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
出生於 1976 年的樊登是個學霸,本碩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後來還讀了北京師範大學的電影學博士。
踏入社會後,他做過央視主持人,也當過大學老師,甚至還開過飯館,但真正讓他迎來事業高峰的是說書人這個身份。
2013 年,當樊登在大學兼職講書收入達到 5000 萬元時,他創立了樊登讀書會,開始全職投入知識付費的創業。
樊登讀書的產品簡單。主要以 365 元年費的會員卡為主,一年為你講解 50 本書,卻能產生 99% 的毛利。
樊登讀書的用戶廣大。從黑龍江的邊境小縣到北京,從小學生到老人,不受年齡和地域的限製。
樊登讀書的渠道強悍。在線下,它有著數千家分會性質的代理商遍布全球;在線上,樊登讀書的短視頻矩陣遍及所有社交渠道媒體,甚至各大主流媒體平台。
截止 2021 年 9 月,樊登讀書的注冊用戶數接近 5000 萬,2020 全年營收超過 10 億人民幣。
樊登因此與羅振宇、吳曉波、李善友被大家並稱中國 " 知識付費四大天王 "。
雖然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就,但相對於商人,樊登更認可自己教育者的身份。
他曾表示,商業的本質是取悅,教育的本質是改變,而他做的是教育。
同時,樊登也非常推崇低風險創業。在他看來,優秀的企業家從來都不是冒險的人,而是更善於控製風險的人。
處機通過對樊登公開演講和專訪的整理,和大家分享一下,樊登關於創業的一些思考。
用 " 非對稱交易 " 構建" 反脆弱 "
的商業模式,風險有限,收益無窮
很多人都被 "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 " 這句話給耽誤了。
其實,風險和收益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變量,這個變量叫做能力。
比如說走鋼絲。對於我們這樣從沒練過的人來說,走鋼絲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但對於一個雜技演員,甚至是一個退役的雜技人員來說,大家都會覺得太簡單了。
創業也是一樣。李嘉誠曾說過:" 別人都說我善於冒險,其實講錯了,我這一輩子創業,沒有冒過一點兒風險。"
為什麽他會這麽說呢?
一開始,李嘉誠賣塑料花。他在別人工廠裏幹過,知道塑料花怎麽生產、怎麽賣掉、能賺多少錢等等,清清楚楚。而且他請的生產和銷售,都比他過去待過的工廠還要好,怎麽可能不賺錢呢?
後來,他投資房地產,也有人說他冒險,他還是覺得不對。因為李嘉誠在投資房地產的早幾年,就開始研究那些標的了,他心裏很清楚它們都值多少錢,所以就隻是等一個最好的價格進入而已,不是冒險。
所以,讓你風險變大的絕對不是創業,而是你的無知、傲慢和不學習!
創業是一個不斷提高自己能力的過程,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應對風險。優秀的企業家從來都不是冒險的人,而是更善於控製風險的人,創業者必須懂得這一點。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構建一個反脆弱的商業模式來降低創業的風險。
什麽是反脆弱的創業項目呢?最重要的設計特征是成本有底線,但收益無上限。我們把這種設計結構叫做非對稱交易。
曆史上第一個使用非對稱交易的,是古希臘一個叫泰勒斯的哲學家和首富。
當泰勒斯準備做橄欖油的生意時,他不是全款買下榨油機去榨橄欖油,而是預定了所有廠子的榨油機。
如果明年收成好,那整個古希臘的榨油機全是他的。如果收成不好,那就等下一年,他最多虧的是一點定金,所以他的商業反脆弱性就很高。
而過去二十幾年的房地產商也是如此。那時並沒有現在嚴格的 " 招拍掛 " 體係,也不需要拿出幾十億現金,200 萬左右的押金就完全足夠。
在付全款前的時間差裏,找銀行貸款開發,最後資金回籠的時候就可以按部就班支付各項費用、償還貸款,幾乎不存在任何風險。
但如果你的商業結構是賺錢有上限,虧錢會出現無底洞,那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會大大減弱。
例如,餐飲行業就是典型的脆弱模式—— " 四高一低 ":稅費高、房租高、原材料成本高、人力成本高,但利潤低。
