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求生”的王健林歸來,他有多勤奮自律你永遠不知道…



四年前,突陷資金鏈危機的萬達“斷臂求生”,王健林果斷堅決,萬達終未出現類似華夏幸福、泰禾的危急情況,總體“平穩收縮”。如今,67歲的王健林再度歸來。

“中國最勤奮的企業家”。多年前,馮侖曾給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起過這樣一個“外號”。

王健林覺得,這個“外號”還是比較靠譜的。“比誰更聰明?不是,就是勤奮更多一些。”1954年出生的王健林篤信天道酬勤,勤奮付出定有回報,“沒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玩耍出來的,都是靠奮鬥出來的。”

關於王健林的勤奮,曾有一張“王健林日程表”火爆網絡。

表中詳細記錄了62歲的王健林在2016年11月30日這天,“早晨4點起床、健身、早餐、前往機場……”等具體安排。一天之內,兩個國家,三個城市,行程緊湊,看不出有什麽休息或娛樂性安排。趕飛機回程的路上,他也沒閑著,一直在跟高管討論海口萬達城項目圖紙。

多年前的一次采訪中,王健林透露,自己每天準時6點起床,7點10分到公司,基本上雷打不動,每天的時間相差不超過5分鍾。晚上下班回家就八點多了,11點準時休息。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每天行程再滿,他也要抽一小時健身,哪怕出國也不落空。

於是,網友感慨,“王首富被工作填滿的生活太乏味了。”

不過,與網友眼中“乏味”的首富印象不同,業內人士眼中的王健林,極具創新精神,長於謀劃,堅於執行,鐵腕風格。從戰略布局,到產品打造,他治下的萬達集團被業內早早打下中國商業地產的“創新”標簽。迄今為止,萬達仍是商業地產行業內當之無愧的老大。

2017年,行至巔峰的萬達集團遭遇資金鏈風險,王健林果斷“斷臂求生”,整個過程中沒有出現類似華夏幸福、泰禾的危急情況,總體“平穩收縮”,王健林在危機麵前的決斷為人稱道。如今,萬達重新布局文旅、地產等重資產項目,也並不像外界所言的“重走舊路”,而是輕重模式相結合,尋求企業生存發展的安全區。

盡管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王健林身價達1190億元。但從2017年失去“首富”寶座後,他明顯更加低調沉穩。

首富的商業邏輯:不怕失敗,不斷進取

兜兜轉轉近5年,萬達商業的A股IPO之路在今年終止了。而“盡快實現境內外上市”的表態,則意味著,萬達商業即將開始資本市場的新征程。

回港上市已成為業內共識。一方麵,“輕資產”“物業管理”正是當下港股的重要風口,港股已成為絕大多數國內物業公司上市的福地。更重要的是,自2015年開始啟動輕資產轉型戰略後,如今的萬達商業已變成了一家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很少有人能看懂王健林的商業邏輯。比如,2014年底,萬達曆經坎坷,終於在香港成功上市。但僅僅15個月後,萬達商業宣布私有化退市。為什麽?在2016年的一次公開視頻節目中,王健林作出了回應,稱核心原因有兩點:

“第一,我們覺得價值被嚴重低估,萬達商業不同於一般房地產公司,低估值讓我們無法忍受;第二,這次私有化創造了一個新模式。我本身在公司裏的股份占六成,集團+個人已經超過絕對多數,再私有化,個人在公司裏占比太高,不符合我們今後一貫的戰略。”

早前,一位已離職的萬達集團層麵核心高管對《中國企業家》透露,盡管現在王健林在賣資產,但他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仍擁有很多資產。在他看來,萬達遭遇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杠杆運用得太極致,以至於融資環境、政策環境快速發生變化後,沒有太多應對餘地。

上述高管感慨道,“如果不從香港退市,首富依然是首富。”

至少在2017年之前,外界眼中的首富總是雲淡風輕,極少袒露難處的。早前,在《魯豫有約》的訪談中,聊到給年輕人的建議時,王健林提到了一個“小目標”:“先賺它一個億”。言語輕鬆的背後,他也曾曆盡艱辛。迄今為止,萬達曾先後經曆了四次具有重要意義的轉型。

1993年,成立5年的萬達開啟了第一次轉型,萬達從一個偏安大連區域的住宅開發品牌成長為一個全國性品牌,公司規模也從幾十億擴張至百億元級。第二次轉型始於2000年,兩名員工重病,每人光治療費就花了一百多萬元,這事讓王健林開始思考企業如何穩定、持續發展的命題,並促成萬達向不動產方向轉舵。

轉型商業地產,在當時來看幾乎無解,國內亦無太多同行經驗可借鑒。經曆了5年的艱苦試驗後,王健林推行的“城市綜合體”重新定義了中國商業地產模式。一時間,“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恰逢城市化發展大潮,他成為最受地方政府歡迎的 “座上賓”。

2013年,王健林登上美國《財富》英文版雜誌封麵,在一篇題為“解密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的文章中,他回憶說,上一次讓他感到特別興奮的事情,是萬達從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轉型。現在的萬達麵臨另一次轉型,但是規模更大。王健林說:“這是一次由商業地產向文化旅遊行業的轉型。”轉型方向是,由迪士尼和新聞集團這樣的公司主導的娛樂文化行業。

