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就備受質疑。有人說,中國的油價是全球最貴的,也有人說中國的油價是全球上漲頻率最多的。反正每次不管發改委是漲油價還是降油價,都會引發消費者的不滿情緒。有人會不解地問,怎麽降油價也不落好呢?答案很簡單,往上漲的時候是幾毛幾毛的漲,往下降的時候是幾分幾分的降,這擱誰心裏也會不痛快。
許多人都質疑過中國的油價太高,但對於其中的原因卻一知半解。圍繞著油價的爭論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爭出個結果的時候。我們今天就辯證地來看看,中國的油價到底是不是全球最貴的?中國的油價貴的有沒有道理?中國的油價到底貴在了哪裏?
目前在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中,銷售量最多的標號為93和97的汽油價格區間在7.6左右至8.3左右,這算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一個平均水平。當然有人會說,海南的93號汽油要8塊多,97號汽油要9塊多。這是因為海南的高速路不收費,成本都計入進成品油價格裏了。
了解了中國油價,再來看看其他國家的油價。商務部1月7日發布的一則消息顯示,由於土耳其最近調高了油價,一舉超過挪威成為全球油價最貴國家。漲價後的土耳其汽油價格每升約18元人民幣。這其中的11塊錢被土耳其政府以汽油特別消費稅和增值稅收取。油價第二高的就是北歐國家挪威了,目前每升汽油賣15元人民幣。
通過對全球各個國家的油價進行了摸底可以看出,中國油價目前排名第45位。拿我們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來比較看,韓國為11元人民幣,日本是10塊多, 香港地區13塊,都比中國大陸油價高,歐洲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看來,中國的油價並不是世界上最貴。那為什麽在國人的感受中,油價“貴”的讓人牙癢癢呢?
一個原因是中國油價上漲頻率的確過大,從2000年到現在,汽油價格已經翻了將近4倍,而成品油價格上漲是通貨膨脹的幕後推手,所以高昂的油價就被老百姓恨到了骨子裏。
另外一個原因是,國人喜歡拿美國油價來對比,那美國油價有多便宜?現在每升隻賣5.56元,這可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的油價,竟然比我們這個發展中國家低了那麽多。
中國的油價雖然不是全球最貴,但如果按照居民收入比來看,中國的排名就會位列全球前列了。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了中國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呢?簡單來看,影響中國油價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首先是資源稀缺性導致的價格較高。俄羅斯、美國、中東等這些國家之所以油價低廉,是因為人家是全球主要的產油區。而中國本來就是貧油國,消耗量卻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淨進口國。“物以稀為貴”,既然供應受製於人,而且也沒有國際油價定價權,進口回來的價格自然就低不了。
第二個因素,是計入成品油價格中的稅費比較重,從原油開采到加工冶煉再到終端銷售這三個環節,都要重複繳納各種名目的稅費。比如在原油生產銷售階段,企業需要繳納石油特別收益金、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耕地占用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13種稅費;原油進入煉油廠後,除了上述的這十三種稅要重新再繳一遍,還要再繳納一個消費稅。這還沒到銷售終端呢,如果要賣給消費者,需要再繳納企業需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耕地占用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8種稅費。總體核算下來,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中,稅費占去了約三分之一。當然,這個成本最後都得由消費者買單。
高油價形成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壟斷的後果,目前中國石油市場基本上處於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壟斷之下。對於壟斷的指責,兩大巨頭曾作出回應,稱油價並非是他們所定,主要操縱於發改委手中,而且為了承擔社會責任,他們煉油一噸要虧損400元。但麵對財報發布時“中石油中石化日賺5億”的刺眼數字,這樣的辯解是多麽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