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內卷的互聯網人,都去了哪裏?

來源: 新浪科技 2022-01-30 00:11:0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021 bytes)

2021 年,互聯網行業急劇變化,裁員成為年度關鍵詞之一。

在脈脈上可以看到,包括百度、愛奇藝、字節跳動、快手、騰訊在內的超過 30 家互聯網企業,裁員成為這些大廠的員工發帖的熱門詞。不少大廠甚至還出現業務線、業務部門全部裁撤的情況。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1 互聯網行業人員流動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稱 " 調研 ")顯示,有 49.9% 的受訪者所在企業有裁員舉措,且有 25.1% 的受訪者曾經在 2021 年被裁員。同時,規模越大的企業,越傾向於采取裁員措施。

由於行業整體發展緩慢、裁員潮出現等,有 55% 的受訪者對行業發展失去信心。調研還發現,有 25.4% 的受訪者有轉行意願,另有 16.8% 的受訪者對是否繼續留在互聯網行業持觀望態度。

獵聘的數據顯示,互聯網行業的低潮的確影響了互聯網人的求職意願和意向。2021 年,46.90% 的互聯網中高端人才願降薪求職。在有降薪求職意願的互聯網中高端人才年齡分布方麵,30 歲以上的人占比最多,為 60.69%。

與互聯網行業收縮相對應的是製造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汽車製造業,在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 " 新四化 " 轉型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逐年劇增。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 354.5 萬輛和 352.1 萬輛,同比增長均為 1.6 倍,市場滲透率達 13.4%,較 2020 年高出 8 個百分點。

在行業快速發展之下,2021 年新發職位同比增幅最大的五大領域中,與汽車相關的就包括汽車交通、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生產製造三個領域。獵聘發布的數據顯示,汽車交通新發職位的同比增幅最高,達到 58.88%。

而在汽車交通領域,尤以新能源汽車對人才的需求最大。獵聘數據顯示,在新發職位方麵,新能源汽車在 2021 年以 134.74% 的同比增幅領先汽車交通領域 , 招聘平均年薪為 24.57 萬,薪資漲幅為 24.57%。

在脈脈交流圈中,有一些從互聯網跳槽到汽車行業的 " 老互聯網人 "。新浪科技通過采訪發現,促使他們離開互聯網行業的原因,有諸如內卷、用戶增長遇到天花板、發展紅利消退,也有職業生涯的合理規劃;推動他們成為 " 新汽車人 " 的,則有生活工作更加平衡、處於風口等原因。

下麵,是一些從 " 老互聯網人 " 變成 " 新汽車人 " 的求職者的故事,從中可以對互聯網行業的寒潮以及汽車行業的發展窺得一二。

1

姓名:王煜城

職位:原為字節跳動 3D 視覺專家,

現為小鵬汽車 3D 視覺負責人

我曾在海外工作,但職場天花板低,所以最終還是選擇回國。之後就職過 2 個國內大互聯網公司,負責視覺算法。

從互聯網到汽車企業,變化有一些,一方麵是在互聯網公司本質上是螺絲釘,隻需要關心生產鏈上的一個小模塊。而車企的自動駕駛,生產鏈條更長,咬合更緊,需要對上下遊有更多的關注和溝通。另一方麵是工作時間上,比起互聯網公司的彈性工作製,車企的工作時間更加規律和嚴謹。

因為我曾經在創業公司工作,所以能夠較快適應車企的工作節奏,但有其他朋友還是存在一些適應問題。在互聯網大廠,隻需要在自己負責的模塊內把功能打磨好,做好匯報就可以了。但是在車企的話,每家車企都是處於從 0 到 1 的階段,構建 L 級別的自動駕駛,所以需要建構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當前,小鵬汽車首發了激光雷達量產方案,我們能充分理解公司采用的融合方案,不隻是單純做視覺,還要同時關注多模態信息,視覺和和點雲一起做。不少中國車企,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做自動駕駛的時候,也陸續公布了采用激光雷達和視覺感知融合的方案。



