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大地震,央企和茅台慌了

曆史性的一幕發生了。

這兩天,寧德時代的市值超過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石油等諸多巨無霸央企,站上一萬億的高峰,成為頭一個殺入A股前十的新經濟公司。

作為一家總部位於三線城市的企業,寧德時代創造了驚人的奇跡。

十年後再回過頭來看,這可能是中國開啟一個新時代的起點。

沒有哪一個市場,能像股市這樣直白地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底色。

中國A股市場,從來都是白酒當道、國字頭橫行,隻有消費大白馬才敢偶爾出來遛一遛。

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麽一瓶容量不過500毫升的茅台,能成為資本市場上的萬年妖股,吊打所有的企業?

回溯世界經濟史,有哪一個引領世界經濟的大國,是靠奢侈品在揮斥方遒的?



在美股上,蘋果、穀歌、亞馬遜、特斯拉、微軟等一眾科技公司才是絕對的主角。

這些公司是美國全球統治力的體現,也是其創新精神的豐碑。隻要他們一天還是創新發動機,就能帶領美股高潮迭起、徹夜狂歡。



2008年的1月16日,當喬布斯把MacBook Air從辦公信封裏抽出來那一刻,全世界都窒息了。他誇下海口,說蘋果要改變世界。

三年後,蘋果推出劃時代的產品iPhone,一年賣出7000萬台,智能手機狂潮來臨,把統治1G、2G時代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逼到角落裏。

也在這一年,蘋果公司從世界第85名的位置上一躍而起,戰勝埃克森美孚、高盛等巨頭,成為美國乃至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蘋果的勝利,象征著這個時代開始踢掉石油,越來越依賴於稀有金屬。與此同時,它也揭開了資本市場上新經濟公司對於傳統舊勢力之顛覆的序幕。

在它之後,美國的科技巨頭們風起雲湧。



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穀歌打敗金融寡頭摩根大通,特斯拉顛覆傳統燃油車雪佛龍,英偉達戰勝零售領域的沃爾瑪和寶潔,這些更具科技含量的公司,紛紛後來居上,占領了美股最前列的寶座。

當新一輪科技巨浪來臨時,不論舊時代多麽輝煌的龐然大物,都有可能毫無還手之力,隨著浪頭退出曆史的中心舞台。

如今,這樣的故事似乎也開始在中國重演了。

2017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銷量超越了日本巨頭鬆下,這家成立僅6年的公司成為了全球電動車裝機量第一的供應商。

2018年6月,寧德時代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僅用24天就成功過會,IPO募資破130億元,刷新了民營企業A股上市的募資紀錄。

那時,馬斯克還沒和北京談妥超級工廠的落地,李斌還在籌備蔚來的美股上市計劃,而曾毓群的名字就已悄然出現在了當年的胡潤百富榜53名。

但他們都沒想到,屬於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居然來得如此之快。



中國A股公司市值排名

兩天前,寧德時代首次突破1萬億市值,在A股排名第8,一步超過了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石油,成為頭一個殺入前十的科技公司。

在寧德時代的前方,隻剩下兩瓶白酒、金融央企;在它的身後,則有著一批民族科技企業蓄勢待發,中芯國際、京東方、TCL等,準備乘風而起。

綠燈長亮,資本雲集。

這無不說明,在我們這個國家,科技時代對於能源、金融、傳統消費的替代,已經悄悄到來。

在這樣一個曆史性進程中,寧德時代、蔚來、華為等產業鏈上的主角,都是加速傳統政治經濟秩序重新洗牌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新的時代已經微微露出一角,隻等著那些站在技術革命浪尖上的人,將舞台上的大幕完全掀開。

