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血汗工廠”!正在被李嘉誠父子吊打

來源: 大貓財經 2022-01-13 21:23:4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486 bytes)

"TVB 可以倒閉了 "。

在 TVB 的官方微博互動最多的微博裏麵,這句話成為了廣大網友的心聲,有高讚評論說,"TVB 有病的一年 ",就有另一高讚評論回複 " 是近 6 年都有病 "。

為啥被罵得這麽慘呢?

2022 年開年,TVB 一年一度最熱門的萬千星輝頒獎禮上,分別頒出了 2021 年的視帝和視後,由於得主和大家心目中的人選差距過大,大家戲稱" 大水淹了電視邨 "。

無論是 TVB 還是 " 水後 " 林夏薇,都遭到了極大的惡評,不少觀眾說,TVB 沒有將視後頒給呼聲最高的鍾嘉欣,隻是因為鍾嘉欣已經離開了 TVB,太過於小家子氣。

而這種 " 小家子氣 " 也多次被印證:

基本上從未缺席過頒獎禮的阿姐汪明荃,缺席了今年的活動,而她在去年的典禮上號召 TVB 給工作人員加工資;在後來的一部新劇宣傳中,同樣也離開 TVB 的女演員,不僅失去了被 @的機會,甚至連應有的海報都沒有。

在更早之前的萬千星輝賀台慶紅毯階段,TVB 安排了 " 緋聞男女 " 王浩信和蔡思貝手挽手走紅毯,而作為王浩信 " 正宮 " 的陳自瑤則是孤身進入。

網友對這一操作大為迷惑,紛紛稱這一炒作行為 " 毀三觀 ",當然這事兒也瞬間登上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台的熱搜,為了流量,TVB 也是拚了。

這事兒火了,但萬千星輝早已成為了自娛自樂,反而沒啥關注度,倒是不少娛樂和時尚博主開始吐槽起這些明星們的影樓風的穿搭來。這著實不該是創台 54 年的 " 世界第一大華語商業電視台 " 應該有的作風。

TVB 不是香港最早的電視台,卻是香港發展最好的電視台。

1965 年,邵逸夫等人拿到了免費電視牌照,開始進軍電視業,兩年後正式開播,開播的第二年,TVB 就製作了第一部電視劇,很快,進入 70 年代,電視劇更是成為了 TVB 的立台之本,TVB 由此開啟了自己的港劇時代。

可以說,TVB 的成功,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內地的第一部電視劇是在 1980 年,劇集匱乏時代,港劇脫穎而出。

1983 年的《射雕英雄傳》雖然在布景等方麵都略顯簡陋,但不妨礙黃日華和翁美玲成為大眾偶像,在 1985 年引入內地後,很是轟動,成為不可超越的經典。

TVB 還有國語配音,更加深入華語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 TVB。

而且,TVB 還能自己造星。

TVB 背後有邵氏,邵氏和 TVB 聯合開設了藝員訓練班,先後培養出了周潤發、吳孟達、杜琪峰、呂良偉、黃日華、苗僑偉、劉德華、梁朝偉、梁家輝、周星馳、吳鎮宇等,可以說這些明星到現在,也是都是大名鼎鼎。

藝員訓練班之後,TVB 還開始舉辦香港小姐的選美,趙雅芝、張曼玉、李嘉欣、陳法蓉、袁詠儀、佘詩曼、蔡少芬等人,都是港姐選美出身。

而且,TVB 率先在影視行業實現了高周轉,即便是後來的大牌也都得先從跑龍套開始,《射雕》裏麵的龍套就包括周星馳、吳鎮宇、劉嘉玲等,綠葉演員在多部劇露臉,而且即便是成為大牌,也得趕通告。

大家都是自己人,要想出頭,就得充分競爭,拚實力拚機會,關鍵是成本還便宜。

這時,"TVB= 港劇 " 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大時代》創造了丁蟹效應,鄭少秋的電視節目一露麵,港股就大跌,好不神奇;說起房地產、商戰劇,必有《創世紀》;宮鬥劇的鼻祖《金枝欲孽》,更是開創了一個電視劇類型。

1984 年 TVB 的母公司電視廣播公司在港交所上市,2000 年,收入已經 35 億港元了,股價達到巔峰,市值突破了 211 億港元,世界第一華語商業電視台的地位越發穩定了。

TVB 占據了本港 80% 的市場份額。

但是,巔峰之後,必然就是下坡路,而最大的滑坡正如網友說的 " 近 6 年 "。

單純從數據上來看,2015 年開始,電視廣播的營收就從巔峰跌落,但是出售在台灣的 TVBS 股權,還是套現了不少,從 2016 年開始,利潤大幅下滑,2018 年開始進入虧損通道。

至今,電視廣播的總市值隻剩下了 20 億港元左右,比巔峰期,跌掉了 90%。

為啥這麽慘呢?