來到小鵬汽車 8 個月,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2021 年 1024 小鵬汽車科技日,我坐在車上是真實感受到自己及團隊寫的代碼在車上跑起來了,那種感覺不像是在互聯網公司裏,自己寫的代碼,不知道在哪裏運行,甚至不知道有沒有起到作用。

在即將到來的第二季度,小鵬 P5 推送的 XPILOT 3.5 將能夠支持小鵬車主在城市內使用智能駕駛功能。不過這對我們來說的另外一個挑戰是,需要更加投入保證車主的安全。

展望未來,在智能汽車時代,汽車的算力會逐步提高,擁有越來越強的自動駕駛能力。對我們來說,最令人激動的無疑是自監督學習的逐步落地,一方麵,小鵬汽車自建了國內車企中最大規模的數據標注團隊。另一方麵,自監督學習能夠加快車輛對於長尾數據的自學習能力,吃透數據,改變數據要單純依靠人工標注的局麵,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2

姓名:Adam

職位:原為曠視 HR,現為理想汽車 HR

我的職業路徑,是從乙方到甲方,曾經在 AI 四小龍之一的曠視從事 HR 工作,2021 年 4 月跳槽到新能源汽車行業。

因為是在的互聯網技術公司,作為一名負責招聘的 HR,招人的時候,在技術考察之外更看重的是候選人的抗壓能力、能否頻繁加班,因為技術團隊有很多高強度的項目開發、產品迭代。

在車企,我們招聘的時候更看重候選人本身的專業技能上,相對來說,理想汽車還不像互聯網公司那樣內卷。招聘過程中,我們還會和候選人強調,理想汽車不提倡無意義的加班,更多強調要在有限時間裏高效完成工作,能夠平衡一下工作和生活,有自我學習和提升的時間。

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個現象是,以前是我們找人,現在是人主動找來。很多之前還在考慮大廠機會的候選人,現在反而倒回來問理想汽車是否還在招聘。

2021 年初,我決定換工作的時候,也有兩個考慮:要不要繼續留在互聯網內卷,或者是換一個新興行業。2021 年 7 月這樣,對互聯網人來說,已經意識到客觀因素對行業的影響太大,所以不少互聯網人願意看看別的行業。

除此以外,互聯網過於內卷,導致不少人都願意看互聯網行業之外的工作機會。如果互聯網人想要跨界找工作,以汽車為代表的智能製造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產業。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比較好," 順勢而為 "。這對於目前很多互聯網人,或者剛離開互聯網行業的人來說,是值得借鑒的。這個 " 勢 " 體現的就是找工作,不僅要看大的市場環境,還要看國家的政策走向。

對很多候選人來說,找工作、換工作應該關注以下幾點:薪資水平、個人發展以及企業、賽道給的發展空間,再加上團隊氛圍、創始人風格等,以上因素滿足一半,才有跳槽的意義。我也建議職場人,要做好未來三年、五年的職業規劃。



3

姓名:Anonymous

職位:原為美團 UI 設計師,

現為某車企 App UI 設計師

我從互聯網企業來到車企,算是個機遇。我離職後有別的機會,但某個下午來到某車企聊完之後,感覺比較投緣,也產生了歸屬感,再加上自己喜歡汽車,單位離家也近,就決定來了。

這個轉變對我來說其實不算大,因為我在互聯網企業,還是在車企,做的都是 App 的 UI 設計。最大的變化其實是在作息時間上,在互聯網企業基本都是晚起加熬夜,但來到車企之後上班時間變早了,導致我很久才適應改變已經習慣了六七年的作息。當然,現在我很習慣了,生活變得規律後感覺也更好了。

還有一個細微的變化是在工作內容上,雖然都是做 UI 設計,設計思維沒有太大的改變,但用戶人群產生了變化。對的不同的 App 采用的設計方式和判斷都不同,比如,我在車企做 App 的設計,還需要了解售前、售後等流程,才能保證 App 是可以解決車主的問題的。

如果讓我回過頭去看互聯網行業,可能我看到的不是年齡的焦慮,也不是內卷,而是快速迭代、風口。2020 年的時候,疫情還沒有完全控製住的時候,線上學習需求爆發式增長,我當時還在一家在線教育企業,居家辦公期間每天都在聊新需求,做新需求,後來看到街上滿大街的在線教育的廣告,還是有那麽一點成就感。

