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賭徒炒房團,炒掉的是普通人的夢想

來源: 新周刊 2021-05-01 04:34: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59 bytes)

繼 " 深房理 " 被爆出," 深圳炒房客大舉囤小產權房 " 的新聞也上了熱搜。比起沸沸揚揚的炒房新聞,本社畜隻想說一句大實話:

有人在炒房,大多數人隻有被房子 " 炒 ",是在油鍋裏還帶顛勺的那種。

在廣大群眾看來,炒房客的騷操作,顯然是擋了他們正經買房的道。畢竟,比起手握一疊銀行卡去掃貨的炒房團,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買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心儀的房子麵前,誰 Pick 誰還不一定,搞不好不是人挑房,而是房挑人。/《安家》

當代人買房,會希望力所能及地買到最好,我們把這群人稱為 " 夠房人 " ——所有的買房,都是一種努力。

" 夠 ",是指努力去夠得著心儀房子的門檻,這動作可謂是意味深長。既透露著買房人的焦慮和不易,也宣示著生活態度上勇往直前。年輕人想當一條不去上班的 " 鹹魚 ",但是兄弟們忽略了關鍵:想要宅家,是得首先有個家。

世間所有的美好,都需要踮起腳尖努力爭取,想盡辦法 C 位出道的 " 夠房人 ",是努力向上的生活態。

說到底,到了真正重要的時候,我們還是願意踮起腳去 " 夠 ",往上再蹦躂一下,這才是每一個 " 夠房人 " 的雄心。

房子,意味著一種生活圖景。大家真正買的,是對生活的想象。為此,我們總結了 " 夠房人 " 與房子發生的關係,這些 " 房房子 " 們的 5 種購房態,各有各的奇妙和精彩。

搖擺態:

那些年看不上的房,也慢慢買不起了

買還是不買,哈姆雷特式的拷問,能把每一個選擇困難症的人逼瘋。

每一個 " 房擺擺 ",內心都又躁又慫。

行情大漲,就被撩撥得心情蕩漾,親戚朋友勸兩句就仿佛勢不可擋。

27 歲的紀子就是這樣。去年節後複工,杭州房價有下跌過那麽一陣子,當時她身邊大部分同事都在盤算著買房。

" 此時不買就虧了 ",或者 " 錢存著會通貨膨脹、投資房產才能保值 ",紀子聽多了,覺得好像也是那麽回事。

從 4 月到 6 月,紀子都沒敢下手。她眼睜睜看著樓市漲價," 太誇張了,年初的時候看一套房,比如說才 26000 一平,兩個月過去變成 35000"。

看著房價日漸攀升,年輕人又無奈又焦急。/《三十而已》

這就是典型的 " 搖擺態 ",總是抱怨自己錯失了幾百萬,路過哪一指,都有他們 " 那些年看過的房 "," 要是當時狠得下心 " 成了口頭禪。

但真要把一大筆錢要割出去,他們又慫了。舍不得揮淚告別精致生活,更怕的是房價一跌,被套牢跑不了。

患得患失的心情,抽空一切行動力,抖音上粉了一堆房產博主,看房淪為形式主義,就是沒有掏錢的勇氣。

都是出門打工,誰的口袋都不富裕。/《家族的形式》

正當他們還在風中淩亂的時候,不經意問起周圍的人,竟發現連最不靠譜的實習生小妹都買了房。

周圍的人都已上岸,隻有我最搖擺,心態徹底崩了。

速度一百卻位移零,糾結最是要命。要終結這種折騰,最重要是把心態放平。規劃好自己想要什麽,即使是保持觀望,也至少靠譜有戲。

搞錢態:

為不穩定的未來注入一劑穩定

和 " 搖擺態 " 恰恰相反," 搞錢態 " 目標清晰,拿到 " 夠房 " 的資格就大膽出擊。

春節前的基金行情不錯,年輕人紛紛上車。根據《2020 中國基民圖鑒》,僅 2020 年上半年,互聯網新增基民就突破 2000 萬。但年後一輪暴跌,讓大家淪為 " 韭零後 "。敢情這上的,還是 " 過山車 "。

一度新增的互聯網基民有 60% 是 18-34 歲群體," 基金飯圈化 " 甚至被大家玩壞了。/《大時代》

經曆過基金被綠,在閑魚上忍痛變賣完潮鞋等 " 家產 ",大家開始尋思。有的人覺得,買房也算 " 技術性搞錢 "。理性投資,好好利用手上的那點閑錢,優化資產配置,靠房子保值跑贏通脹,甚至可能賺一筆。

買房營商並不簡單,每個最終跑贏的搞錢家,都要修煉成風險管控大師。

有人跑實地,查資料,連拍賣地價和行政發展規劃的文件,都翻出來研究。投資房子,他們衡量清楚自己手上的生活成本,摸透區位發展趨勢,開發商的實力,預判升值空間,計算清楚成本和收益 ……

