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爆表,歐洲天然氣價格竟是美國14倍

圖源:圖蟲創意

2 月 10 日晚間,美國發布 1 月份 CPI 數據,為 7.5%,增速再次加快,高於預期值 7.3%,創 1982 年以來最大漲幅。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九個月達到或高於 5%。

消息傳出,美債和歐債收益率大幅飆升。其中,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再創新高。事實上,不止美國通脹壓力在延續,當前,歐洲液化天然氣價格,比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價格高出 14 倍,通脹壓力也頗大。

然而,麵對不斷爆表的通脹數據,歐美貨幣政策官員近期卻紛紛對市場喊話降溫,緩和市場對於加息的強烈預期。在市場起落中,通脹預期時強時弱,完全盯著市場盤麵來管理預期,把市場預期調教的不知所措。

盡管如此,拉長時間看,歐美金融條件仍在不斷收緊當中,特別是歐元區金融收緊尤為顯著。統計顯示,從去年 12 月份開始,德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從 12 月初的 -0.411% 上漲到了 2 月 9 日的 0.217%;法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從 12 月初的 -0.03% 上漲到了 2 月 9 日的 0.678%。

由於歐洲債權國家信用評級不同,在全球金融利率上升的情況下,借貸成本差異進一步拉大。目前,意大利和希臘的債務總額分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160% 和 200%,而根據歐央行最新政策,歐央行將於 2022 年一季度結束 PEPP 投資,市場擔心意大利和希臘會將過去的 " 歐債危機 " 重新上演。

通脹早已爆表!歐美貨幣政策官員卻仍然期待觸頂回落

2 月 10 日晚間,美國公布 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市場預期同比增幅將攀升至 7.2-7.3%,結果是為 7.5%,繼續刷新近 40 年新高。消息傳出,美債和歐債收益率大幅飆升。其中,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再創新高。

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的數日,美聯儲和歐央行官員卻連續發聲緩和市場對加息的緊張情緒。此前,2 月 9 日,受此影響,10 年期美債收益率以及歐元區債券收益率大幅下滑,推動了美股和歐股出現大幅上漲。

2 月 9 日,美國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表示,美國經濟可能正接近於轉向通脹下降,傾向於今年小幅加快升息步伐;預計今年將加息三到四次,但強調美聯儲並沒有被鎖定在一個具體的計劃中。

而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梅斯特也在周三表示,美聯儲將不得不比過去更快撤走寬鬆政策並馴服遠高於目標的通脹,但或許沒必要一開始就在今年 3 月加息 50 個基點;稱通脹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回落至 2% 上方。

此前,2 月 7 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由於通脹將出現回落,並可能穩定在 2% 左右,歐元區不需要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盡管拉加德重申通脹前景所麵臨的風險主要偏 " 上行 ",但是,歐元區經濟並未出現其他國家所經曆的那種過熱跡象。" 這增加了目前的價格壓力可能會在站穩腳跟之前消退的可能性,使我們能夠在中期內實現 2% 的目標。"

2 月 9 日,法國央行行長公開表示,投資者對他們認為的歐洲央行轉鷹可能反應過度了,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各步驟之間的切換速度是有選擇的,先是結束資產購買計劃,然後再加息,這個過程不構成貨幣緊縮。

顯然,歐美貨幣政策官員們仍然期待著通脹能觸頂,並試圖試圖打消交易員對今年將會快速加息的押注。在這種政策氛圍之下,市場參與者開始對於 2 月 10 日美國將發布 1 月份 CPI 數據,抱有幻想,認為預期數據可能低於預期。從近期 TIPS(美國抗通脹保值債券)的資金流向來看,散戶和機構投資者也都傾向認為,通脹已經或接近觸頂。

這也是推動美債收益率和歐債收益率在 9 日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失守 8 日創下的 1.97% 新高,對貨幣政策更為敏感的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日內一度下行 2.5 個基點,暫別兩年高位。

然而,到了 2 月 10 日晚間,1 月份 CPI 數據達到 7.5% 之後,市場對於加息的恐慌再度降臨。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再創新高,一度突破 2% 的高點。

歐元區金融條件收緊,歐債危機會不會重演?

美債收益率飆升的同時,歐債收益率也在飆升,紛紛再度逼近前期高點。

統計顯示,從去年 12 月份開始,德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從 12 月初的 -0.411% 上漲到了 2 月 9 日的 0.217%;法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從 12 月初的 -0.03% 上漲到了 2 月 9 日的 0.678%。

而在希臘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從去年 12 月初的 1.143% 上漲到了 2 月 9 日的 2.462%;意大利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從去年 12 月初的 0.843% 上漲到了 2 月 9 日的 1.772%。

在國債利率大幅攀升的情況下,自去年 12 月下旬以來,全球負收益債券池已銳減約三分之二,從 14.1 萬億美元跌至昨天的 4.5 萬億美元。從上麵的統計數據看,顯然利率的攀升在不同歐元區成員國之間顯示了借貸成本差距。而且意大利和希臘的債務總額,分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160% 和 200%。

在歐央行方麵,除了在購買計劃下積累的 4.8 萬億歐元資產外,它還向銀行提供了超過 2.2 萬億歐元的長期貸款 ( TLTRO ) 。巴克萊銀行 ( Barclays ) 的測算報告預計,雖然最後一批 TLTRO 將於 2024 年 3 月到期,但大約一半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償還。

在主權信用方麵,2020-2021 年歐央行的緊急購買計劃(PEPP)下購買了大量意大利國債,超過 100% 的意大利債務淨供應量,有效緩解了意大利債務壓力,意大利與歐元區國債利差甚至有所縮窄。據歐央行最新政策,歐央行將於 2022 年一季度結束 PEPP 投資,而原計劃在 2022 年購買意大利高達 60% 的淨發行量,到 2023 年才會停止購買。

顯然,隨著歐央行今年退出寬鬆政策,債務負擔沉重的意大利和希臘,讓市場充滿擔心,猜測會不會重演當年的歐洲債務危機。

全球通脹的不確定性加重

當前,歐洲液化天然氣價格,較同期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價格高出 14 倍。今年一月份,歐洲的 LNG 進口量達到約 1100 萬噸,增至去年同期的 4 倍。尤其是從美國采購的數量在 3 個月裏激增至 3 倍,占進口量的約一半,美國三分之二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歐洲。

過去一年,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超 5 倍、兩年累計上漲超 7 倍。天然氣價格的飆升,也推升石油、煤炭、電力等其他能源品價格上漲。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 90 美元左右,而國際油脂價格、金屬鋁價格等都紛紛接近曆史新高點。

2 月 10 日,全球多家大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高管紛紛警告,消費者應準備好迎接未來數年的能源價格持續高企情形,油價或在未來數年居高不下。這將給疲於應對螺旋式通脹的各國政府帶來巨大壓力。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 月最新預測,發達經濟體通脹率將由 2021 年的 3.1% 升至 2022 年的 3.9%;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通脹率將由 2021 年的 5.7% 升至 2022 年的 5.9%。

當前,高盛已將年底前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預期上調至 2.25%。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表示,美國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可能性很大,通脹預期接近失控,即使現在的工資增長幅度從 6% 下降到 5%,假設生產率上升不超過 2%,單位勞動力成本通脹將至少為 3%。如果情況持續下去,美聯儲將難以達到 2% 的 PCE 通脹目標。發達經濟體薪資和通脹壓力將會擴大,表明經濟增長需要降溫,貨幣政策需要在複蘇的早期階段收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