作為一個新的 " 汽車人 ",也是作為一名新能源汽車準車主,我其實對裏程、充電都有點焦慮,因為目前就算是在北京,郊區的充電資源也不算特別樂觀。所以,我還是更期待能夠更快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讓越來越多人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的加速、操控、便利、省錢。

4

姓名:李雲峰

職位:原為 58 同城產品運營,現為長城汽車總監

10 年前,我進入了互聯網行業,當時智能手機還沒大規模普及,還處於塞班和諾基亞的時代。

現在的造車就正如那個時代的互聯網、智能手機,處在變革的早期,這對於我的職業轉型來說,也是一個風口。

這兩三年,互聯網行業最熱的話題之一莫過於 "35 歲焦慮 ",恰好我今年剛 35 歲,其實焦慮是真的有。我看來,目前的互聯網行業越來越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是紅利消退期了。我之前所在的團隊變化很大,業務接近了天花板,嚐試了一些產品創新但於事無補,起色不大。

不過我來到汽車行業,不是因為裁員。一方麵來說,很多車企都非常看重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的方法論和互聯網的管理方式,雖然在傳統車企推動互聯網的一些理念和思維方案落地比較有挑戰,但很多車企的確都在挖互聯網方麵的人才。我選擇了一家傳統車企,主要是看重傳統車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生產實踐,能夠參與到其實現新零售變革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一件大有可為的事情。

另外一方麵來說,來到汽車行業,是因為我對中國製造非常有信心,我相信在未來 10 年、20 年時間裏,大街上跑的一定都是更多的自主品牌的汽車,我對此很有信心。能夠親身經曆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機會難得。



5

姓名:呂秋傑

職位:原為自如 HRBP,現為汽車行業獵頭

2021 年,我從一家互聯網公司的 HRBP(業務人力資源合作夥伴)跳槽到了一家獵頭公司,主要是服務於汽車企業。

其實這對我來說變化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在角色認知和價值輸出上,從 HRBP 到獵頭,變化就是從甲方到乙方,從對內到對外,從接受穩定到擁抱變化。

我們常說的 BP(Business Partner)存在於組織內部,同業務負責人搭班子、穩團隊、促人效、宣文化,更多是對於企業內部活動的關注,而對於企業以外、行業以內的動態,往往略有滯後,或表現得不太敏感。

獵頭和人力資源中的招聘模塊聯係更密切,並不需要精準了解到組織內每一個體,更多的是對行業中的企業做出分析、歸納、總結,從人才交付或行業資訊的角度提供服務與方案。" 人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 人背後的人 "" 人力資本幾何 " 等等,這些圍繞人的問題成為了獵頭角色的重心。

不管是 HRBP 還是獵頭,其實都比較忙碌,隻是這種忙碌不一樣。HRBP 忙於組織內,獵頭忙於組織外,一個維穩,一個求變。HRBP 忙碌的時間相對雜亂,需要根據事務的變化而變化。獵頭的時間相當彈性,根據人才活動的規律,在某些時間點格外投入。

當前互聯網行業普遍存在 "35 歲焦慮 ",這不是個新鮮話題。但我的觀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失去了年輕帶來的奮鬥激情,但獲得了知識的沉澱、技能的打磨、心智的成熟,以此而成的能力是我們的資本。

不管哪個行業,都有起有落,因為行業的價值一定會在某個點達到增長的高峰,隨後趨於平穩。但互聯網的價值不一定在於互聯網本身,智能網聯、人工智能技術革新下,傳統車企的 " 新四化 " 轉型和造車新勢力帶來了汽車行業的又一次變革,這種變化吸引許多互聯網人加入到造車的隊伍裏。

車企搶人,於是像我這樣的獵頭也會跟著轉型,部分過去從事互聯網、地產行業的獵頭投入到汽車行業。他們需要找的人才,通常也正是那些 35 歲的,已經在互聯網行業感到焦慮的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