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的一小步,俞永福的一大步

來源: 晚點LatePost 2021-07-02 02:13: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327 bytes)

俞永福權責擴大,接管本地生活。與此同時,阿裏全麵推行經營責任製。

文|管藝雯 宋瑋 祝穎麗 實習生馬可欣

編輯|宋瑋

7 月 2 日上午,快速結束了一場小範圍高管會後,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CEO 張勇(逍遙子)對內宣布多起人事調整,涉及本地生活、高德、飛豬、同城零售、天貓進出口、客戶體驗事業群六大板塊。

在本次調整中,最重要、也最受關注的變化來自俞永福。阿裏巴巴合夥人、高德董事長俞永福得到集團重用,將直接管理阿裏本地生活、高德以及飛豬業務。原阿裏巴巴同城零售事業群總裁李永和(老鼎)接替王磊負責本地生活,他和高德總裁劉振飛(振飛)、飛豬總裁莊卓然(南天)一起向俞永福匯報。

原本地生活總裁王磊(昆陽)卸任,他執掌該業務已近 4 年。張勇在郵件裏稱,王磊將回到集團另有任用。

阿裏將基於地理位置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s,以下簡稱 LBS)的三大業務,即高德、本地生活和飛豬整合交由俞永福統一管理。業務上,意味著生活服務板塊在阿裏成型,同時範圍擴大,對標了一個更大的美團;人事上,俞永福權責進一步擴大。

一位阿裏管理層稱,此次調整謀劃很久,並非突然的決定。對於阿裏員工來說,俞永福地位的提升也有跡可循。

在上個月召開的阿裏巴巴組織部大會上,公布在阿裏內網的高管照片一共有 7 人,按照從左往右的站位分別是 CTO 程立、CPO 童文紅、淘寶天貓及阿裏媽媽總裁蔣凡、董事會主席兼 CEO 張勇、阿裏雲智能總裁張建鋒、B2B 和 MMC 總裁戴珊,最後一個就是俞永福,這 7 人被阿裏員工視為阿裏第二代領導集體。

此次調整看似影響很大,但調整範圍隻局限在阿裏的二線戰場,最核心、也是受挑戰最嚴重的電商業務沒有變化。

同時,俞永福從相對獨立的高德 " 特區 " 走出,進入到張勇直接管理、高度參與的核心層,既是權責擴大,也是約束更大。

從安居一隅到二線戰場

2014 年阿裏巴巴並購 UC 優視,UC 優視董事長兼 CEO 俞永福隨之進入阿裏。UC 有三位聯合創始人,分別是何小鵬、梁捷、俞永福,三人中隻有俞永福逐步邁入阿裏權力中心,並在 2015 年成為阿裏合夥人。他在阿裏管過多個業務,且業務跨度很大,包括阿裏媽媽、大文娛、eWTP 生態基金、高德等。

俞永福這 7 年在阿裏的曆程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其特殊的能力和位置,過去幾年,關於俞永福離開阿裏和接管阿裏核心位置的傳言一樣多。低潮期,俞永福一度淡出阿裏日常具體管理事務,專注於 eWTP 生態基金。但近兩年,他將精力傾注到高德上,偏居高德一隅,默默將其做大。

高德極大發揮了俞永福的能力和優勢。2014 年,阿裏收購高德,俞永福代替高德創始人成從武帶隊高德,俞永福給高德定的戰略是聚焦,即不做商業化和 O2O," 就是做好一張地圖 "。俞永福接管時,高德地圖日活躍用戶量(以下簡稱 DAU )不足千萬,今天,高德的 DAU 已經超過 1 億,超過百度地圖,成為行業第一。

在整個阿裏係,高德 DAU 僅次於淘係、支付寶。去年年底,高德在阿裏體係的考核中拿到 4 分,超過淘特(淘寶特價版),取得垂直業務第一名的成績 。高德成為阿裏收購的諸多業務中,罕見的存活下來,並上了一個新台階的業務。

高德在阿裏集團內相對獨立。2020 年,高德向阿裏集團申請成立 " 阿裏巴巴 —— 高德創新經濟特區 "。自媒體略大參考在《高德,俞永福的獨立王國》一文中評價,在阿裏體係之內,這無疑是一種特權。

高德擴張的野心和它的進步同樣明顯。去年,高德宣布正式進軍生活服務領域,加大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運營權重。一頭追趕滴滴,一頭試圖進入美團腹地。

相較於高德,俞永福將要接手的本地生活業務和飛豬,被認為是兩個燙手山芋。從競爭上來說,本地生活和飛豬分別是所處行業裏的第二名和第三名,麵對著美團和攜程兩個競爭對手。尤其是本地生活業務,經過多輪調整,內外信心不足。

