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百億富豪,81歲了卻無法退休

來源: 市界 2021-07-31 22:03:5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220 bytes)



1992年,春節剛過,雙匯的第一支火腿腸誕生了。不過,廠長萬隆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他將漯河肉聯廠從破產邊緣搶救過來還沒幾年,蘇聯解體後,外貿出口的路也走不通了,導致自有資金短缺。火腿腸項目想要擴大生產、走出漯河,十分艱難。

這時候,“亞洲女首富”出現了。

香港華懋集團董事長龔如心,雖然已年過五十,但依然紮著羊角辮,穿著超短裙,江湖人稱“小甜甜”。正是她,在危急時刻,拉了萬隆一把。

1994年年初,龔如心來到漯河,與萬隆簽訂協議,雙方合資成立了華懋雙匯(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華懋注入1.27億元,讓雙匯又變得身強力壯,開始快速發展。

這筆投資給龔如心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她曾提出要改雙匯的商標,被萬隆拒絕;她願意為此付出3個億,萬隆直接挑明:再多錢也不賣;她甚至找各種關係施加壓力,結果發現誰也拗不過萬隆。

萬隆始終牢牢地掌控著雙匯。

如今,萬隆已經81歲了,依然掌控著雙匯發展及其間接控股股東萬洲國際兩家龍頭公司。至於什麽時候退休?到底誰接班?萬隆始終閉口不談。



(萬隆)

隨著他與大兒子萬洪建矛盾的公開,這個問題的答案,更模糊了。

01、父子“陳年矛盾”公開

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的一則公告,竟牽出一段家族積怨。

6月中旬,港股上市公司萬洲國際公告稱,免去萬洪建董事職務,並終止其作為本集團執行董事及副總裁的服務,理由是,“萬洪建近期對本公司的財物作出不當的攻擊行為”。



沉默了一個月之後,萬洪建將這件事的原委講了出來。

萬洪建對《新京報》稱,2021年6月3日上午,他走進萬隆的辦公室,與父親講了兩件事情。“我告訴他的第一件事情是,自己計劃去內地與美國一段時間,將會較長時間離開香港。第二件事情是,最近你要提CEO,我想先私下與你交流,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件事,萬隆說“你隨意吧”,第二個話題直接引發了衝突。萬洪建稱,自己主要想交流CEO人選問題,而萬隆回複:“你聽誰講我要提CEO,我沒有跟任何人講過,誰告訴你的?”

“我意識到再不立即離開,可能會爆發衝突,於是靜了幾秒鍾,攤開雙手,告訴他‘你要這樣講,那咱倆就沒啥話可說了’,轉身走出了他裏麵的辦公間。”萬洪建稱,當時,萬隆秘書讓自己出去,“我完全崩潰。我大聲狂呼——滾!以拳頭砸向靠牆的房門,用頭撞擊玻璃牆櫃。”

萬洪建在朋友圈發文表示,他被萬隆的保鏢等人摁倒在地,滿頭血跡,萬隆要求拍照取證。

在中國家族企業中,一代與二代起衝突的案例很常見,但是大多都礙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外人是很難知道。像萬隆家族這種將父子矛盾公開的,很罕見。

其實,萬洪建已經不是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了,因為他已經52歲了。

1990年,萬洪建從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商業企業管理專業畢業,取得大專學曆。

畢業之後,他就進入父親管理的企業工作,先後擔任河南省漯河市肉類聯合加工廠熟食車間工人、雙匯集團銷售部北京辦事處銷售主任、雙匯集團外貿處副處長、羅特克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國際貿易業務),止於2013年10月。

之後,萬洪建公開的履曆中出現了兩年的空白。這個時間點,正是萬洪建與萬隆積怨的開始。

2013年,萬隆作了一個重大決定——雙匯國際斥資71億美元,“蛇吞象”式並購全球最大的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食品公司。

對此,萬洪建提出了異議。他認為,美國業務基本已經成熟,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而且,並購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會動搖根基。

但萬隆認為,萬洪建提出不同想法,“是大逆不道”。

於是,萬洪建辭職離開了萬洲國際。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並購的發生。

彼時,這樁中美曆史上最大的跨國並購案完成後,雙匯國際成了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緊接著,2014年,雙匯國際更名為萬洲國際,在整合上百家所屬公司後在香港上市。



(萬洲國際在港掛牌)