餐飲行業對黑天鵝事件的抵禦能力很差,一旦發生疫情、門口修路或者隔壁裝修,生意就會大幅下滑,甚至天天虧錢。因為你的人力費、房租和稅費還得正常支出,不會控製成本的飯館,很容易倒閉。
也許會有人質疑:" 麥當勞也是開飯館的,這是不是自相矛盾了?" 在這裏,有必要補充說明一下。
從表麵上看,麥當勞是連鎖餐飲企業,最初遵循傳統的創業模式,賺到錢就開分店。但後來,它轉變了商業結構,做起了知識產權生意,高度標準化的店鋪就是它的 IP。
麥當勞打破收益的 " 天花板 ",而成本卻由加盟商自己買單。這樣一來,麥當勞便有了極強的反脆弱性,即便黑天鵝事件真的出現,也不會對其產生致命影響。
我們當初做讀書會也是這樣,沒有投入大量的固定資產,甚至我們不太需要融資。
因為如果虧欠,大不了這本書就白講了。萬一掙錢,一個人 365 元,我們有可能賣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份,這就是一個非對稱交易的結構。
所以,一定要認清自己的損失底線在哪裏,你就能有更大選擇權,有更多發揮反脆弱性的空間。
創業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
賺錢隻是順帶
創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社會問題。一個了不起的企業一定是因為解決了一個巨大的矛盾,所以賺錢了。
但我們大部分的人創業觀不太正確,創業隻是為了賺錢。如果你創業的目的隻是為了賺錢,那我勸你還是不要做為好。
為什麽這麽說呢?如果你創業的目的並不是享受,隻是為了賺錢,那麽如果賺了錢,你會覺得特別空虛無聊,沒意思;我這麽大的老板還想讓我幹這件事情,不想幹。你們見過很多人,有錢也不快樂。
萬一你還沒有賺錢,就更倒黴、更慘,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所以如果你創業僅僅想賺錢,這是一件非常不劃算的事,你的人生會受到非常大的擠壓。
但如果你創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這個矛盾我要想辦法解決,這時你會充滿活力。
舉一個例子。有一本書叫《經營者養成筆記》,作者是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他認為一個偉大的公司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解決了社會矛盾。
比如說蘋果為什麽了不起?
以前做諾基亞的人相信,如果你希望手機擁有電腦的複雜功能,那手機一定要跟電腦一樣設計複雜。
喬布斯則認為,人們都希望有一個複雜的手機,但希望操作是簡單的,這是不是一個矛盾呢?
後來諾基亞不解決這個矛盾,因為它不解決也能賣得很好。蘋果說,如果我不解決,我就沒法超過諾基亞。
所以喬布斯要求員工整個屏幕上隻能有一個按鍵。等員工搞出四個鍵後,喬布斯看都不看,直接摔碎。再搞出兩個鍵後,又被他摔碎。直到最後隻出現一個鍵,那就是第一代 iPhone。
而柳井正當初繼承優衣庫時,心中也有一個理想:好的衣服也可以便宜。
於是他不斷在全世界尋找能夠製作便宜又質量好的衣服的廠家,最後在中國找到了。
這件事最難過的是中國的企業。它能生產又好又便宜的衣服,但最終大多數錢被日本人賺走了。
為什麽呢?因為中國服裝行業都在打價格戰,講究一分錢一分貨,沒有像柳井正這樣對品質和價格都較真的人。
柳井正天天盯著生產線看,天天和廠商吵架,超薄的利潤把中國的服裝廠家都給逼急了。
怎麽辦呢?他就不斷講,現在這個產量不賺錢,但萬一這個衣服賣 100 萬件呢?賣到 100 萬件後,柳井正又說萬一 1000 萬件呢?這種情況下,中國廠家不得不咬牙答應。
後來他們有一個很輕薄的羽絨服賣了 8000 萬件,優衣庫最終與中國服裝廠家達成了雙贏。
我們樊登讀書也是這樣。現在大家其實有讀書的需求,但又迫於時間的緊迫,沒法做到大量書籍的篩選和閱讀。
所以我們做的這件事就是幫大家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重新激發對閱讀的興趣,最終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創業的前提
既解決真問題,也能快速增長
我見過非常多的發明人創業不賺錢,原因是發明人創業不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是要把他們的發明賣出去。