一位阿裏中層說,本地生活被美團在地上 " 摩擦 " 許久,終於換人了。對於此次調整,他形容," 中國男足,換誰都不會更差了。" 或許還會更好。

一些本地生活業務的人士則稱,脆弱的團隊又要經曆一次變動。去年下半年以來,外賣市場份額上,美團與餓了麽已基本維持在七三," 不亂動、多燒錢。" 業務正逐步穩定,本地生活的績效也從常年 3.25 分上升為 3.5+ 分。

據阿裏 2021 全年財報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止,阿裏本地生活服務全年收入同比增長 24% 至 315.37 億元。財報同時指出,自 2021 年 3 月份季度開始,餓了麽加大了在拉新和改善用戶體驗上的投資。

在多位阿裏員工看來,此次人事變動,除了淘係和阿裏雲,阿裏最核心的業務幾乎全都有調整。" 老鼎加永福,說不定可以大力出奇跡。"

但也有阿裏老員工認為,從另一個角度看," 說明阿裏改革步伐很小。"

俞永福的管理範圍往外跨了一小步,接了兩個不好管的業務,而最核心、也是受挑戰最嚴重的電商業務沒有變化。

一位接近阿裏人士稱," 老逍想調整已有一年時間,但俞永福的意願並不強。現在可能沒辦法,老逍一定要調。" 另一位人士則稱,俞永福的猶豫可以理解," 幹這麽多,可能並沒有什麽好處。"

而對於責任大、包袱重的 CEO 張勇而言,順應民心,靈活調整,勢在必行。同時,把大將們的權力收攏、位置定好,也有利於後續管理的騰挪。

正如他在今天的內部郵件中所說,敏捷組織的建設必須從集團頂層開始做起。" 我們必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全方位的變革。"

外來的幹部好打仗

一位對此次調整表示關注的前阿裏人士稱,俞永福這兩年低調做事,逐漸獲得集團信任,但後麵如何發展,還要看表現。他評價," 現在值得信任、能打硬仗的人不多了。"

阿裏一直重視對內培養幹部。不過,以過去蔣凡在阿裏體係內的快速上升為標誌,從外部或空降、或收購的人士正逐步進入阿裏核心崗位。他們知道資源的寶貴,也知道如何利用好資源,適合改革期的大公司。

這些外來幹部包括蔣凡、李永和、俞永福、侯毅等人。其中兩位也是本輪人事調整的重點。

1985 年出生的蔣凡最年輕,他的創業項目友盟 2013 年被阿裏收購,其加入阿裏後負責淘寶無線化轉型的產品板塊,另一位負責技術的團隊成員也就是現在的飛豬總裁莊卓然。不到兩年的時間裏,手淘 DAU 達到 1.1 億。蔣凡也奠定了自己在阿裏電商的地位,後逐漸升任為淘寶、天貓、阿裏媽媽總裁。

轉折點發生在 2020 年 4 月,蔣凡因為私生活事件引起輿論軒然大波,並引發內部的價值觀紅線大討論。此後蔣凡被除名合夥人,管理職級從 M7 降級到 M6。但管理權限沒有發生變化。

1964 年出生的侯毅年齡最大,1982 年他離開工作穩定的上海石化,下海創業,做過服裝、家電、房地產中介、餐飲等生意。後來," 個體戶 " 侯毅選擇加入大公司擔任管理者,曾先後加入上海可的便利店、京東。2015 年,51 歲的侯毅加入阿裏,創立盒馬鮮生。盒馬鮮生曾作為獨立板塊存在,一度深受張勇重視,成為阿裏的 " 1 號工程 "。

轉折點發生在 2019 年底,時任盒馬 CEO 侯毅匯報線更改,不再向張勇直接匯報,轉而向 B2B 事業群總裁戴珊匯報。盒馬從獨立板塊下降至事業群子業務板塊的原因是,盒馬盈利能力和 GMV 增速不達預期,在 2019 年年中阿裏績效考核中,隻拿了 3.25 分。

蔣凡和侯毅在阿裏的職業發展曲線有相似之處,都是從上升到下落,再進入平穩期。業務重點也從激進創新,到穩住基本盤。

本地生活業務現在交由原同城零售事業群總裁李永和管理。李永和於 2018 年 6 月加入阿裏,做了張勇半年的 CEO 助理後即受到重用,在當年 11 月 擔任天貓超市事業群總裁,該事業群在 2020 年 4 月升級為同城零售事業群。

在加入阿裏之前,李永和在京東工作了 5 年。李永和也是侯毅在京東時期的領導。

一位盒馬前高層曾向《晚點 LatePost》評價,做 3 - 5 年短線的事,你得跟著侯毅,一定能賺錢。" 一個 businessman,他總能發現藍海與商機,並且用與別人不同的打法跑出來。"