2015年下半年,萬隆查出了疾病,打電話讓萬洪建回來。

萬洪建回來之後,相繼擔任萬洲國際國際貿易部總監、萬洲國際副總裁。2018年3月,萬洲國際執行董事變更,萬洪建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同年8月,萬洲國際再公告,萬洪建在繼續擔任執行董事、副總裁的同時,出任萬洲國際副主席。

當時,這一度被認為萬隆家族交接班在“提速”。但事實並非如此。

萬洪建稱,後來,萬隆的病情發現是誤診,“我們之間關係又慢慢開始變差,直到走到了這樣一個地步”。

從1990年畢業至今,萬洪建跟著萬隆前前後後已經曆練了三十來年,也長期被認為是萬隆的接班人,但矛盾公開後,他卻說:“我其實一直在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

02、萬隆:頭發少,頭皮硬

這個事件引發了廣泛討論,如“兒子都滿頭血跡了,父親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是拍照取證”。

但是,麵對兒子將父子矛盾的公開及外界的各種討論,萬隆始終保持沉默不作任何回應。

萬隆向來如此,從不在乎外界的聲音。

在漯河,萬隆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大家對他的評價是“頭發少,頭皮硬”。這是因為他辦起事兒來,非常強勢,說一不二,甚至六親不認。

1940年,萬隆生於漯河,童年沒吃過飽飯,高中沒畢業就入伍當了鐵道兵。複員後,就去了漯河肉聯廠,從辦事員開始,後來,當上了辦公室主任、副廠長。



1983年,連年虧損的漯河市肉聯廠已資不抵債,一年中有半年“煙囪不冒煙”,處在倒閉的邊緣,發工資還得靠銀行貸款。次年,廠子職工第一次“票選”廠長,44歲的萬隆以全票當選。

這時候,他強硬的一麵開始顯露。

萬隆上台後,開始了大刀闊斧地改革。他“砸三鐵”——打破鐵工資,獎金向一線工人傾斜,多勞才能多得;打破鐵交椅,能者上、平者降、庸者下;打破鐵飯碗,將各種關係戶清除出廠,其中就有不少有背景的副廠長,連一位市領導的侄女都給開除了。

這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大河報》曾報道,有人打電話到萬隆家裏威脅,有人往他家裏扔黑磚,甚至有員工拿著殺豬刀當麵恐嚇,寄往各級部門的告狀信,更是不計其數。

不過,當過兵的萬隆,性格中就一個“敢”字。關鍵是,他上任的第一年,廠子就實現了盈利。

萬隆的鐵腕管理手段很有一套。在雙匯,管理者隨時可能會朝不保夕。萬洪建就提到,“我們公司裏任職,完全不同於現代企業的架構和實際功能。我們公司裏麵的一個總裁,今天要你當,明天可以說讓你到車間當工人”。

《環球企業家》曾在報道中提到,萬隆痛恨遲到和不守規則,除了工作,他沒有其他任何享樂及愛好,不抽煙,不喝酒,不唱歌,也從不參加各類社會活動。“他專斷獨裁,心直口快,從不怕得罪人,從不在乎外界的批評和看法。”

2011年,在雙匯深陷“瘦肉精風波”之時,萬隆在漯河體育館召開了一場萬人職工大會。麵對參會的公司管理層、漯河本部職工、經銷商、媒體、機構投資者等,萬隆放出狠話:寧肯檢死,不能查死。

會上,特別安排了一個環節,讓經銷商即興發言,多位經銷商慷慨激昂,紛紛表態支持,使全場氣氛達到高潮。有一位經銷商“咆哮”著高喊:“雙匯萬歲,萬隆萬歲”,連續喊了三次。

當他喊第三次時,萬隆有點坐不住了,紅著臉擺手叫停。

那時,萬隆已經71歲。對於麵臨退休的傳言,萬隆在會上也表明了態度:希望能夠擔任雙匯終身董事長,繼續把雙匯做大做強,“漯河市委市政府當年說過,賣雙匯也不能賣老萬”。



萬隆不想離開雙匯,雙匯也離不開他。

萬隆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都要去工廠轉一圈。

2016年,萬洲國際和京東、美的等企業首次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其中,萬洲國際是中國上榜企業中唯一一家食品類公司。得知此消息的第二天,萬隆像往常一樣,繞著雙匯總部大樓散步,繼續環視他的豬肉帝國。

如今,81歲的萬隆依然牢牢掌控著雙匯發展和萬洲國際。同時,他還是漯河首富。在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萬隆以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5億元)的財富上榜。

