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歪的智齒磨破了口腔,最近小林忙找了一家連鎖口腔機構,拔牙價格單顯示,一套流程走下來需要2000多元。
由於口腔科收費高昂,業內流傳著一句順口溜“金眼科,銀外科,開著寶馬的口腔科。”口腔醫療真的如此暴利嗎?
高端不高利,三年巨虧超12億
近期,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瑞爾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截至3月31日的2019財年至2021財年,瑞爾集團的收入分別為10.80億元、11億元和15.15億元,同期虧損分別為3.04億元、3.26億元、5.98億元,三年巨虧12.28億元。
營收規模攀升,虧損額卻持續擴大,著實讓人驚奇。不過這樣財務報表在業內不是獨一份。
梳理顯示,2014年就已掛牌新三板的可恩口腔,2016至2020年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持續虧損。被聯想控股、泰康保險“相中”的拜博口腔,2015年至2017年淨利潤虧損分別為6.91億元、7.95億元、7.93億元。
機構賺的錢都給了牙醫?
一直以來,口腔醫療服務機構都以“高收費”的麵目示人,尤其是涉及到種植牙、正畸等項目。
有人曾算過一筆賬,人的牙齒一般有28到32顆,如果選擇做種植牙,按12000元一顆計算,種一口牙費用要30多萬元。
種一口牙的收入可買一套縣城的房、賺一輛寶馬車,口腔醫療機構卻為何會出現虧損?
瑞爾集團解釋,“收入成本主要受到員工福利開支變動的影響。”招股書顯示,瑞爾集團的雇員福利開支占收入成本的60%以上。
谘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口腔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牙科畢業生人數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0.8%,但注冊牙醫總數仍低於公立及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機構的需求,導致市場參與者激烈競爭合格牙醫。
中新網記者在某招聘網站搜索發現,瑞爾齒科招聘口腔科室主任給出的月薪資是5萬-7萬元,要求之一就是10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
一位牙醫告訴中新網記者,“像種植牙手術要有很多年的外科經驗基礎上培訓才能掌握,而且要結合豐富的修複經驗才能做好,一般臨床經驗十年以下的牙醫很少能說‘會種植’的。”
除了人力成本,口腔醫療服務機構另一項重要支出是原材料及耗材。尤其是種植牙、正畸等醫療項目,耗材成本高昂。
“這造成下遊口腔醫療服務機構遠沒有上遊醫療器械企業賺錢。”有業內人士說。
如,2018年至2020年,隱形矯治器品牌時代天使淨利潤分別為5820萬元、6770萬元和1.51億元,同期毛利率超60%。時代天使的牙齒矯正器電商平台上的零售價格在萬元以上。
過度擴張下的營利困境
醫療機構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處境,在業內看來,或還有過度擴張的因素。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公眾對口腔健康意識的提高,國內對口腔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行業加速擴張,資本也介入“分羹”。
市場機構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我國口腔相關企業的注冊量逐年增長,十年之間口腔牙科賽道披露融資金額超169億元,融資事件達389起。
“在醫療領域,短期之內多次融資且以迅速擴張為目的,對企業而言充滿風險。”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谘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表示,企業在擴張之前需考慮醫生資源是否跟得上,許多體量龐大的醫療機構、醫院常常出問題就是因擴張速度過快,導致醫生資源和內部管理跟不上。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口腔醫療服務的預期市場規模將按年複合增長率19.9%繼續增長,於2025年達到2998億元。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麵對“大蛋糕”,眾多口腔醫療服務機構或許需要走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