械製造、家庭用品以及航空航天、坦克艦艇、原子能反應堆等領域。

結合美國地質調查局和青山集團自身披露的數據可知,2021 年全球礦山鎳產量達 270 萬噸,其中青山集團的產量就達 60 萬噸,在全球占比約 22%。

得益於此,青山集團在全球鎳產業鏈中具備十足的影響力,這也讓其天然就有通過套期保值來做空鎳價的動力。

雷達財經了解到,套期保值的特征是在現貨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為的是建立對衝機製,將價格風險降到最低。

具體而言,青山集團本應在自己持有大量現貨的情況下,為防止長期鎳價下跌對企業造成的經營波動,拿出部分資金在期貨市場上買空單。如此一來,如果鎳價真的下跌,那麽青山集團可以用空單賺到的錢,彌補現貨價格的虧損;如果鎳價上漲,青山集團則可以用現貨上賺的錢來補期貨市場虧的錢。

從曆史來看,青山集團對於套期保值有一定經驗。作為生產電動車三元鋰電池的重要材料,鎳礦在 2021 年初一度出現了緊缺的局麵,但此時青山完成了鎳鐵冶煉高冰鎳的技術。於是公司在夜盤做空了倫鎳,同時開始向友商供貨,釋放鎳供應充足的信號,一係列組合拳讓鎳價在兩天內大跌 16%,但公司卻借此大賺了一筆。

時移世易,今年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方麵,倫鎳的鎳交割品要求含鎳量不低於 99.8%,而青山集團自身的產品無論是鎳鐵(含鎳量約 10%)還是高冰鎳(含鎳量約 70%),都無法作為交割標的。青山集團本可以購買俄鎳來應急,但俄烏衝突背景下,俄鎳並不被交易所承認。

另一方麵,根據市場中傳出的消息,青山集團目前持有 20 萬噸的空單,這個數量已經達到了公司 2021 年年產量的三分之一。而倫鎳的交割日原定於 3 月 9 日,想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湊足大量純鎳並非易事。

兩相結合下,青山集團若無足夠現貨用於交割,隻能選擇補交保證金。或許,這也是國際金融資本盯上青山集團的原因。

北京時間 3 月 7 日,倫鎳期貨主力合約單日暴漲 72.67%;3 月 8 日,倫鎳價格繼續拉升,盤中突破 10 萬美元 / 噸,後 LME 暫停了所有方式的期鎳合約交易,至停盤前倫鎳成交量高達 8800 手,價格回落後仍達 8 萬美元 / 噸。

雷達財經注意到,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 年俄羅斯鎳資源儲量排名世界第三,疊加俄烏危機和新能源汽車的高景氣度,有觀點認為這是導致倫鎳出現背離基本麵的巨大漲幅的重要推手之一。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並不能排除這是一次有預謀安排的可能性。深圳百侖基金投資總監胡超表示,從籌備資金用於倫敦市場交易的能力而言,對手方顯然有信心比青山集團更有優勢。

有報道稱,瑞士嘉能可或利用倫鎳交易逼倉青山集團,進而索要其在印尼鎳礦的 60% 股權,屆時青山集團浮虧將超 80 億美元。英國礦業公司 Tungsten West Ltd 的執行副主席托馬斯湯普森更是推測,青山集團的賬麵虧損為 120 億美元。

受此影響,青山集團的重要合作商、國內鈷礦業龍頭華友鈷業股價連續兩日跌停,而其所在的有色板塊股價也大幅走低。據了解,華友鈷業約 80% 的長期應收款可能與青山集團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華友鈷業在回應媒體時表示,這一次的鎳價上漲,是明顯的逼空行為。但瑞士嘉能可則在回複市場傳聞時表示,這完全是在胡說。

青山集團打錯了算盤?

事已至此,也有網友好奇,為何在套期保值方麵頗有經驗的青山集團在倫鎳價格拉升前沒有及時撤離?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青山集團在印尼的鎳鐵冶煉成本較低,折算後純鎳每噸成本價在 8000 美元左右。而倫鎳價格自 2021 年就一直穩定在 18000 美元上下,2022 年來更是在 20000 美元以上一路走高。

據華南某大型期貨公司副總經理透露,倫鎳到達 18000 美元左右時,青山就開始在倫敦盤做套保。

可能正是盤麵上高額的利潤,讓青山放低了對空單風險的警惕。畢竟若以 18000 美元的價格計算,青山每噸的利潤可達 1 萬美元,而上一次鎳價到達如此高位時,還是在 2014 年前後。

" 我有客戶和青山集團一起在印尼合資搞鎳礦、鎳鐵冶煉,他去年下半年就與我提過這事,當時說青山有信心,他們的高冰鎳投產速度比預期的要快,生產利潤太豐厚了,做一點套保原本覺得對青山沒什麽壓力的。" 該副總經理稱。

但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出手了。這家成立於 1974 年的世界 500 強,通過總額達 619 億美元的並購案,不僅改寫了全球礦業生產與大宗商品交易這兩大行業的競爭格局,而且在 19 年內實現了由 6 億美元到 880 億美元的公司估值大躍進。

