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不惜花費巨資代購,茶顏悅色卻難以走出長沙



日前,一場由薪資問題引發的內部“罵戰”,將湖南本土茶飲品牌茶顏悅色送上熱搜。

有茶顏悅色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爆料稱,公司員工人均工時11小時,時薪隻有6-9元,月薪到手不滿3000元。

麵對員工的不滿情緒,公司創始人呂良回應稱,工資都是按勞發放,並直接聯係部分員工讓其離職。

如此反常規的公關措施,進一步點燃了員工情緒,導致罵戰持續升級。此後,茶顏悅色緊急回應稱部分員工工資低是由於工資算法進行調整,呂良本人也發了內部道歉信。

不過茶顏悅色一方的回複,也揭露了公司目前麵臨的巨大經營困難。據呂良本人介紹,疫情期間月虧損高達2000多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茶顏悅色的問題或與其在長沙高密度布點的策略有關。不同於喜茶、奈雪等網紅茶飲遍布全國一二線城市,茶顏悅色90%的店麵位於長沙一個城市。

雖然網絡上對於茶顏悅色去其他城市開分店的呼聲很高,但時至今日,茶顏悅色也僅僅是選擇在距離長沙不遠的武漢和常德試水。

茶顏悅色怎麽了?為何沒能走向全國?

“月薪不足3000元”

茶顏悅色成立於2013年12月28日,是長沙網紅茶飲甜品連鎖品牌。

近日,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流出了一份關於茶顏悅色公司內部的聊天記錄。其內容顯示,部分長沙員工11月工資不足3000元;還有員工表示,人均工時11小時,晚上12點打烊還要開會到淩晨3點,第二天9點就要開店。

不過,上述言論遭到武漢員工的反對,甚至被諷刺“工作不努力還想拿高工資……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由此引發了員工之間的口水戰。

一位茶顏悅色的前員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公司一線門店員工的工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基本工資、出勤工資和業績提成,此外還有數百元的相關補貼。

其中,基本工資為1700元。根據長沙市人社局文件顯示,長沙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望城區最低工資標準為1700元/月。也就是說,茶顏悅色執行的是長沙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出勤工資方麵,在167個工時內,每小時的薪酬是10元左右,超出部分則按照加班費計算。

另據界麵報道,實際上茶顏悅色員工們每月工作時長會達到300小時左右,相當於整月無休,每天工作10小時。

關於這一點,茶顏悅色否認,並表示公司的工時是強控製在167-200小時之間的。

至於業績提成——當月營業額的0.006%,想要拿到手也並不容易。首先營業額要完成規定目標,其次員工們需要通過門店服務考核。一位員工接受界麵采訪時表示,提成最低隻拿過8.53元,最多拿了500元。

不過,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在員工出現不滿情緒後,茶顏悅色沒有第一時間出來安撫,反倒是公司創始人呂良親自下場加入罵戰。

呂良稱,公司是按勞發放工資,幹得不開心可以離職;疫情期間每個月虧損2000多萬元,但某些員工沒有為公司虧損“感同身受”。

不僅如此,呂良還親自打電話給相關員工,要求他們離職。據內部員工透露,群內的員工人數明顯減少,“上午7800人的群,晚上隻剩7600多人。”

上述爭議事件被曝光後迅速發酵,並於12月17日登頂熱搜榜,閱讀量超過9億,討論超過600多萬。

“長沙模式”反噬茶顏悅色

17日,茶顏悅色緊急回應稱,在11月的特殊期間對於薪資算法進行了一輪臨時調整,但調整後解釋起來極其複雜的規則加之宣貫說明不到位,導致群組後期討論重點逐漸不可控。

同時,茶顏悅色也證實,公司創始人呂良在群內與員工有“激烈言辭”,並打電話和通過釘釘向13位員工提出了“如果在茶顏做得真的不開心可以帶著離職申請,他來簽字批準”,以及向已經在4日、10日提交離職申請的兩位夥伴提出“請盡快來辦理離職”。對於上述事件,呂良於第二天在內部發布了致歉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吐槽工資低的茶顏悅色員工主要來自長沙地區的門店,而長沙一直以來都是茶顏悅色的大本營。

據了解,茶顏悅色90%的門店,近500家都位於長沙這一座城市。在長沙五一廣場商業區,每50米就能看見一家茶顏悅色;長沙高鐵站內,至少有4家茶顏悅色在同時營業,有媒體將這種布局策略稱之為“十步一店”。

