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麻吉
一口好牙齊又白,微微一笑攝心懷。在 " 顏值即是正義 " 的時代,口腔健康和牙齒美觀問題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口腔醫療行業也正在從功能主義轉向美妝化、醫美化,由此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資本也迅速聞風而動。據動脈網統計,2021 年上半年,口腔一級市場一共發生 33 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逾 50 億人民幣,達到了有史以來之最。其中,1 億美金以上的大額融資共有 3 起,6 家企業在半年內獲得兩次及以上融資。
從投資機構來看,紅杉中國、鬆柏投資、華興資本、經緯中國等投資機構紛紛加碼,百度、字節跳動等互聯網企業也積極布局,表明了對該賽道的持續看好。
紅杉資本近年來頻頻押注口腔賽道,不過 2021 年的動作不算很多,直到 7 月才接連宣布 2 筆投資。7 月 9 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宣布投資了隱形矯正公司深圳牙領科技 2000 萬美元 A 輪;7 月 19 日,紅杉資本與弘暉資本、毅達資本等機構共同投資了以根管治療設備起家、致力於打造數字化互聯的 one-stop 產品生態平台的賽樂醫療數億元 A 輪。
曾宣布要 ALL-IN 口腔賽道的產業資本鬆柏投資,則保持慣有的節奏。3 月,鬆柏戰略投資數字化口腔醫療設備企業頻泰科技;4 月,布局口腔人工智能,戰略投資口腔 AI 創新企業羽醫甘藍;5 月 11 日,戰略投資海南口腔醫院,攜手推動口腔醫療建設和人才培養;不僅如此,鬆柏投資還拉上了自己的出資人——高瓴資本,5 月 25 日,共同出資 2 億元戰略投資國瓷愛爾創;6 月 16 日,鬆柏控股的時代天使通過港交所聆訊,成為國內 " 隱形正畸第一股 "。同一時期,口腔美護品牌 " 呼嘎 " 也獲得鬆柏投資青睞。鬆柏一如既往的高頻動作,保持了和其他投資機構截然不同的畫風,專注和專業是其最大特點。
百度和字節跳動都對新一代口腔護理產品情有獨鍾。字節跳動 3 月投資了口腔護理品牌 " 參半 " 的 A2 輪,7 月又與華興新經濟基金、創新工場等多家投資機構共同投資了參半的近 4 億元 B 輪。此外,在字節跳動近期掛牌運行的線下門診—— " 小荷門診 " 的業務中 , 口腔科潔牙等口腔消費醫療項目成為了重要的一個板塊。相信字節跳動未來圍繞口腔消費 + 醫療還會持續加注。
5 月 7 日,百度風投領投,華穎、碧桂園創投跟投了口腔護理品牌冰泉 A+ 輪數千萬美元的融資。據悉,冰泉產品矩陣已覆蓋成人牙膏、兒童牙膏、牙刷、漱口水、口腔噴霧等品類,口香糖牙膏在天貓旗艦店成為爆款單品。
在熱潮湧動之下,我們試圖從 12 家上半年累計拿到口腔賽道一半多融資的企業創始人角度入手,來看看資本究竟青睞什麽樣的創始人?是不是隻有名校口腔專業的碩博,才有機會完成 " 小目標 "?答案即將揭曉。
口腔行業細分賽道分布:口腔連鎖成為第一大吸金池,口腔護理 " 真香 " 定律已現
在這 12 家累計拿到行業近 80% 融資,也就是 40 億元人民幣的企業裏,美維口腔和瑞爾齒科 2 家口腔連鎖企業拿到 25 億元人民幣左右的投資,成為口腔行業第一大吸金池。
參半、BOP、冰泉和呼嘎等 4 家口腔護理企業拿到 7 億元左右的投資,使得 " 口腔美護 " 成為今年最值得關注的新賽道之一。各新消費品牌的香味牙膏、漱口水、牙粉等也成為年輕人的新寵。以天貓和京東公開數據計算,2020 年,兩大平台口腔護理整體銷售達 93 億,其中牙膏銷售 51.6 億元;漱口水、口腔清新劑等品類迎來了較大程度的增長,銷售在 15 億元左右。
此外,隱形正畸、醫療器械、口腔材料和 AI 診療也都拿到了億元以上的投資。
跨專業 " 學霸 " 確實多,但也有 2 年多拿到 8 輪融資的高中畢業生
口腔領域的創始人是當之無愧的 " 學霸出身 ",50% 以上的創始人為碩士和博士學曆。其中,數字化口腔醫療設備企業頻泰科技創始人敖明武先生創業前曾是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老師,擁有哈工大機械專業學士、電子專業碩士以及中科大光學博士學位,橫跨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四大專業領域,充分展現了跨學科人才在口腔醫療創新領域的獨特優勢。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其中 90% 以上的創始人此前並沒有口腔專業的學習或工作經曆。機器人、光電、計算機、工科,甚至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專業的人才,成為口腔行業發展的新興力量。隻有美維口腔創始人朱麗雅女士是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和美國加州大學 GIDE 種植碩士,有多年口腔醫生的從業經驗。當然,就算創始人不是口腔背景,一般核心團隊也會有 " 懂口腔 " 的技術專家團隊,這肯定不用我們來操心了。
剛剛完成近 4 億元 B 輪融資的口腔護理品牌參半,也是字節跳動第二次加注的公司,其創始人尹闊先生高中畢業,是一位連續創業者,今年才 32 歲。截至目前,成立僅兩年多的參半共獲得 8 輪融資。其中,2021 年至今,參半就完成 4 輪融資。優秀如斯,準備躺平的我,眼淚掉下來。
代際分布:80 後、70 後占比超過 90%,50 後老當益壯 " 不妥協 "
整體看代際分布,80 後創始人占比達 50%,70 後創始人超過 40%,50 後也依然不妥協。比如,剛剛提交港股 IPO 的瑞爾集團創始人鄒其芳先生出生於 1953 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MBA,曾在中美史克等外資藥企工作多年。
碧桂園創投、百度投資的口腔護理產品品牌冰泉 blispring,創始人程英奇先生是位 70 後,在日化行業 26 年裏,先後供職於藍月亮、索芙特、拉芳和環亞,擔任營銷總經理,也開創了洗發水品牌——滋源。豐富的行業經驗,讓他熟稔不同時代下營銷策略的更迭與創新,也使得冰泉 blispring 迅速成為年輕消費者喜歡的新品牌。
鬆柏投資的 AI 口腔影像企業羽醫甘藍,創始人丁鵬先生是位 80 後,浙江大學數學本科畢業,還是常春藤名校達特茅斯學院的工程科學博士。公司專注於將 AI 技術應用於口腔健康領域,在口腔醫療人工智能方向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成為 80 後一代科技創業的代表。
創始人喜歡什麽樣的投資人?錢 or 資源?