一個大哥曾向我推薦他發明的汽車自動保護罩。
他說很多人罩車,車衣前麵拉一下,後麵拉一下,夠不著。所以他過去幾十年傾家蕩產研究出了一個產品—烏龜殼,拿著一個搖控器,烏龜殼一轉,沿著車身滑下去,最後有一個橡皮筋把車完美罩了起來。
" 樊老師,你算算中國有多少輛車,每 10 輛車隻要有一輛裝上我們的產品,我們就超過比亞迪了。你想不想試一下?" 他向我發出邀請。但我拒絕了他:我車髒了可以洗,我們家也有車庫,暫時用不著。
他不甘心,又嘀咕道:你不是目標客戶,別人是。我說別人也不是,發明人最大的創業風險就在於他愛的不是問題,而是自己的發明,這樣非常可怕。
在你頭腦發熱創業之前,不要著急賣房子,不要先去籌款,你要先驗證這是一個真問題。
什麽叫真問題?用學術的話來講,叫做驗證它的價值假設,這事有人願意買單才叫做有價值。
我做樊登讀書會的時候,不是一上來就做 APP,我那時掌握最高級的技術就是電子郵件,但我要解決人們不讀書的問題。
那該怎麽辦呢?我跟學生講,我每年把讀過的書做一個 PPT,以電子郵件發給你,一年讀 50 本,就給你發 50 個 PPT,你是否願意花 300 塊錢購買,很多人都願意並下了單。
我回家以後就把 PPT 群發電子郵件,發了之後就退回來一半,上麵顯示垃圾郵件。然後我再發,過了大概一兩個月,我發現問題不對。為什麽呢?竟然沒有一個人給我反饋。
於是我問一些同學,我給你們發的 PPT 都看了嗎?大多數人這樣回複我:沒事,樊老師,我攢著過年一塊兒看。
他壓根兒就不看,說明這個方法根本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當年是一個手裏很有錢的人,我又很愛我這個發明,我會怎麽辦?堅持優化,把 PPT 做得更加精美,雇一些打電話的人提醒他們看。現在回頭看,幸好當時沒有錢。
所以我的關注點不在我的發明上,那在哪兒呢?問題上。
既然你們不看 PPT,那我就組織一個線上課堂,大家拿著手機在微信群聽,不用花錢。講完後,很多人說好棒,學到很多東西,我也有朋友想聽,可以發紅包交錢。
到了第二周,我就拿了兩個手機來開展業務,不承擔任何風險。如果幹不了就回大學繼續教書,如果幹成了就做一個公眾號,公眾號做完了就做 APP。
你可以發現,雖然我發 PPT 沒人看,但是這 PPT 有沒有價值呢?有,它驗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讀書這件事有人願意買單,市場是有的。
我從一個手機的群 500 人到兩個手機的群 2000 人隻花了一周的時間,這說明什麽?這驗證了第二個假設—增長假設。
所以任何一個生意如果能夠成立,有這麽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它是一個真問題;
第二個條件,它能夠快速地增長。
所以當你驗證了增長假設,也驗證了價值假設,你說怎麽可能做不起來呢?
當然,人各有誌,如果你想小富即安,也不用驗證什麽增長假設。
但如果你想幹一番事業,一定要選擇一個足夠大的問題,不然你就會遇到很多瓶頸。
我當年大學同學創業就是如此。他畢業以後跑到北京考研,連續考了三年研究生都沒考上,後來就決定辦一個考研班。
但當時市場競爭太激烈,他說考研市場太難做,就轉做 MBA 的考前輔導。
那時候剛有 MBA,他就從家裏搞了三萬塊錢和別人一起創業。現在這家公司是行業第一,但每年的利潤隻有一兩百萬。當然,這個肯定比他打工強,但公司要找風險投資繼續壯大就很困難。
因為投資人會告訴他,我投給你,你已經是行業第一了,我哪有什麽回報的空間?所以歸根結底,他當時選擇的行業還是太小了。
我們會發現,大量的人創業不動腦子,你賺錢了我就做,後來卻發現市場沒有那麽大。所以創業之前,一定要驗證一個問題的價值和增長假設。
真正的好生意
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低
能夠賺大錢的生意都是實際成本非常低的東西。
我講過一本書叫指數型組織,傳統行業很難做到指數型,但是指數型非常可怕。
所有指數型組織運轉隻有數據。像滴滴沒有自己的汽車,美團沒有自己的騎手員工,它們都是在運營數據。而它們的特征就是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低。
什麽叫邊際成本?就是每增加一個用戶所需付出的成本。邊際成本越高,風險就越大,因為公司利潤的波動會很大。
舉一個例子,你們覺得婚紗影樓是好生意嗎?你是否見過婚紗影樓的上市公司?沒有,為什麽呢?