熟悉中國經濟的人都知道,要進入A股前十是多麽的困難。

金融、能源等央企身處壟斷和半壟斷性質的行業,光是一張門票、一個牌照就價值萬億。對“兩桶油”來說,開發勘探、鑽井技術固然重要,但遠遠比不上開采權更重要。



央企們一步登天,紮堆躋身世界500強,霸占資本市場的核心位置,一點都不奇怪。

白酒企業也是裝糊塗的高手。

各家先吹一波萬年的古法配方,又搗鼓出什麽白酒科技、白酒院士,來為一個沒有任何科技含量的行當貼金。

其實,一個個都是背靠青山綠水,獨有的“白酒金三角”自然資源,占地為王。



赤水河白酒經濟帶 圖源:醬酒天地

茅台就更“精絕”了。

它之所以能夠創造A股市值第一、全球第十六的神話,是因為它將整個公司的發展,深深鑲嵌在了“中國模式”裏,用“政治經濟學”的邏輯,取代了“市場經濟學”的供需,推動自身的高歌猛進。

過去十來年裏,在三輪大放水下,我們瘋狂搞起了基建和房地產。而基建狂魔的蒙眼狂奔,自然少不了茅台作為潤滑劑。所謂煙搭橋,酒開路。茅台利用所謂的國酒色彩,順利搭上了國運的巨輪。

可以說,白酒和央企們的成功,是自上而下創造出來。唯有寧德時代的勝利,是自下而上打造出來的,非常不容易。

三星帝國有一個著名的“生魚片理論”——

一條價格很貴的魚,剛被捕到時,在高級的日本料理餐廳可以賣的很昂貴。但到了第二天,隻能以一半的價格,在二流餐館出售。第三天,就隻能賣到剩下四分之一的價格。之後這一條魚一點都不值錢。

這裏說的正是科技產業的殘酷之處。

新一代產品一旦上市,老一代產品的價格往往就會雪崩。因此,任何企業都必須盡快完成生產線的折舊,賺取足夠多的利潤並及時投資下一代的生產線,保證貨架上時刻有最新技術的產品,否則就會被淘汰出局。

三星一直奉行“生魚片理論”,不管是在存儲器,半導體,還是在鋰電池行業,持續投入高強度研發,更新迭代。

不僅如此,鬆下、LG、SK、比亞迪等海內外巨頭,也紛紛鋪排下一代的電池路線,比如全固態電池、鈉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石墨烯電池。

可以想象鋰電池領域的競爭之激烈。在這個高度國際化、充分市場競爭的行業裏,創新可能是找死,但守成一定是等死。

2005年,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為100瓦時/千克,2015年超過200瓦時/千克,2020年超過300瓦時/千克。

技術永遠在前進。而寧德時代就是每次都能領先對手半步,才能穩穩當當走到今天這一步,最終成為中國首個進入A股市值前十的新經濟公司。

曾毓群之前透露,寧德時代在7月左右就會發布成熟技術的鈉電池產品。



真正的技術強國,製造立國,從來都是長期下苦功的結果。

從篳路藍縷到高端製造,中國用兩代人的時間就衝出了兩次工業革命。但隻有衝頂科創之巔,我們才能擺脫被卡脖子的韁繩。

A股的曆史性變化,讓人看到了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希望。

去年,中國進入財富世界五百強的公司為133家,超過美國的121家。但是從人均上來看,這樣的數量還是遠遠不夠的。



圖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像日本隻有1億多人口,卻有著三井、軟銀等53家五百強企業;韓國5千萬人口,也有著三星、LG等14家。如果按美日韓人均擁有五百強數量計算,中國應該有400-600家公司才能匹配。

此外,我們的世界五百強頭部企業,幾乎都是能源和銀行等傳統企業。

這樣的產業結構,並不足以帶動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們以日本為例進行說明。

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麽日本房地產泡沫崩潰之後,所有人的資產砍去一半,國民生產總值常年維持在1%的增速水平,而且日本的產業還大量遷移到中國的情況下,為什麽日本人平均收入水平還是這麽高呢?一個普通餐廳服務生都能拿到我們三四倍的薪酬。

當初,美國的製造業轉移到中國之後,五大湖淪為鐵鏽地帶,汽車工人大量失業,製造業工人的工資一步步下探,為什麽日本沒有歩美國後塵,依舊是高等收入國家?