開動機靈的小腦瓜,隻要我算得夠快,搞錢這事兒就少不了我。/《美麗心靈》

決策精明,眼光毒辣。投資,其實是在尋找社會發展的底層邏輯,量力而為地去抵禦不確定性。

怪不得有人說,買房子是花錢技巧的終極考核,是硬核燒腦的綜合題。

認真搞錢的夠房人,透露出一種精明。

成家態:搞房界的絕對勞模

剛需 " 夠房人 " 買的不是房,而是人生通關的權利。

他們的 " 夠 ",那是真的要比其他人更努力一點,人生大事有待執行,這可是趕著上車。

結婚生娃,組成新的家,原來的生活空間很可能塞不下。雖然首付可能還是父母給的,但是住進自己的家,仍然是成年人的自由獨立。

兩個人的回憶,還得有個家來共同承載。/《三十而已》

近年 " 贅婿梗 " 又火了一把,然而生活畢竟不是爽文。結婚成家,會遇到許多現實問題,現在甚至都發展出了 " 丈母娘談判學 "。

七分殷勤,三分機靈,房子往往是繞不開的話題。小兩口有了房子,和丈母娘談判的時候,那也能硬氣點。挺起驕傲的小胸膛,放心吧爸媽,自己成家過日子,我們能行。

確實," 無房不婚 " 是發自靈魂的質問。《2020 婚房消費調查報告》指出,開放多元的 95 後和 00 後,對此竟然保持最保守的態度。

受訪者拒絕租房結婚,有三個原因:安全感缺失,為孩子考慮,厭倦搬家。

26 歲的小月說,婚房其實是在展示雙方的經濟實力," 大家都是成年人,…… 沒有經濟基礎的愛情,到最後必定是一方或者雙方的委屈求全。"

大家都是成年人,房子是要協商管理的。/《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結婚以後還要生娃,婆媳帶娃整天吵,還不上車往哪跑。

成都的 30 歲 " 寶爸 ",得知老婆懷孕的時候就立馬看房子。8 月份,他看中了一套,套內麵積 80 平,總價 250 萬,兩室一廳。成交前耽擱了幾天,結果那套房子被別人搶走了,他很挫敗。

有一種人間真實,叫做搞不定房子,就別提生育自由。為了擁有自己的家而努力,這很可以。

擔當態:

成年人的出息,往往在換房那一刻的帥氣

盡管我們每天生活,都在被緩慢捶打,但是成年人的 " 有出息 ",往往就在換房那一刻的帥氣。

用自己打拚的錢,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讓蒼天知道換房人不認輸。和剛需人群不同,改善型呈現的是 " 擔當態 "。二胎出生,老家父母過來幫帶,他們更關注房子的舒適度,以及搶手的學區資源。

即使有些人要麵臨限購,品質升級的責任還是承擔起來。/《家族的形式》

" 孟母盤 " 的存在,實力演繹了什麽叫 " 一切為了孩子 "。

杭州文某苑是著名的 " 孟母盤 ",家長們直接住在一個小區,抱團 " 雞娃 "。

連續幾年,對口的小學有人考上當地最好的民辦初中。小區的雞娃氛圍很濃,父母自發組建 " 孟母雞血群 ",分享育兒心得,還邀請老師來輔導。13 年間,文某苑的房價翻了 10 倍。

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一定都是願意盡自己所能,提供最好條件的。/《小歡喜》

" 人間清醒 " 的我們學會獨立,我是我自己的歸宿。

北歐風,輕奢風,黑胡桃木和黃銅,品質生活要有精致感。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等 " 懶係家電 " 更是大受歡迎。其中,南京和廣州的消費數據不僅滲透率高,還保持著較快增長,堪稱最 " 懶 " 城市。

用心經營自我空間,生活方式逐漸往 " 新中產 " 的方向發展。

一鍵啟動新開關," 房房子 " 的換血大改造

為什麽中國人都熱衷於當 " 房房子 "?

" 搞錢態 " 也好," 成家態 " 也罷,這 5 種 " 夠房人 " 都是想要通過借助房子,來給自己當下的生活來個大換血。

許多人都活在一地雞毛之中,想改變卻又不知道從何入手。

而 " 房子 ",就是一個相對簡單粗暴的開關,讓我們能夠一鍵切換。

本來烏糟糟的出租房,變成了精裝修的新房子。本來要擠一個小時的地鐵,現在公司就在家旁邊。——新的環境,新的生活。

眼前有一個改變生活的機會,沒有多少人會不動心。/《家族的形式》

所以,我們才會心甘情願地成為 " 房房子 "。買房這事很有趣,它是種種 " 人間真實 "。想清楚自己投身其中的原因,同時保持理性和熱情,靠著這些,才能和一切 " 智商稅 " 絕緣,成為最終贏家——贏得房子贏得家。

不管你是哪類 " 房房子 ",萬科南方區域都能給你配製精準的房子解決方案,讓你找到適宜的產品。

趁著五一大放價,人生百態的 " 夠房人 " 們還能提前鎖定五一購房折扣,搖擺態可以通過公寓低門檻上車;搞錢態,可以關注不限購的商業投資產品、車位、辦公和商業產品;成家態,則有眾多的實用戶型剛需盤;擔當態,全家可以享受到好的交通、學校和社區;小資態,則可以在低門檻不限購的靈動空間中活得自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