之前我在央視做過一個投資節目,創業者說我們有多少家連鎖店,我們有多大,但現場沒有一個人投資。
我問這些投資人為什麽不投呢?他們說了一句話就把我說服了:婚紗影樓沒有回頭客。
沒有回頭客說明什麽呢?你好不容易說服了一個大哥在你這兒照相,廣告費得花,還經常搞促銷。
拍完了以後,這個大哥就消失了。哪怕他第二年二婚,也要換一家拍,不可能說還是到你這再來一次。
所以沒有回頭客的時候,你的邊際成本就非常高,你每增加一個顧客就有差不多的成本。
因此找到一個問題,驗證它的成立假設,然後把邊際成本降低,這是所有傳統行業轉型最重要的一步。
這邊再說一個健身房的例子。健身房是一個邊際成本非常高的行業,因為健身房的邊際成本在於裝修和器材,每多開一家店,就要多裝修一次和多準備一套設備。
隻要沒有增加相應的客戶,他就會把前麵賺的錢都賠光。所以健身房跑路的老板非常多,原因就是邊際成本大,導致風險特別高。
那健身房能不能變成一個風險成本很低的行業,有沒有可能?
有一個在互聯網上教別人跑步的 90 後特別聰明,體育大學科班的,大學四年就學跑步。
在他製作的線上課程裏,他負責解說,他的女朋友負責演示,成本非常低。
課程製作好後,就去找 KOL(關鍵意見領袖)背書。他先去給徐小平老師做了一次,又去找李善友,然後又教脫不花,最後李尚友把他推薦給了我。
一份課 199 元,他一年賣了 2000 萬元,一個健身房都賺不了這麽多錢,可是他做到了。
所以就算你做的是傳統行業,你依然可以找到一個方法或方向,去把它變成一個邊際成本很低的生意。
商業的本質是取悅,教育
的本質是改變,我們做的是教育
有人說我們是販賣知識焦慮,如果真的聽我們講東西,你會發現聽完都不焦慮。我不覺得焦慮應該成為人學習的動力,我覺得純粹求知的樂趣是很重要的。
樊登讀書日活 100 多萬,一本書上來一個月差不多就過千萬播放量了,我們的用戶還是蠻熱情的,續費率也挺高的,這也是我們能一直活到今天的原因。大家又不是傻子,300 多塊錢買一個虛擬產品,能省就省了。
我們的核心在於,你講的東西是否給對方的生活帶來了改變。
一個媽媽帶孩子帶不好,聽了我們的書能帶好了,她肯定續費;一個創業者賠了很多錢,聽我們講書學會低風險創業了,他肯定續費,甚至你幹別的事他都願意掏錢。
所以你是不是在替用戶做長久打算,替你的用戶思考、做好的內容,這是核心。
相比其他一些利用人性弱點的 app 而言,我們才是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因為我們知道讓一個人變得不一樣,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 聽了那麽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個話為什麽被傳播那麽廣呢?因為你說完這句話你就不用變了,很舒服,這就是找理由找借口啊。
但實際上其他人聽了那些道理,為什麽過好了呢,你能怪道理嗎?
如果你想走熵增路線,你就盡情去賣心靈雞湯,盡情在網上發泄糟糕的情緒,盡情蹭熱點,然後通過罵人來獲取流量,太容易了。我不會這麽幹的,堅決不蹭熱點,這是我們的一個底線。
那些沒經過思考的東西,那些煽動他人情緒的東西,那些讓別人覺得很舒服很有道理的心靈雞湯,並不能幫別人解決問題。
真正能夠幫一個人解決問題的是工具、方法、理論和實踐,而這些東西需要對方跟我一起付出努力。你指望說你花了 365 元聽我講書,整個人就飛黃騰達了,那是不可能的,哪有那麽便宜的事。
跟我們長期走的用戶,會覺得我們是不斷給他們帶來驚喜的,而不是猜測他需要什麽,這牽扯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分界線,就是什麽叫做商業,什麽叫做教育?
