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爆雷的項目,發生在養老院?

來源: 吳曉波頻道 2021-09-25 00:28: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707 bytes)

一個典型的龐氏騙局,一場老有所依的夢。

ONE

人物

近 6000 名老人,為了入住長沙 " 最好 " 的養老院,每人投資了幾萬到幾十萬購買床位。然而,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長沙市天心區法院在 9 月中旬審理了 " 長沙愛之心養老公寓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這家養老院明明隻有 600 個床位,竟然賣給了 5792 個客戶,非法集資超過 8 億元。其中,有 6 億元至今沒有歸還給受害者。

業務員讓這些老人掏錢的理由是,隻要現在交,以後想住養老院就有優惠;即便不住,也能當做理財產品,每年有 10% 的利息,遠高於銀行存款的盈利。

空口無憑,愛之心老年公寓在湘江之畔有兩座氣派的大樓,行政許可、土地許可等手續齊備,甚至已經有了上百名老人入住,他們對愛之心很滿意。

雖然愛之心老年公寓是民營養老院,但是天心區政府的領導曾經多次來參觀。快要被業務員說動想要掏錢的老年人,認為這就是政府為養老院的可信度做的背書。

愛之心老年公寓微信公眾號文章截圖

到底哪個環節,孳息了養老院的爆雷?

得從中國的養老機構的供需不平衡說起。

吳曉波頻道曉報告曾經做過一份《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報告》,裏麵有這樣一個數據,在中國,每 32 名老人才分得一張床,養老院床位的供給遠遠不足。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看,中國的養老院以國營為主,民營為輔。占比 8 成的國營養老院一床難求,於是,形式更靈活的民營養老院就被寄予厚望。

但民營養老院不能光靠財政局的一點補貼生存,它畢竟是營利機構。養老院前期投資大,回款周期慢,因此正規融資非常困難。

湖南省民政廳在今年對養老機構的調查中,發現 106 家養老機構,有 72% 都隻能保本或虧損。布局養老社區的泰康集團的預判也跟現實差不多,泰康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認為,養老社區投入高,之前的 5 — 8 年難以盈利,之後進入穩定狀態,才可能達到 6% 的利潤率。

這是擺在所有民營養老院經營者麵前的難題:想做沒有錢,做了不賺錢。

為了清掃民營養老院開辦的阻礙,2017 年,我國頒布了《關於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19 年年初,民政部也發布了通知,開辦養老院不用民政審批,來登記備案就可以。

這意味著養老院的資金渠道放寬了,開辦的流程簡單了,這是一個基本態度。所以當某個大型養老院落戶一座城的時候,政府官員三番五次來參觀也很正常。民營養老院能緩解當地養老院緊張的局麵,這原本應該是一件好事。

這當然不代表政府為之代言,但卻沒成想被一部分人刻意模糊解釋,誤導老人。

比如趁著融資渠道的放開,這些養老院就借勢把手伸向老人,給他們承諾 10% 以上的年收益率。

錢從哪來?從不掙錢的民營養老機構來?顯然,這是典型的需要用拉人頭來維持的龐氏騙局。

民政局、警察局等各個部門都嚐試管過,可執法的過程不是非黑即白。

《經濟參考報》在今年 4 月報道過政府工作人員對養老機構管理的無奈。

比如,審批取消後,有很多民營養老院會先上車後補票,老人都住進來了,養老院卻還沒去民政登記過。這時候,民政局也不便強行驅散老人。

養老院的亂象,像一團找不到頭的毛線球,令人無從下手。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模糊不清的狀況,令老人對政府的態度有所誤解,最終導致養老院非法集資案件在近年集中爆發。

圖片與本文無關

2018 年,湖南省偵破了 45 起養老院非法集資案件,涉案金額高達 35 億元。上海、江西、四川等地,也頻繁出現類似的案件。他們的套路和愛之心完全一樣:忽悠—收錢—爆雷。

他們卷錢逃跑的樣子和當年的蛋殼公寓很像,隻是受害者卻比背著貸款再繼續尋找容身之所的年輕人更淒慘。

63 歲的曹迎林老人,投資了 17 萬元。在今年 1 月的一天,他給患病的老伴喂完飯,走到資江一橋,一躍而下。

一名 70 歲的女環衛工李有才,月薪 1200 元。她投資了 10 萬元,在得知養老院不能兌付後,突發心肌梗塞過世。兒子發現母親存折上麵的餘額,最後隻有十七塊七。

難以想象他們懷著怎樣的期待把錢投進了養老院。非法集資的養老院騙走的不隻是錢,還有他們勞碌一生後老有所依的希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