03、萬隆為什麽不退休

在雙匯,交接班似乎是一個比較忌諱的話題。

宗慶後雖然也遲遲退不了休,但是,他不忌諱表達關於交接班想法,女兒宗馥莉也逐漸擔當重任。而比宗慶後還大五六歲的萬隆,卻幾乎從不向外袒露心聲。

萬隆曾說,責任和競爭讓他停不下來,競爭也推動著他幹好。

2015年,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萬隆非常難得地談到:對接班人,在十年前就已經考慮了,得先從機製上解決這一問題。一是量化標準,相應層級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二是競爭上崗,各級管理者,都是競爭上崗;還有就是專門的考核機製,每月每年都要進行考核。

“正是因為有這一套辦法,所以接班人也好,管理團隊也好,都要靠這個機製來產生……等到2017年換屆的時候,我看接班團隊,條件成熟了,就會退出。如果還不成熟,股東還要求我繼續擔任,我也會服從股東要求。”



但到了2017年,萬隆並沒有離開。而且,這一年,萬隆在萬洲國際的薪酬高達2.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包括200萬美元的基本薪金及2.89億美元的股票獎勵。

那一年,他是全球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

如今,他與大兒子萬洪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仍然絲毫不提交接班的事。似乎,他並沒有決定離開萬洲國際與雙匯發展的權力中心。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眾多家族企業共同存在的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宏泰就發現,華人家族企業的交接班安排,較多采取模糊或非正式的方式,而且是十分含蓄的安排。一般的情況是,對於接班的安排,不會說得清清楚楚,更不會畫出路線圖,甚至定出一個期限與完成目標。

當然,一代企業家很多都是創始人,在時代大背景下,拚死拚活,戎馬一生,打下江山,習慣了在指揮和領導的崗位指點江山。雖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要處在權力中心,他們才能找到存在感與意義。退休了,反而習慣不了悠閑的日子。

“一代企業家普遍比較迷戀權力,而不願意退休。”中國家族企業問題研究專家周錫冰向市界表示。

對於一代企業家而言,相較於自己的兒女,企業更是自己的孩子,比親生兒女還親。幾十年以來,他們幾乎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將愛與時間都給了企業。到頭來,企業倒更像“親生的”。

國內知名戰略管理谘詢專家周永亮博士表示,萬隆高齡不退,還與兒子將矛盾擴大,這是一代不願意放權的典型案例。但他也提到,有時候,父親也擔憂放權後的結果。

事實上,很多一代企業家也在犯愁——交班,到底交給誰?

周錫冰分析稱,以萬隆這種強勢的性格,要是不放心自己的兒子,那對職業經理人更不放心,因為,國內職業經理人市場尚不成熟。

雙匯發展與萬洲國際的權力杖,萬隆到底會交給誰?目前尚不明晰。不過,雖然大兒子萬洪建已經暫別了企業的核心管理崗,但是萬隆的二兒子依然在父親身邊。

萬宏偉,1973年出生,香港居民,有國外留學經曆,曾任雙匯集團香港分公司主任,雙匯集團進出口公司副經理,雙匯集團董事長秘書,萬洲國際公關關係部經理,萬洲國際董事長助理。目前,萬宏偉仍為萬洲國際董事長助理,同時為雙匯發展副董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從公開資料來看,萬宏偉從未接受過采訪,也幾乎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過麵。

此外,萬氏第三代萬子豪也已進入企業多年,2018年時,他已經是萬洲國際貿易部總經理。

問題是,如果企業要想順利完成交接班,那必須“交得出,接得上”。萬隆有多麽強勢,萬洲國際與雙匯發展對他就有多大的依賴,同時,“二代”接手與管理企業的信心也受此影響。

“萬隆父子矛盾的爆發,可能預示著一個悲劇正在上演。”周永亮表示。

家族財產法專家阿蘭 勞倫 韋伯克曾說,家族衝突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因為缺乏溝通、角色不清、期望有誤、缺乏信任,以及上一代對子女的性格、能力缺乏清晰的認識。因而,家族和諧,才能更順利地完成傳承。

其實,很多二代都沒有與父親平等交流的機會。等到有一天真得接班了,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做好了,會被說“虎父無犬子”,應該的;做不好,又會被說“兒子不如老子”,敗家子。

有一個“二代”曾說,父親的成功是籠罩在他頭上驅散不去的陰影,而自己,就像父親胸口的一枚胸章。當它發光的時候,父親是驕傲的;當它蒙上灰的時候,隨時會被扔到垃圾堆裏。

(作者丨雷彥鵬,編輯丨劉肖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