2015年,萬達開始第四次轉型。王健林希望,到2020年萬達形成商業、文旅、金融、電商基本相當的四大板塊,轉型為一家跨國企業,同時輸出文化品牌。隨著業務走向海外,他雄心勃勃,“我的目標就是,改變中國人在世界上某些方麵的話語權。”

然而,到了2017年,萬達的策略改為整個集團“去杠杆”。其背景是,銀監會調查大舉進行海外投資的國內集團或企業的貸款情況,同時限製房地產、酒店、娛樂等境外投資的指導意見接連“祭出”,萬達隨之遭遇“股債雙殺”,為防止資金鏈斷裂,王健林決定大幅出售旗下資產。

最為矚目的是,這一年,通過與融創中國、富力集團的“世紀交易”,萬達不僅直接減債440億元,還實現現金回流670億元。2019年初的萬達年會上,王健林就曾說:兩年內將把萬達的有息負債率降至“絕對安全”水平。

但到了2020年,“黑天鵝”事件再度上演,疫情對實體商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2020年9月底,萬達商管集團透露,從2021年開始,萬達商管不再發展“重資產”,即不再投資持有新的萬達廣場物業,全麵實施“輕資產”戰略。萬達商管集團總裁肖廣瑞表示,這是萬達商管集團董事會做出的決定。

“萬達能發展到今天,最核心的原因是我們敢於創新,就是敢為人先,想別人不敢想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有些人問我‘對創業者有什麽忠告’,我告訴他最大的忠告就是敢於創業。”王健林還表示,做企業有非常重要的兩點,首先是不怕失敗,還要能夠不斷進取。

“做企業跟做科研有點類似,失敗的幾率一般要比成功多。如果都能夠成功的話,就沒有什麽企業家,更沒有什麽大企業家了。做企業要想獲得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你看待失敗的態度。怕失敗、怕輸,就永遠不能成功。”王健林說。

企業家精神的內核:創新、勤奮和堅持

十幾年前,王健林去看龍泉桃花節。乘車路上,他聽到外麵都是嘩嘩嘩的麻將聲,聲音綿延五六公裏。後來得知,當天有30萬副麻將“開動”。這令他非常震撼,同時也深感警惕。

2019年6月的第三屆天府論壇上,身為四川人,同時也作為川商總會名譽會長,王健林分享了自己的這段經曆,告誡四川的企業家“多一點勤奮,少一點麻將”。

2020年10月,在第四屆天府論壇上,王健林談到,新時代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那種追風口、賺大錢的機會越來越少,各個行業的競爭都趨於白熱化,“除了極少數的幾家企業,絕大多數中國企業整體都進入了賺辛苦錢、賺慢錢的時代。”

王健林直言,新時代發展企業,科技、創新很重要,創新管理模式是重中之重。“下大力氣抓成本、抓現金流,保證企業活下去、活得久,才是王道。”

王健林還特別強調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競爭歸根結底看企業家,企業家又關鍵要看有沒有企業家精神。我理解的企業家精神,最重要的是創新、勤奮和堅持。在當前困難和挑戰增多的形勢下,更有必要強調這種企業家精神。”

“什麽叫企業家精神?羅曼·羅蘭有一句話:最高尚的人,不為自己活,不為自己死,我覺得這就是企業家精神。”早在2010年,王健林談及企業家精神的內涵時就曾表示,最核心的關鍵詞有三個:創造力、堅持和責任。

四年前,深陷資金鏈危機的萬達開啟“斷臂求生”之路。“那是萬達集團曆史上難忘的一年,萬達經曆了風波,承受了磨難。”王健林說,那之後,他不再在萬達年會上唱歌,也不再去國外大學發表演講,“先掙它一個億”的語錄也在對外話語體係中消失了,媒體上也鮮少有王健林露麵的消息。

過去一年,多業務板塊傳出“賣賣賣”的背後,意味著萬達轉型之路再次經曆陣痛。動輒千億的總資產及業績表現,仍能證明萬達雄厚的資本實力和抵禦風險的續航能力。正如八年前,曆經商業地產的轉型與爬坡後的王健林所說,“人不是神,都是在摸索當中前進的。”

萬達求生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類似華夏幸福、泰禾的危急情況,總體來看屬於“平穩收縮”,以退為進。如今,重新布局文旅、地產等重資產項目,也並不像外界所言的“重走舊路”,而是輕重模式相結合,尋求企業生存發展的安全區。

新年以來,王健林再度回歸大眾視野。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王健林現身,萬達集團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8年,萬達在貴州大山中的扶貧之舉,打造出了中國鄉村文旅樣板級項目“丹寨萬達小鎮”。

2018半年度的中國特色小鎮影響力排名中,丹寨異軍突起,排名第二,僅次於有著“純旅遊血統”的烏鎮。時至今日,開業3年來,丹寨旅遊小鎮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900萬人次,帶動全縣旅遊收入120億元,丹寨縣比計劃提前兩年實現脫貧摘帽。

最近兩個月,王健林開啟了拜會各地政府官員及龍頭企業的緊密日程。他最近一次露麵的公開消息是在4月29日,萬達集團官網顯示,萬達集團、茅台集團與貴州省仁懷市政府三方共同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在仁懷市南部新區投資建設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該項目計劃2022年底建成開業。

67歲的王健林,再度歸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