我們從本文開頭近 10 年來的融資情況也可以看出,2015 年之前,資本並不怎麽看中口腔這個賽道。究其原因,在大健康領域裏,口腔並不出挑,是個窄眾的 " 小 " 行業,加之口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投入周期長、技術迭代慢,因此很難滿足資本公司想要的 " 高回報、快盈利、大規模 " 的要求。
但近些年,隨著中國口腔醫療市場的爆發,以及口腔美護、隱形正畸等消費潮流日漸興盛,口腔行業得到越來越多投資機構的關注,賽道日益火熱。
當口腔賽道的創業者把自己的夢想真正推進現實世界時,最迫切的是資本嗎?不盡然。頻泰科技創始人熬明武就曾經表示,和有專業背景和行業資源的投資方合作,會讓自己更加有信心,因為這樣的投資方可以為公司提供在牙科全產業鏈和牙科應用場景的戰略支持,並能幫助開拓市場給予助力。
在國瓷愛爾創的融資案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什麽才是真正的戰略投資者。據公告披露," 在本次交易之後,鬆柏投資等戰略投資者將在協助引進相關領域高端人才並介紹口腔領域合作機會等方麵與愛爾創科技達成一係列戰略合作安排,戰略合作包括提升產品創新力、渠道專業力以及開拓全球化發展等多個方麵。
由此可見,投資方能提供資金固然重要,但其在口腔賽道的根底如何,即究竟能帶來多少附加值,是否能為企業提供長期發展需要的豐沃土壤,才是關鍵。就像在互聯網界,很多創業公司抱緊阿裏、騰訊,也是因為能夠拿到更多的流量、技術接口和合作資源。比如騰訊的內容開放平台,從 2017 年開始,就用百億流量和產業資源,吸引內容創業者。
" 懂口腔 " 成為創業者選擇的關鍵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投資方在一個產業的根底也不是短期能用資金買來的,而是紮實做出來的。
但具備專業背景的投資方,在口腔行業內可謂是鳳毛麟角。縱觀在口腔界活躍的多家投資機構,要麽是專業的大型創投企業,例如 IDG、紅杉資本,要麽是在主業領域之外想要構建新領域護城河的大型集團,例如泰康保險集團、樂普醫療、新希望集團等等。截至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唯一一家專注於做口腔產業的投資機構隻有鬆柏投資。雖然這家公司成立隻有六年,但已經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的牙科產業廣泛投資了 40 多家企業、超過百億人民幣,覆蓋了上遊的產品和技術、中遊的軟件、培訓和分銷,到下遊的醫療服務諸多龍頭企業。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今年 6 月港股上市超額認購、引爆市場熱情的中國隱形矯治第一品牌時代天使也是出自鬆柏之手。鬆柏投資靠時代天使 IPO 浮現到大眾麵前,揭開多年在口腔產業布局,其單一賽道全產業鏈投資的獨特模式也引發了媒體熱議。
投資單一賽道最大的風險是命運和賽道緊密綁定,這就意味著投資機構必須親力親為,把產業搞上去。所以我們看到鬆柏一方麵在長期培育優秀的企業持續發展,用產業鏈資源進行深度整合,另一方麵自創了核心能力來解決行業發展的痛點,比如為牙科企業發展打造數字基建、人才培養等等。換句話說就是,企業做的他幫忙做,企業需要但做不了的他想辦法自己做。
目前看來,這種不同於傳統投資機構的打法,確實吸引了很多口腔賽道創業者的青睞。真格基金的創始人徐小平曾說,投資人對創業企業的作用包括:給錢,幫助創業者理順思路,幫助創業者縷清團隊構成、股權結構、法律機構等基本關係,和創業者分享資源和經驗,幫助他們避坑,塑造企業靈魂,也就是價值觀。致力於要成為口腔產業建設者的鬆柏投資,在行業發展前瞻研究、牙科產品與業務運作,以及全產業鏈資源上,優勢非常突出,被其被投企業稱為 " 最懂口腔 " 的合作夥伴,看來也是道出了創業者首選要素。
兼具醫療和消費的口腔行業,已成為最火賽道之一。不過,我認為,風口從來都不在資本的手裏,而在創始人的手上,在產業建設者、消費者的手上。不管是創始人,還是投資方,都應該身懷使命才能走的長久。既要尊重口腔行業傳承,又要跳脫出慣性思維,抓住行業痛點,持之以恒地進行迭代改進。這個行業最終需要的是長期堅守的創業者和牙醫、口腔專業人才們,大家一起不斷夯實這個產業,才能使它最終成長為一片穩定的、生機勃勃的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