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又一個萬億 GDP 城市誕生

又一個萬億 GDP 城市誕生。

01

萬億俱樂部再擴容

廣東,又多了一個萬億城市。

據媒體報道,1 月 5 日,東莞市黨代會報告透露,初步預計東莞2021 年突破萬億元大關,正式跨入千萬人口特大城市行列。

東莞,成為我國內地第 24 個萬億 GDP 城市,也是全國第 15 個 GDP 破萬億、常住人口超千萬的 " 雙萬 " 城市。

自此,內地共有 24 個萬億城市,18 個位於南方,6 個位於北方。

廣東獨占 4 席,與江蘇並列第一,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全部破萬億。

值得關注的是,東莞是 2021 年唯一晉級的萬億城市,也是未來兩三年唯一晉級的城市。

東莞之後,煙台、常州、徐州、大連、唐山等地市還在 7000-8000 億量級,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在東莞身上,有 5 個極其鮮明的印記:雙萬城市、製造之都、外貿大城、強鎮經濟、深圳都市圈成員。

那麽,為什麽是東莞?

國民經略主筆凱風新著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品,歡迎關注 ↑

02

第 15 個 " 雙萬 " 城市

東莞,不僅是新晉萬億 GDP 城市,還是新晉千萬人口城市。

萬億 GDP、千萬人口,向來是高城市能級的顯著標誌。東莞能以普通地級市的身份從中突圍,躋身萬億俱樂部、特大城市之列,可謂殊為不易。

在我國 24 個萬億 GDP 城市中,符合萬億 GDP、千萬人口 " 雙萬 " 特征的城市並不多,一共隻有 15 個,其他經濟強市如南京、寧波、佛山、濟南、合肥等人口都未破千萬。

不僅如此,東莞還是僅次於武漢的第二大特大城市,即將觸及超大城市的門檻。(參閱《最新城市評級:7 個超大,14 個特大,6 城集體晉級》)

據凱風新著《中國城市大趨勢》分析,我國以城區人口來界定城市規模層級,將城市分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 型大城市、II 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

城區,顧名思義,不包括鎮區和鄉村,城區常住人口超過 1000 萬的是超大城市,500 萬 -1000 萬之間的屬於特大城市。

根據最新人口數據,東莞常住人口高達 1046 萬,而城區人口為 956 萬,僅次於武漢,離超大城市的 1000 萬門檻隻有一步之遙。

當然,東莞是首屈一指的 " 世界工廠 ",常住人口中超過 7 成都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些人員隨著產業變遷而流動。

如何留住這些外來人口,讓他們在東莞紮下根來,無疑是道考驗。

03

製造之都

東莞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也是一座處於巨大變動之中的現代化都市。

10 年前的東莞,給人的印象是複雜而曖昧的,特色娛樂產業一度成為其外在標誌。

如今的東莞,給人的印象是 " 高大上 " 的,製造大城、外貿大城、強鎮經濟,一座吸引了華為等龍頭落戶的大灣區都市。

今天的東莞,首先是一座製造業為主導的工業大城,有 17 萬家企業在此紮根,其中高新企業超過 7200 家,位居地級市前列。

早期的東莞,還是一個在 " 前店後廠 " 模式下,以 " 三來一補 " 模式為特色的 " 世界工廠 ",以電子、玩具、服飾等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為特色,處於產業鏈中低端。

正如凱風君在《中國城市大趨勢》一書中分析的,2008 年前後,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啟 " 騰籠換鳥 "。借助這一機遇,東莞完成了從中低端加工業向中高端先進製造業的轉型。

經過 10 多年的培育,東莞已形成以電子信息製造、電氣機械與設備製造業、紡織、造紙、食品飲料加工業為支柱的新型產業體係。

其中,電子製造業和設備製造業是東莞的兩大超級支柱產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的半壁江山。

僅電子產業,就吸引了以華為、OPPO、VIVO、立訊精密為代表的眾多高新企業落戶。

工信部 2021 年曾發布過兩批先進製造業集群優勝者名單,這被視為先進製造業的國家隊。

先進製造業 " 國家隊 "的矩陣裏,廣東共有 6 個產業集群入圍,其中涉及東莞的有 2 個。

一個是東莞市智能移動終端集群。這背後,是東莞聚集了以華為、OPPO、VIVO 為代表的手機製造業,全球每 4 部手機,就有 1 部為 " 東莞造 "。

另一個是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珠三角是全國最大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所在地,這一產業涵蓋了高端裝備製造、智能機器人、精密儀器設備、激光與增材製造,屬於高新產業中的高新產業。