一位不願具名的期貨資深人士推測,嘉能可或是在賭青山集團對於礦藏開采規劃上存在問題。近年來,新能源對鎳的需求量過大,而青山又已經打通了從鎳到不鏽鋼的生產線,獲利頗豐,因此極有可能透支產能。

事件發生後,LME 在 3 月 8 日暫停了交易進程,這被業界解讀為是給青山集團爭取了準備現貨的時間。資料顯示,2012 年港交所曾斥資 13.88 億英鎊完成了對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 LME 的收購。

LME 表示,將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 2022 年 3 月 8 日 0 點或之後在辦公室間市場和 LME select 上執行的交易,直到另行通知;並推遲將於 3 月 9 日完成的現貨鎳合約交割。

最新公告顯示,LME 認為目前整體商品市場的信用環境在地緣事件和價格暴漲後正處於緊張的狀態,因此交易所預計 3 月 11 日之前不會恢複鎳合約交易。同時最遲會在恢複交易前一天(倫敦時間)午後兩點前告知市場。

此外,LME 還針對交易規則進行了修改:重啟交易首日,LME 的鎳合約交易將於倫敦時間早上 9 時開始(而非正常交易下的淩晨 1 時),預期將按照 3 月 7 日的收盤價重啟交易,並為鎳期貨設置 10% 的單日漲跌幅限製。

雷達財經注意到,3 月 7 日倫鎳收盤價約為 50000 美元 / 噸,相較暫停交易時的 80000 美元下調了 37.5%。

" 目前的事件是史無前例的,"LME 寫道。因此,其正在考慮在恢複交易前對大型多頭和空頭持倉者進行衝銷。這意味著,在自願的原則下,交易所將首先確認哪些持有大量(暫定為超過 100 手)多單和空單的交易者有意願退出他們的倉位,以及他們願意平倉的價格,然後衝銷掉部分達成合意的倉位。

除了 LME 方的變化,項光達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今天接到很多電話,國家有關部門和領導對青山集團都非常支持。"

3 月 9 日,有媒體報道稱,青山集團對外回應," 外資的確有些動作,正在積極協調,當前倉位和經營都沒有問題。"

低調的鎳王

到底是一家怎樣的民企,有如此大的 " 排麵 "?

與很多 20 世紀 80 年代下海的企業家相似,青山集團的創始人項光達也有著舍棄鐵飯碗下海創業的經曆。

1995 年前後,正值全國鋼材緊俏,溫州的無縫鋼管產業興起,項光達借勢成立了我國第一家生產鋼鐵的民營企業——浙江豐業集團,並以此為基礎,開始向鋼鐵行業進軍。

值得一提的是," 青山 " 的名號來源於 1998 年 5 月創辦的浙江青山特鋼有限公司,而之所以叫 " 青山,一方麵是公司廠址位於溫州市龍灣區永中青山村,另一方麵也取 " 咬定青山不放鬆 " 之義,象征堅韌、永恒。

不過,直至 2008 年,國內的鋼鐵行業還是一片混沌。用項光達的話說:" 普碳鋼行業、不鏽鋼行業,都受製於資源的約束。我們不鏽鋼 60%-70% 都是鎳,那鎳是誰來生產的呢?是老外生產的。"

據項光達回憶,彼時中國大部分的鋼鐵企業基本上是在給老外打工,因為鋼鐵行業的利潤都被礦山賺走了,鎳行業也是一樣。因此掌控上遊原材料,就成了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

2007 年前後,正值 RKEF(回轉窯礦熱爐)技術的成熟期。受益於該項技術的應用,紅土鎳礦的經濟效益開始顯現,其也逐漸取代此前盛行的硫化鎳礦,成為不鏽鋼產業的新寵。

此後,印尼、菲律賓等國成為不鏽鋼企業們的兵家必爭之地,相較而言,此前的硫化鎳主要分布於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

青山集團是第一家選擇出海印尼建冶煉廠的中國企業,曾有行業人士計算得出,若將運費、電耗、冶煉成本每一步節省的成本相加,在印尼冶煉鎳鐵的成本會比國內低 20%-30%。這也是青山能在出海七年後成為溫州首家營業額過千億的民企,並在 2018 年排在世界 500 強第 361 位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青山集團能成為 " 天選之子 ",也與其技術儲備和時代機遇有關。

青山是國內最早建設 RKEF 鎳鐵生產線的冶煉企業,在 RKEF 技術上全國領先。其在園區項目建設伊始,就獲得國開行、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等國內政策性銀行和國有中資銀行的中長期資金支持。

此外,印尼自 2009 年開始醞釀鎳礦的出口禁令,並於 2014 年 1 月正式生效。這讓青山獲得了不小的先發優勢,2014 年後被動來到印尼的企業,想要獲得現成的設施,最好的方式就是與青山合作。

在此基礎上,印尼青山園區逐漸成為了全球重要的鎳礦開采冶煉和不鏽鋼產業基地,還是 " 一帶一路 " 倡議的早期重要成果。青山的業績也一路水漲船高。

不過,在期貨行業人士看來,無論青山集團在產業鏈中占據多麽重要的位置,期貨市場風控始終是其要修煉的能力。此前,已發生中儲糧棉花期貨事件、株冶集團鋅期貨事件、中石化原油期貨事件等前車之鑒,企業更應警惕、正視黑天鵝事件給期貨交易帶來的風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