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 9 億、王衛道歉,順豐為何“翻車”?

來源: 深燃 2021-04-10 01:49:5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399 bytes)

4 月 9 日,快遞行業的好學生、A 股大白馬順豐開盤跌停,承包了當日早晨的財經新聞彈窗和熱搜,成為當日熊股。原因無他—— 4 月 8 日晚間,順豐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 2021 年第一季度,淨利潤虧損 9 億元至 11 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 9.1 億元。

來源 / 深交所順豐公告

順豐官方給出了如下原因——新業務的前置投入導致成本承壓、為了緩解產能瓶頸臨時增加投入導致成本承壓、" 就地過年 " 給員工發放了高額補貼、同行春節沒放假,分散了順豐的散單業務。

不過,資本市場對這份解釋並不買賬。4 月 9 日開盤順豐股價直線跌停,如今的股價較年前的高點相比,已經縮水超 40%,順豐總市值累計蒸發超 2000 億元。

4 月 9 日,順豐董事長王衛在 2020 年股東大會上致歉,稱在管理上有疏忽,類似的問題不會出現第二次。順豐財務總監用 " 短暫的陣痛 " 形容公司一季度業績表現。

行業內人士指出,現階段加大資本開支力度,長遠來看,可以進一步提升順豐在行業內的優勢。接下來的競爭中,快遞業會進入 " 價格戰 2.0 模式 ",而順豐也將跳出 " 高端戰場 ",在低價的快遞領域和快運領域對其他對手展開競爭。預計 10 月份之後,順豐會出現利潤拐點。

順豐之所以如此著急地加大投入、爭奪市場,是因為如今的快遞行業正處於加盟式快遞整合洗牌、京東物流以及極兔速遞等公司上市之前的時間窗口期。一言以蔽之,晚了,對手就更強了

優等生交出爛考卷,順豐飄了?

順豐和它的投資者會記住這一天的。因為自 2009 年一季度有記錄以來,順豐一季度從來都沒有出現過虧損的情況。即便在艱難的 2020 年一季度,淨利潤也有 9.07 億元。

很多投資者的困惑和意外溢於言表——濃眉大眼的大白馬怎麽也 " 爆雷 " 了?

大家的驚訝不無道理。因為在 3 月 17 日披露的年報中,順豐還是那個優等生的樣子。順豐 2020 年年報顯示,2020 年實現營業收入 1540 億元,同比增長 37.3%;業務量 81.4 億票,同比增長 68.5%;歸母淨利潤 73.3 億元,同比增長 26.4%;扣非歸母淨利潤 61.3 億元,同比增長 45.7%。關鍵指標漲漲漲,順豐和投資者一片濃情蜜意。

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順豐卻突然 " 翻臉 " ——不好意思,我虧了,你隨意。把 " 該拋、該持還是該加倉 " 的難題留給了投資者。

順豐在公告中列出了虧損的 5 個理由。

理由 1:公司正處於新業務拓展關鍵期,為擴大市場份額,打造長期核心競爭力,公司繼續加大新業務的前置投入。

公告裏並未指出 " 新業務 " 是什麽,結合過往資料來看,順豐的 " 新業務 " 指的是其 " 四網融通 " 戰略。在 3 月份順豐舉辦的 2020 年度業績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在談及未來的經營舉措方向時,首次提出了 "四網融通" 的概念。" 四網 " 主要是指順豐大網(直營時效網)、豐網(瞄準下沉電商件市場、采用加盟模式)、快運網(順豐快運 + 順心捷達的大件網)和倉網

理由 2:疫情延緩了公司資本性開支投入節奏,業務量增速迅猛,導致速運多環節出現產能瓶頸。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增加臨時資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成本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安信證券指出,去年同期,快遞企業成本紅利較多。去年一季度,快遞企業享受了 44 天的免征通行費,各家節約通行費用約 1.8 億元至 2.0 億元。今年,這筆成本費用將如常體現。