正因為不乏高新產業底蘊,東莞得以躋身廣深港澳科技走廊之列。

04

外貿大城

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東莞位居第 6。

2021 年,東莞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有望突破 1.5 萬億,相比前一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東莞的外貿總額,僅次於上海、深圳、北京和蘇州。

其中,北京以進口為主,且多以原油、天然氣、鐵礦沙等大宗商品為主,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外貿城市。

相比而言,東莞與深滬蘇一樣,都是出口為主的結構,且多以製造業為主,其中機電產品占了出口額的 70% 左右,主要包括電子產品、電器產品、電氣設備、元部件等。

這其中,智能手機是主力。僅 2020 年,東莞智能手機生產量就高達 3.16 億台,這背後正是來自華為、OPPO、VIVO 等行業龍頭的支撐。

不過,外貿依存度過高的城市,未來可能麵臨後疫情時代國際經貿形勢變化、內循環等外在環境的影響。

這是所有外貿城市,未來幾年都會麵臨的問題。

唯有向著高端製造轉型,強化外貿競爭力,才能扭轉這一格局。

05

強鎮經濟

東莞是典型的強鎮經濟,一鎮可敵一市。

2021 年,東莞 15 鎮入圍全國百強鎮。

其中經濟最強的長安鎮 GDP 已突破 800 億元,超過中西部眾多地級市,相當於四川資陽市、遼寧撫順市、廣西崇左市等地級市的水平。

東莞鎮域經濟之強,在於每個鎮(區)都有自己的主導產業,如長安鎮的智能手機,鬆山湖的科創,虎門鎮的現代服飾,厚街鎮的機電和鞋業,中堂鎮的造紙產業等。

根據《中國城市大趨勢》一書的分析,東莞的強鎮,雖然名為 " 鎮 ",但與一般的鄉鎮有著實質性差別,實際管理權限並不低。

早在 10 多年前,廣東就開啟了" 強鎮擴權 "的試點改革,將數百項縣級行政職權賦予試點鎮,以此解決 " 小馬拉大車 " 的問題。

小馬,說的是鎮的行政級別、編製、權限都相對有限,而 " 大車 ",則代指強鎮堪比中西部地級市的經濟產業實力。

強鎮擴權,解決了鎮域發展的問題。不過,未來會不會向" 特大鎮設市 "轉型,值得關注。

此前,國家發改委曾表示:

穩步增設一批中小城市,落實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設市。

隨後,浙江溫州的龍港鎮完成了 " 撤鎮設市 ",成為我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東莞的強鎮未來會向何處去,值得關注。

06

深圳都市圈成員

東莞,是深圳都市圈的核心成員,也是廣深兩大一線城市繞不開的存在。

深圳都市圈,囊括深圳、東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別合作區,以及河源都市區和汕尾都市區、海豐縣、陸豐市。

這是全國最大的都市圈之一,在深圳都市圈中,深圳是中心引擎,而東莞的地位同樣不弱。

近日出台的廣東 2035 城鎮化規劃明確提出:

在深圳都市圈,積極發揮深圳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功能,強化東莞的戰略支撐作用,推動深莞惠一體化發展。

可見,東莞在深圳都市圈中起到了戰略支撐的作用,而深莞惠一體化更是東莞空前的機遇。(參閱《2022 年,最有前景的 8 個城市》)

這種一體化不是停留於口號,而是落到實際行動中。

一方麵,深圳大量高新企業外遷,東莞是最大承接地。

正如凱風君在《中國城市大趨勢》一書的分析,且不說華為終端早在 2017 年就已遷入東莞鬆山湖,這幾年每年都有數十家高新企業從深圳遷往東莞,以深圳為總部、東莞為製造基地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另一方麵,深圳與東莞正在通過城軌、地鐵連成一體,廣深莞 "1 小時交通圈 " 正在形成。

廣深兩大一線城市,通過東莞而連通,東莞成為大灣區 1 小時交通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東接深圳。

根據規劃,深圳 10 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 11 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 22 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東莞將與深圳通過軌道交通連成一體。

西連廣州。

且不說廣深港高鐵、廣深動車、穗深城際都通過東莞而連通,未來廣州 22 號線有望通過南沙連通東莞南沙,廣州 28 號線有望通過東莞鬆山湖與深圳對接。

可以說,在我國,很少有哪個普通地級市,能同時受惠於兩大一線城市。這是東莞未來發展的重要優勢所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