商業的核心是取悅和滿足,而教育的核心是改變。我不需要滿足你,但我讓你發生了改變,你應該給我付更多的錢。所以我為什麽對老師那麽尊重,因為老師改變了我們。
如果一個老師天天哄著我們,讓我們上學時候很開心,對吧?你八成不會覺得老師多了不起。商業和教育是兩回事,我們做的是教育而不是商業。
所以我承擔的是一個教師的責任,我們把一本書像你的中學老師講課一樣講出來,能夠讓更多的人學到很多過去他讀不懂的東西。
比如我之前講了一本《微積分的力量》。你說一個人他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他會講這樣的書嗎?我就是覺得這事兒挺有意思的,再加上中國人普遍的數學素養很低,我們應該去提高國人的數學素養,下個月我可能還會講相對論。
像《微積分的力量》已經有 300 萬的播放量,《愛因斯坦傳》播放量應該快千萬了,銷量幾十萬冊。
用戶一開始不願意看這書,是因為他看不懂,但是聽你講完以後覺得可以試試,他就會買來看看。
這就是我們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一個公司成功的秘密
就是告訴別人,他也學不會的東西
一切成功的創業都是原創的,這才是核心。
你看我愛我家和鏈家看起來是一樣的生意,你深入到裏邊看,一點都不一樣。這就是成功的創業,完全模仿的創業肯定是失敗的。
好多人以為我們是靠代理商做起來的,這有什麽用啊?招商是全中國最容易的一件事,所有人都會招商,到最後一個個死的都很慘,代理商也賠了很多錢。
所以千萬別以為那些外在簡單的設計,能夠幫助一個公司成長。要記住一點,可以隨便學習到的東西都不是秘密,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一定是因為它有一個別人學不會的秘密。
什麽秘密別人學不會呢?就是能夠敞開了跟你講,你也學不會的東西,才叫做秘密。
你比如說,做餐飲的人都會特別羨慕海底撈,覺得海底撈特別棒,就去海底撈學習。
海底撈也沒有阻止過別人參觀學習,你去它的後廚參觀,你買它的油回去研究都可以。你問它的老板秘密是什麽?他告訴你把服務做好就可以。
你知道了就能做好嗎?不一定,後來北大一名訪學教授還專門寫了一本書——《海底撈,你學不會》。
還有一個叫喜家德餃子的東北公司也很有意思。問創始人做餐飲的秘密是什麽,他說把餃子做好。
此外,他還開了一個博物館公開餃子的做法,你可以買他的工具包餃子。很多人買回家用,覺得很好用。
但就算把做餃子的秘密告訴你了,你也學不會。因為人家下工夫鑽研了,鑽研到癡迷的程度,使得防火牆越來越高。
他隨便舉一個例子就把我震驚了。餃子出鍋之前,他們規定拿手壓著鍋半分鍾,為什麽呢?因為你壓著,餃子皮會和餡分離,口感更好。
而這,隻是他們其中的一個小技巧。
再說說我們樊登讀書會。
你看一個胖子講講書,掙那麽多錢,很多人都心動了。大家覺得我又是老師,又是主持人,所以很多老師和主持人都去幹和我一樣的事。
但你見過真正靠講書賺錢的人嗎?除了我,非常少。
你問我樊登讀書發展好的秘密是什麽?我的回答:最重要的是把書講好。
很多人問我一周講一本書怎麽做到的,是不是有一個龐大的班子幫你寫稿子?沒有,不用寫稿子,不用準備,氣死你。
而且我告訴你輕鬆到什麽程度?
我現在講的書播到明年 3 月份都夠了,我們的生產就是我們家的機器拍一下就可以。我從現在開始,旅遊半年回來公司都是好好的,這就是秘密。
你把秘密告訴大家,大家都學,但就是學不會,這樣的公司才是真牛。
所以如果一個公司沒有找到了不起的秘密,這個公司很難賺到大錢,最後也隻能賺賺辛苦錢。
參考資料:
[ 1 ] . 樊登:低風險創業,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
[ 2 ] . 陳靜:對話樊登:一個讀書人的商業頭腦,混沌學園,2019
[ 3 ] . 張樂愚、夏花:專訪樊登:其實我是一名老師,36 氪 Pro,2021
[ 4 ] . 周琪:樊登:不販賣成功學,隻想做馬大姐,中歐商業評論,2019
[ 5 ] . 樊登:樊登對話大灣區,論道新商業:低風險創業,樊登,2020
[ 6 ] . 藝東西:樊登:對不起,我們不遵守社會的慣性,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