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超 40 家擬上市公司因中介機構被證監會立案而中止審查,涉及 4 家科創板 IPO 企業、深市 31 家 IPO 企業,以及北交所 9 家 IPO 企業。
上述企業分別 " 踩雷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簡稱 " 金杜律所 ")、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簡稱 " 信永中和 ")、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簡稱 " 中德證券 ")等三家機構,這些中止審查企業中有些處在問訊狀態,有的則已經提交了注冊申請。
中德證券被證監會立案和樂視網有關。1 月 18 日,山西證券發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因在樂視網 2016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保薦業務涉嫌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中德證券立案。市場網傳金杜律所、信永中和也和此有關。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此前也有 IPO 企業被中介機構拖累中止審查的情況,根據慣例,發行人的保薦機構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行政機關調查,尚未結案的,可在保薦機構完成其對發行人保薦工作的複核後,申請恢複審查。此前也有擬上市企業更換中介機構的先例。
逾 40 家擬上市企業被中止審查
截至 26 日晚 10 點,共有 44 家 IPO 企業因中介機構被證監會立案而處於中止狀態,企業的中止審查的原因和三家中介機構相關,涉及金杜律所、信永中和和中德證券。
其中,被中止審查的企業中,處於問詢階段的企業最多,包括了賽維時代、千裏馬、興禾股份、東南電子、科源製藥等。有的企業處於受理狀態,包括了明陽電氣、中集環科、聯眾信息、廣東建科等多家公司。還有的企業已經提交了注冊申請,包括了元道通信、華大九天、凡拓數創、新巨豐、翔樓新材等多家公司。
因金都律所參與的項目較多,近 30 家 IPO 企業被中止審查都與此相關。
此次大麵積被中止審查,或和樂視網相關。1 月 18 日,山西證券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中德證券在樂視網 2016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保薦業務涉嫌違法違規,證監會對中德證券立案調查。
在上述立案公告發布的前一天,山西證券還曾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收到北京金融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案由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上海君盈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兩千名原告對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 21 名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樂視網賠償因其虛假陳述行為造成的投資損失共計約 45.71 億元,要求其他 20 名被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樂視網 2016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構成欺詐發行是在 2021 年 4 月 12 日由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給予正式認定的。行政處罰書指出樂視網因 2007 年至 2016 年十年財務造假,其報送、披露的 IPO 相關文件及 2010 年至 2016 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未披露為樂視控股等公司提供擔保事項,未如實披露賈某芳、賈躍亭向上市公司履行借款承諾的情況,2016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構成欺詐發行等違法事實,證監會對樂視網、賈躍亭等 15 名責任主體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對樂視網罰款 2.4 億餘元,對賈躍亭罰款 2.41 億餘元。
中德證券、信永中和、金杜所,均係為樂視網 2016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
1 月 20 日,申請創業板 IPO 的興禾股份在上會前夜被取消審核,其本應在 1 月 21 日正式登上創業板審核委員會接受審核。當時就引發了市場對興禾股份中介機構或引發監管立案的猜測。
中止審查後多久恢複
根據 Wind 數據,中德證券有 4 個 IPO 項目在審,信永中和有 23 個在審 IPO 項目,金杜律所有 35 個注冊製下擬 IPO 項目在審,12 家擬滬深主板上市企業。後續或還有 IPO 項目發布中止審查公告。
按照規定,對於在審企業,發行人的保薦機構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行政機關調查,尚未結案的,可在保薦機構完成其對發行人保薦工作的複核後,申請恢複審查。
一般來講,複核的時間不會太長。此前比亞迪半導體發行律師天元律所因被卷入藍山科技相關事件中,遭遇證監會立案調查。2021 年 8 月 18 日,比亞迪半導體中止審核,2021 年 9 月 1 日,天元律所便出具複核報告,比亞迪半導體恢複審核,中間過了 14 天。當然也不乏有的 IPO 項目換中介機構的先例。
同時對於涉事中介機構的新增項目,一般而言,交易所都會拒收材料,一直到立案結束後才會恢複。
注冊製改革背景下,對中介機構的從嚴監管是既定趨勢。2019 年以來,證監會查處中介機構違法案件 80 起,涉及 24 家會計師事務所、8 家證券公司、7 家資產評估機構、3 家律師事務所、1 家資信評級機構,涵蓋股票發行、年報審計、資產收購、重大資產重組等重點領域。2021 年,證監會依法立案調查中介機構違法案件 39 起,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以上,將 2 起案件線索移送或通報公安機關。
證監會 1 月 14 日表示,一些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獨立性、專業性缺失,質量控製體係和管理機製不健全,以及缺乏職業懷疑精神、喪失職業底線等突出問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是提高資本市場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環節,是防範證券欺詐造假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基礎,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下一步,證監會將強化日常監管、監督檢查和稽查執法的有效聯動,堅持 " 一案雙查 ",依法嚴肅追究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違法責任,切實提高違法成本,有力督促其發揮資本市場 " 看門人 " 作用,有效構建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運行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