原因,就在於日本還牢牢掌控著製造業的話語權

與中國不同,日本的世界五百強頭部企業,充滿了濃厚的高端製造業色彩,豐田、三菱、索尼、東芝、日立、佳能、鬆下,一個個都是響當當的工業巨人。



不僅如此,日本還有非常多優秀的中小型科技公司和隱形冠軍,在電子元器件、新材料、精密加工、化工原料、光學、機器人等領域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像全世界生產電子元器件企業最集中的京都,村田製作所、羅姆、日本電產、歐姆龍、京瓷都,它們為蘋果手機、英特爾等供應核心零部件。離開這裏的技術,全球的電子產業可能都停止運轉。

這些掌控話語權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利潤率極為嚇人,普遍都超過10%,遠高於製造業平均水準。

由於日本中高端產業在全社會當中的比重高於中國,所以整體的生產效率也要更高,在相同的單位時間內能夠創造出更多的人均社會財富。

從事高層次產業的人員躺著賺錢。而為這些人群服務的低端崗位,也就能跟著受益,拿到三四倍於中國的工資。

由此可見,中國的製造業升級迫不及待。如果我們還一直停留在中低端的紅海當中,我們永遠都無法躋身高等收入國家。

要知道,中國可是有2億產業工人的啊。

雖然劉易斯拐點的到來,勞動力紅利的消逝,會讓人工成本變得比以往貴一點,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受到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擠壓。

當印度、越南成為世界工廠,並且隻要求支付10塊錢的時薪時,企業也就沒有理由再聘用20元的中國工人了。如果我們乞求這份訂單,那麽中國工人隻能被迫降薪,拉到印度、越南差不多的水準。

所以,這種把人困在低端的初加工、組裝環節,隻是一個惡性循環的大坑。你留不住,也不需留。

30多年前,曾毓群發奮走出了寧德的山村,在幹出一番事業後,又堅持把公司開回了寧德。

如今,寧德時代的員工平均年薪是11.7萬元,這筆錢對一線城市的互聯網大廠來說,或許不值一提,但在人均年收入3.7萬元的寧德,如果能成為寧德時代的員工,就直接吃到了高端製造業的紅利。

更難得的是,寧德時代帶動了70多家配套企業的入駐,引進了上下遊的新能源和車企的進入,徹底盤活了一個產業集群。去年寧德經濟增速高達6.82%,超過了很多同位城市。



寧德時代科技大樓

這才是真正的彎道超車啊。

勤修內功、押注技術的能量,直接讓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發展出新能源和電池產業集群,一躍成為在全球都有一席之地的新製造業之都。

而在中國,像這樣具備一定工業基礎、有潛力實現產業集群的地方城市還有很多。

如果我們的資本市場,再有幾個寧德時代這樣的製造業冠軍,而不再是白酒當道。那麽,中國衝刺科創之巔的坡度不會像現在這麽陡峭。我們的勞動者提升收入、共同富裕的速度也要快很多。

5月28日,高層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說,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顛覆性創新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突破口,決定著這個國家原始創新的動力和活力”

有國際機構預測,中國整體在科研經費上的投入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2020-2021各國科研投入預測 圖源:R&D World

能否反超很難說,畢竟美國也在推進千億美元的《無盡前沿法案》為科技戰注入燃料。但中國從世紀初的排不上號,一路追趕至今,已算是一次重新出發。

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屬於科技尖兵的。

在今天這個時代,誰肯押注中國、誰敢沉下心來搞製造業,誰就能搭上國運快車、衝上浪潮之巔。

參考資料:

浪潮之巔.吳軍

一隻iphone的全球之旅

曾航決戰元素周期表.[美] 大衛·S.亞伯拉罕

手機戰爭 餘盛

iPhone為何中國製造.Charles Duhigg,Keith Bradsher.紐約時報

華為任正非落淚,茅台袁仁國遭捕,中國兩大巨頭公司接連震蕩的不同指向.黃漢城

經濟內循環的最大短板:為什麽日本人的工資,是中國的四倍?.黃漢城

探訪寧德時代總部:“首富”曾毓群和他的萬億電池帝國.陳弗也.棱鏡

寧德時代即將發布鈉離子電池,鋰鈉相爭,誰更勝一籌?.張學坤.中國能源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