理由 3:在整合的初期, 存在資源重疊投放。

這裏的整合即上述 " 四網融通 "。不過王衛稱,這部分因素是在順豐預期之內的。" 在業務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短板,比如場地、運力、人力、係統架構底盤等缺乏共享,因此我們從第四季度開始籌劃解決這些短板,在整合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重合的成本,這個是我們預計到的。"

理由 4:公司第一季度給予春節一、二線在崗人員高額補貼。

王衛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沒有預計到這一點。春節高峰期運力成本高於原來的預期。

理由 5:同行在部分區域春節不打烊的安排,分化了部分散單業務,時效件中散單業務增長低於預期;存量客戶中的經濟型業務增長較快,公司電商件毛利承壓。

王衛表示,一季度時效件沒有達到預計的增長量,再疊加經濟件的因素,造成了成本的虛高。

這些理由沒能平息激烈的質疑聲。4 月 9 日下午,針對一季度業績預虧一事,順豐投資者關係總監陳希文對外表示:一季度(虧損)不是長期的問題,隻是投入一下加大了,基本麵沒有太大問題。純粹是業務量太多,投得太快,導致(利潤)一下就下去了。二季度利潤會好起來。

簡而言之,順豐的說法是,問題不大,就是步子邁太大了。

順豐危險了嗎?

讓資本市場反應劇烈的順豐,到底怎麽了?順豐在打的算盤是,覆蓋更低的價格帶,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眾所周知,時效件(以商務客戶為主,對於時效和服務有極高要求的快件)是順豐的基本盤,也是其區別於其他快遞公司的起家之道。憑借著客單價更高的時效件,順豐穩坐高端賽道,吃到了行業金字塔尖的紅利。然而,近幾年順豐開始覺得:不行,順豐還要向下以及向外攻打,吃下更多的市場份額。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時效件是順豐的主要利潤來源,由於今年其他快遞公司春節不打烊,分流了部分需求,再疊加去年高基數的影響,預計今年一季度順豐的時效件增速在 5%-10% 之間,階段性低於公司和市場此前預期。時效件不及預期導致公司產能暫時性錯配,估算時效件毛利率同比較大幅度下滑,直接影響時效件的利潤規模。

形象一點來說,之前順豐一直是開五星級飯店的,走高端、商務路線,但是現在的順豐不僅想開五星級飯店,還想開沙縣小吃店,走平價路線。而春節期間,順豐以為同行都關門了,很多客人隻能來自家的五星級飯店吃飯,準備了一大桌子菜,嚴陣以待春節檔,準備衝一波業績,結果同行沒關門,不少客人去別人家吃飯了,部分的菜也浪費了,預期中的錢也沒掙到。

上述研報指出,隨著下半年旺季到來以及公司自身預期修正,產能利用率大概率回升到合理水平,推動公司時效業務利潤修複,因此不必過於擔心時效件利潤的暫時性波動

" 投資者集中關注順豐的時效產品,認為時效產品的規模、增長和單價是左右股價的非常重要因素。其實股東更焦慮的是順豐什麽時候能產生新的業務和產品,能夠替代時效產品對公司業績的貢獻地位。"在股東大會上,順豐首席戰略官黃贇表達了對於順豐第二增長曲線的焦慮

他認為,從戰略角度看,順豐不能局限在細分產品領域,而是應該開拓更大市場,滿足更多客戶群的需求。" 對順豐來說,不僅著眼國內市場,未來兩到三年國際市場將會變成公司更重要的業務。與嘉裏物流的合作正在穩步推進,順豐會加快在國際市場的布局,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驅動力。"

有券商研究員向深燃表示,順豐對於虧損的解釋還是相對客觀誠懇的。順豐在電商件、供應鏈、跨境市場等方麵處於跑馬圈地的階段,虧損是暫時的。圈地成功後,順豐能吃下更多的利潤。在他看來,順豐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戰略或管理問題,依然是優質的白馬股。

" 即便是要判斷順豐的基本麵,相較單季度的業績,年報、半年報才更有參考價值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同樣認為,僅憑單季度的數據不足以判斷一家公司的基本麵。順豐正在大力發展的特惠快遞以及數字化改造都需要大規模投入,暫時的虧損不需要引起恐慌。

快運業務承擔了順豐新的增長引擎的角色。上述券商研究員判斷稱,順豐今年四網融通戰略和快運提速對利潤也有所影響。而且今年上遊原材料漲價,商戶對價格更為敏感,公司投入上去了,短期內卻沒法提價甚至得補貼降價。但是等順豐的網絡融合之後,能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虧損可控,利潤回升。

誰在圍攻順豐?