正是這種高密度開店模式,讓茶顏悅色近年來成功出圈。

2020年,受疫情影響,餐飲業遭遇經營困難,眾多店麵得以出清,這給了不少品牌逆勢抄底的機會。數據顯示,2020年喜茶在全國新開了304家門店,茶顏悅色也新增了130家店,除了常德和武漢的寥寥幾家,其餘新店都在長沙。

然而隨著疫情的反複,茶顏悅色的“長沙模式”開始遭遇考驗。今年11月10日,茶顏悅色宣布,長沙有約80家門店臨時關閉,後續將視情況逐步複開。事實上,這也是茶顏悅色今年以來第三次集中臨時閉店,第一次是年初就地過年,第二次是7月底疫情反複。

關閉大量門店,又要為後續恢複營業留住員工,因此造成了當下部分員工工時大幅減少,薪酬縮水。

茶顏悅色稱:“之前密集布點在長沙的城市發展中賺到了紅利。疫情之下,自然要承擔人流減少帶來的結果,活得不那麽好是肯定的,但我們還撐得住。”

和君資深連鎖專家文誌宏表示,茶顏悅色的問題有疫情影響的因素,但更多是由於在長沙布點過於密集造成內耗。“新店勢必會分流老店客流,從而影響單店收入的增長,而且由於茶顏悅色采取的是直營模式,擴張成本太高。”

“在疫情平穩、客流正常的情況下,這些問題或許不易察覺,一旦經營達不到預期就會產生嚴重虧損。”

管理和供應鏈短板製約全國擴張

近年來,由於茶顏悅色頗高的知名度,不少消費者花費巨資代購,甚至還有許多粉絲在社交平台上發“萬人血書”,求它走出長沙。但與在長沙區域內的激進策略不同,茶顏悅色在全國範圍內顯得相當保守。

目前看來,茶顏悅色僅在距離長沙不遠的武漢和常德,分別開設了數量不多的門店。更早之前,茶顏悅色曾登陸深圳,但僅過了5個月就宣布撤出。

在文誌宏看來,離開長沙走向全國,茶顏悅色所麵臨的壓力不小。

向上進攻一線城市,茶顏悅色要麵對早已盤踞在此的喜茶、奈雪;向下開拓下沉市場,又要與蜜雪冰城和一點點等腰部品牌短兵相接,茶顏悅色想要複製“長沙模式”的成功相當不易。

而從更深層的角度看,茶顏悅色遲遲未能向全國範圍擴張,根本原因在於組織力以及供應鏈的打磨仍需時間。文誌宏指出,全國化擴張非常考驗企業的管理能力和供應鏈搭建能力。

對此,茶顏悅色也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公司擔心步子邁得太大、走得太快就失去了初心,也擔心盲目擴張自身會難以消化和負荷。

“茶顏悅色是一家初創公司,沒有什麽太多的管理經驗。與成熟的企業相比,我們在公司和人員管理方麵差的還比較多。”

或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茶顏悅色將探索外地的頭兩站選在常德和武漢。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常德和武漢都與長沙非常接近。常德是湖南省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距離長沙僅約172公裏。而武漢距離長沙,也不過是高鐵2小時的事。這些地區文化相近、口味相似,更重要的是,地理位置相近便於茶顏悅色管理。

從其布局來看,相比起走向全國,茶顏悅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更傾向於區域性擴張。據了解,茶顏悅色在長沙閉店的同時,正在籌劃在瀏陽、株洲等地開店。

然而,與此同時,眾多新式茶飲企業正在進行全國化擴張。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赴港成功上市,蜜雪冰城則在2021年1月完成了首輪融資,估值超過200億元。此外,喜茶、滬上阿姨、7分甜、樂樂茶均在近年完成了多輪融資。而上述品牌在拿到融資後,無一例外都是加快跑馬圈地。

麵對競爭,茶顏悅色表示,未來還是先做好產品和服務。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未來茶飲行業的競爭將出現五大趨勢,即多品牌、多品類、多渠道、多場景、多消費人群,從而多方位滿足消費者需求。

由於茶飲這一領域基本上不存在太多的技術壁壘優勢,因此在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消費行為之下,如何快速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及規模優勢,是製勝的關鍵。“最關鍵的是對模式的優化,特別是在供應鏈上的優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