上述人士評價李永和說,他戰略看得更遠," 全局觀比較強,供應鏈管理是其強項 "。

俞永福目前是在阿裏職位最高、擔任角色最多的外來幹部。俞永福 2014 年隨著阿裏收購 UC 加入阿裏,擔任 UC 移動事業群總裁。當時在成立大會上,阿裏元老彭蕾曾說,隻要使命一致,允許該事業群的文化與阿裏巴巴不一致。

被認為強於整合,俞永福在 2016 年臨危受命,被派駐阿裏大文娛擔任總裁,盡管有阿裏人士表示,他當時並不情願接手大文娛。俞永福在任期間,核心工作是對業務和組織進行梳理。

此次俞永福掌管本地生活和飛豬業務,他依然麵臨在大文娛時麵臨的問題——不是行業第一且與第一名有較大差距,且不是阿裏優勢領域。

有了解此次調整的阿裏人士稱,把地圖、酒旅、本地生活三個業務整合,是張勇基於供給為核心的一次調整。本地生活大體而言是基於 LBS 一種供給,由俞永福來統籌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隻有他才能調用 LBS 的所有資源,而且此前高德也正在推酒店業務,有相關統籌經驗。

一位阿裏離職高管認為,如果俞永福能夠全情投入," 這事有戲 "。他解釋,本地生活應該是一盤棋,整合好隊伍穩紮穩打,不能急於求成做表麵文章,而且過程中要有窮孩子的創業精神,善於借力。他覺得,俞永福在這些方麵應該能做好。

不過,此前高德作為一個特區型的創新業務,最重要的考核標準是交易型訂單數,因此高德也開放入口給所有生活服務,包括為競品的業務導流。比如,高德上的酒店可能來自美團,旅遊產品也可能來自攜程。

這次調整後,高德是否還能繼續保持 " 獨立王國 " 的角色是一個疑問,畢竟開放給競品到要與集團的餓了麽和飛豬的業務進行技術、數據的協同,本身是一件存在衝突的事情。

以及,地圖、酒旅、外賣,雖看上去業務上有關聯,但其實協同性很弱。

空降兵經驗豐富,能吃苦,打過敗仗,也打過勝仗,他們想證明自己從未老去。但一個事實是,本地生活的主將年齡確實越來越大了。

餓了麽創始人張旭豪是 1985 年生人,王磊生於 1979 年,李永和生於 1971 年,今年已過 50 歲。俞永福出生於 1976,今年 45 歲。

阿裏全麵推動經營責任製

在今天張勇的全員信中,提及了一個容易被忽略,但已經在阿裏全麵展開的舉措,即 " 推動經營責任製 "。

張勇說,阿裏已經形成多引擎驅動、多業務賽道發展的局麵,這要求阿裏必須麵向客戶需求和產業特質,形成 " 各業務單元經營責任製上的板塊治理模式 "。—— 他用了一個拗口但力求準確的表達。

根據《晚點 LatePost》采訪所得以及公開報道,目前在阿裏已明確的主要有四大板塊,其中,俞永福、張建鋒、戴珊都向張勇匯報。四大板塊分別是:

CEO 張勇直接管理的實物電商,包括蔣凡管理的淘寶、天貓、阿裏媽媽;此外還包括目前劉鵬管理的天貓進出口、天貓超市,李永和管理的同城零售部分業務。

俞永福管理的生活服務,包括高德、飛豬以及本地生活三大業務。

張建鋒管理的技術板塊,主要包括阿裏雲智能,達摩院目前由 CTO 程立管理,但仍匯報給張建鋒。

戴珊管理的 B 係板塊,主要包括 MMC、盒馬、村淘、智慧農業、速賣通、1688、ICBU 等業務。

經營責任製的嚐試在去年開始試點,典型如淘特和去年 9 月正式亮相的犀牛智造。所謂經營責任製,即業務擁有更大的自主性,對於淘特和犀牛智造這樣獨立性比較強的業務,設立獨立編製,擁有自己的業務、技術、開發、產品,類似於一個獨立的公司。

今年,《晚點 LatePost》了解到,經營責任製的理念開始運用到更多的事業群( BG ),有阿裏人士稱其為 " BG 自主化 "。

大的設計思路是張勇在 BG 層麵放權,由 BG 的業務負責人自己開始獨立計算損益," 比如房租、技術、流量等等都要算錢,把業務自己的賬算清楚 ",以此來判斷業務到底是在燒錢還是在賺錢。

多數公司經營太過粗放,膨脹到一定規模後,改革派往往會力主進行分層、分區精細運營。

在上個月的組織部大會上,張勇強調,組織部成員(級別為資深總監 / M5 以上)、業務 Leader 要成為真正的當家人,從長期發展來規劃未來。

" 今天的阿裏,僅靠我、僅靠集團的幾個 O,是當不起這個家的。" 張勇說。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