雖然基本麵並沒出現特別致命的問題,但順豐不急不行。順豐業績的疲軟在 2020 年的年報中已經初露端倪。2020 年,順豐的市場份額收縮了 2% 左右,第四季度淨利增速為 16%,而相較前兩季度均超 50% 的淨利增速,出現了明顯放緩。

就像 "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一樣 ",順豐憑借遠超同行的單票收入,穩坐大哥地位,市值領跑。然而 2020 年,順豐的這一優勢走弱。2020 年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的單票收入為 17.77 元,同比下滑 18.99%;毛利率從 17.42% 降至 16.35%。

而在順豐後麵,中通、京東物流、極兔追著它跑,並一點點蠶食它的市場份額。在 3 月 18 日的財報溝通會上,順豐談到極兔時表示," 規模再大也守不住市場,這是我們戰略角度看到非常深刻的教訓。"

順豐虧損之時,極兔勢頭凶猛。

近期有消息稱,極兔剛完成一筆 18 億美元的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高瓴資本和紅杉資本跟投。投後估值達到 78 億美元,超過圓通、申通、韻達等老牌快遞公司,目前僅次於順豐(約 506 億美元)、京東物流(外界稱 400 億美元)和中通(241 億美元)。有媒體報道稱,極兔計劃在美國進行規模超過 10 億美元的 IPO。

在股東大會上,黃贇稱今年快遞行業發生了不少變化,兩個關鍵詞就是下沉市場和跨境物流。他表示,國內消費分層愈加明顯。一二線城市高端消費外,三四線城市需求也在蓬勃發展。" 再次,跨境物流很多同行賺了大錢。本來估計跨境物流隻是疫情期間的短期發展,但實際比預想更加正麵,發展相當不錯。"

而在 " 蓬勃發展 " 的下沉市場,在順豐重點布局的電商件市場,價格戰沒有停過。在電商前沿陣地,價格戰炮火最猛烈的義烏,2021 年 3 月,義烏收件的最低價格被打穿到 1 元以下。價格戰攪局者極兔利用補貼," 超萬件的大單小件可做到 1 元發貨 "。

價格戰過於 " 凶殘 ",引來監管不滿。和順豐股價跌停同一天,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義烏郵政管理局人士確認,因 " 低價傾銷 ",極兔速遞、百世快遞被整治,主要措施是停運部分分撥中心,已於當日執行。戰事的殘酷從郵政管理局激烈的措辭中可見一斑—— " 我局多次知會你公司,同時告誡你公司不得用遠低於成本價格進行傾銷,但至今你公司未按照要求進行整改。要求你公司於 4 月 9 日前整改完畢。"

在這種環境之下,順豐也不堪其擾。黃贇稱,到今年年底,至少有 3-4 家同行將成為上市公司。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凶殘的價格戰之下,2021 年第一季度,其他快遞企業的日子也未必好過。因為順豐算是第一個發布預告的。

根據安信證券近日發布的快遞行業一季報前瞻,2021 年一季度,整個快遞行業的基調都是 " 短期業績承壓 " —— " 行業價格競爭、快遞企業擴大投入、去年同期成本紅利等因素,均可能導致快遞企業麵臨業績壓力 "。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1 年 1-2 月行業平均單價同比降低 20.2%,上市快遞企業中,韻達、圓通、申通 1-2 月單票收入分別同比下降 24.2%、15.6%、19.7%。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順豐的此次業績 " 暴雷 " 炸出的是行業困境。順豐為搶占下沉市場,參與了低價 " 內卷戰爭 ",最終影響到了利潤。

快遞業的競爭還在加劇,這加大了企業業績增長的壓力。或許這次順豐 " 翻車 ",還隻是開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