2017 年,TVB50 周年台慶,汪明荃發表了一段 3 分鍾的脫稿演講,其中已經提到根本:

" 雖然我們個個都很拚很能熬,不過如果工資能夠加多一點、休息的時間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山頭文化少一點,一定可以發掘和挽留到更多的人才 "。

這話如果放在內地,一定會被罵 " 矯情 ",但是在 TVB,這話也隻有汪明荃敢講,且深得人心。

TVB 的是出了名的 " 血汗工廠 ",內地的明星們在拿片酬的時候,TVB 員工拿的是死工資。

一年要拍 500 多集的影視劇,意味著一天要拍 1.4 集,那真的是 " 趕 " 通告,一線藝人能拿到 8 萬港幣 / 集的片酬已經算多,而底層演員還有 400 港元的,待遇甚至不如常駐橫店的群演。

靠《射雕》紅起來的黃日華曾說,TVB 給他加薪 500 元,條件是多簽 5 年的合同,而當年知名的綠葉演員陳鴻烈猝死在片場,隻賠了工資、保險,都沒有拿到撫恤金。

這兩年,TVB 藝人轉行的事情常常發生,有的去做了服務員,有的開起了出租車,而晚景淒涼流落街頭的,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來,TVB 就麵臨人員流失的問題,近幾年尤甚,離開的大大小小的藝人有 600 多,而離港北上的藝人," 一個月賺在 TVB 半年的收入 ",隻是灑灑水。

一些大牌藝人雖然沒有透露具體片酬,但是都說內地的片酬 " 十分可觀 ",而那些加入直播帶貨大軍的,賺得自然就更多了。

再加上香港的房價壓力,大批的港星定居內地,進攻內地市場,在 TVB 挑大梁的仍然還是那批 " 有一定年紀 " 的藝人,而這些人,也未必能被 TVB 留住。

而且,TVB 的山頭文化更讓藝人窒息,內部的勾心鬥角才是最可怕的,站錯隊被壓榨或者被雪藏屢有發生。

TVB 史上升職最快的新任總經理曾誌偉帶著 " 攻破山頭文化 " 的任務來的,但是最終的手段,在他嘴裏也隻是做和事佬," 喝喝茶、吃吃餅 "。

除了內鬥,還有外部壓力。

在劇集上,當年與 TVB 爭鬥最凶的是亞視,隨著亞視在 2016 年停播,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通過旗下的電訊盈科,拿到了新的免費電視牌照,創建了 ViuTV,成為了 TVB 的勁敵。

ViuTV 上來就是一部《瑪嘉烈與大衛》,用的是昔日 TVB 的男主角,拍出了當年評分最高的港劇。

在開始幾年,TVB 憑借體量優勢,還能在高分劇集上壓過 ViuTV,但是在隨後的幾年,隨著內地劇和台劇的強勢崛起,港劇在華語劇集上的口碑代表,已經被 ViuTV 取代了。

2020 年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劇集,均以內地劇為主,港劇隻有一部由 ViuTV 和優酷合作的《歎息橋》,而 2021 年的港台劇集單列,TVB 勉強靠《星空下的仁醫》扳回一城,但另一部上榜港劇,依然來自 ViuTV。

從 2015 年開始,TVB 冠軍劇集在本港的平均收視率已經低於 30%,而唯一一部超過 30% 的劇,是來自內地的《延禧攻略》。

當然,在造星上,TVB 的港姐選美也日漸沒落,新生代的港姐也少有人認識,但是 ViuTV 可太知道年輕人想要什麽了,偶練式的選秀搞起來。

在疫情封鎖下的香港,李家算是把粉絲經濟玩明白了,廣告、演唱會、代言,這個新出道的偶像組合,就連劉德華也未必敢跟他們比本地流量。

TVB,從來沒有顯得這麽狼狽過。

2021 年上半年,母公司電視廣播收入 12.24 億港元,虧損 2.7 億港元,差不多趕上 2020 年全年的虧損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汪明荃呼喊了 10 年的加工資,基本上是幻想了。

但是,財大氣粗的李家可不差錢,而且免費電視業務在電訊盈科的業務中增速是最快的,虧損在逐年收窄,在內地市場已經不讓搞的選秀,在港正如火如荼,狠撈一筆自然也不意外。

如今,麵對內外交困,54 歲的 TVB 需要一個翻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