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對於銀行業來說,是一次實戰性的壓力測試。因此,在近期各家銀行陸續公布財報之後,不論是淨利增速大幅放緩,還是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均在市場預期之內。
略感意外的是,疫情也改變了人們以往的消費和儲蓄習慣,以至於多家銀行的個人存款創下曆史新高。此外,中產人群的規模迅速擴大,體現在銀行的年報上,是金卡及私行的客群增速遠超普卡用戶,呈現“倒金字塔”形狀。
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在業績會上喊出“財富管理”的口號。這項被視為決定銀行未來能走多遠的業務,看起來像是當下銀行在麵臨淨息差收窄、居民財富不斷增加的內外部環境下,尋找到的最優破局之道。
然而這並非一條坦途。正如一位銀行從業者對《棱鏡》作者所言,隨著財富管理的線上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背後考驗的是銀行的資產獲取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在他看來,銀行在這一時點紛紛聚焦於這個領域,更像是一場“內卷”。
難能可貴的正增長
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六大行的營收增速和歸母淨利潤增速都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工行的營收增速由2019年的10.52%降至3.22%。在淨利潤增速方麵,除了中國銀行和郵儲銀行之外,其他四家大行都降至1點幾的水平,而2019年該項數據普遍在4點幾左右。
盡管如此,與2020年中期業績淨利潤普降一成相比,六大行全年還是實現了正增長。農行行長張青鬆在業績會上感慨:實現這麽一個盈利增長也是難能可貴的。
不可否認,疫情期間響應國家號召降低融資利率、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這些非常規政策給銀行利潤造成了實質性的影響。以工行為例,2020年該行新發放人民幣貸款利率為4.46%,比上年下降了47個BP,過去一年累計為10萬多戶客戶辦理了延本延息,涉及的境內貸款達1萬多億元。
在資產質量方麵,六大行的不良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雙升”,其中,工行的不良貸款額同比增加538億元至2940億元,交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20個BP至1.67%,上升最快。
延期還本付息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授信風險的暴露。不過,據工行、建行監測的數據來看,申請延期的企業已經越來越少。工行副行長王景武在業績會上提到,從去年三季度開始,該行延本延息貸款辦理量在逐步下降,目前已基本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
對於不良雙升的趨勢,中行擬任行長劉金認為,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是信貸,經營信貸就是經營風險,就會有不良貸款。“不良率階段性地出現一些波動,有時會低一點,好看一點,有時高一點,不那麽好看。但隻要把它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市場就不用過分地擔心。”
“金卡”客戶增速超過普通客戶
2020年資本市場的良好表現疊加疫情的因素,使得銀行的個人存款大幅增加,中產人群的規模在迅速擴大。據《棱鏡》作者粗略統計,六大行2020年新增個人存款累計超過5.4萬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六大行中有四家銀行的個人存款同比增幅超過了兩位數,增幅最快的建行達到16.99%,新增個人存款1.48萬億元;此外,工行的個人存款時點餘額突破11萬億元關口,時點增量創曆史新高。
對於個人存款快速增長的原因,建行副行長呂家進在業績會上提到,去年從貨幣政策到金融市場的環境都有利於存款的增加,體現在全社會貨幣總量增長較快,全年廣義貨幣M2增長10.1%,較上年多了1.4個百分點,也為存款業務發展帶來了更多的資金。
在客戶增長方麵,中高端客戶的增速高於基礎客戶,成為去年銀行業績的一大亮點。從數據來看,疫情顯然對於銀行普通客戶的影響更大。
以“零售之王”招行為例,2020年招行零售客戶數達到1.58億戶,較上年末增長9.72%。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戶(資產50萬元以上)達310萬戶,同比增長17.15%; 私人銀行客戶(資產1000萬元以上)近10萬戶,同比增長22.41%。
針對私行客戶增長最快、金葵花及以上客戶增長速度居中、普通客戶增長速度最慢的 “倒金字塔”模型,招行副行長汪建中在業績會上解釋稱,一方麵有疫情對獲客的影響,加之招行在貸記卡方麵有意進行了策略調整,導致普通客戶的增速相對較慢。
而金葵花及以上的客戶增速較快部分得益於兩個因素。汪建中稱,一方麵是疫情的影響,疫情之後出現消費疲軟,老百姓花的錢少了,金融資產相應增加;另一方麵,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助推了金卡以上客群的增加。
不止招行,中行也在財報中提及,其中高端客戶數量及金融資產規模增速達到近三年最好水平。中行副行長鄭國雨在業績會上介紹到,2020年該行中高端客戶增速優於基礎客戶,私人銀行客戶和金融資產的增速均超過了15%,輕資產的財富管理收入快速增長42%。
除了疫情的影響之外,近幾年隨著一線和諸多省會城市的樓市降溫,房地產這一所謂“最優質資產”的光環不再,使得大量資金重回銀行等金融體係,這也是銀行理財需求大增的原因之一。在近期的一場公開論壇上,海通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荀玉根就提到:“如果說過去20年自己與周圍親戚朋友的財富差距取決於在北京買了幾套房,那麽未來10年、20年的財富差距取決於你配置了多少權益資產。”
重兵押注財富管理
招行近期發布的一份《2020線上財富管理人群白皮書》顯示,線上財富管理人群平均可投資資產為67萬元,在區域分布上呈現向二三線城市分散的趨勢,非一線城市的人群占比在增高。
招行董事長繆建民在業績會上提到,我國有人口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階層,家庭居民財富全球第二,但是我們國家的證券化率、金融機構管理的財富占GDP的比例和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財富管理還處在爆發式發展的階段。為此,招行將大財富管理作為未來五年的業務主線。
“盡快打造出財富銀行的理念”也是興業銀行業績會上的重要話題。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提到,未來五年興業銀行的表外資產管理規模要趕上表內資產規模,到2025年興銀理財對銀行的利潤貢獻占比不低於15%,力爭達到18%。
“現在各家銀行,可以說很多銀行基本上都在關注財富體係的打造,郵儲銀行作為一家國有大行,我們在財富管理體係的搭建上特色在哪兒?”郵儲銀行副行長徐學明自問自答說道,郵儲銀行將聚焦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域地區的客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返鄉創業的小鎮青年等等都將是郵儲銀行潛在的財富客戶。在他看來,隨著縣域地區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加之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農村市場未來必然會成為一片藍海。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棱鏡》作者分析稱,財富管理實際上是一個表外業務或者中間業務的概念,在利率市場化疊加去年以來推動資產端貸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銀行目前麵臨著淨息差收窄的很大挑戰,意味著銀行需要尋找非利息收入來應對。而從國際的銀行業來看,非利息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財富管理。
此外,發展財富管理業務除了能有效的拓展銀行收入來源,它屬於表外的輕資產業務,對資本損耗比較低,其淨資本收益率比表內的業務更好,能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
曾剛提到,在資管新規下,近幾年整個財富管理行業都處在轉型的過程,在經曆了短暫的規模收縮之後,從2019年開始財富管理行業的規模重新步入了上升通道,尤其是像公募基金行業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從長期看來,我們認為財富管理還有持續上行的空間。”
事實上,銀行已經開始嚐到財富管理的甜頭。財報數據顯示,由於資本市場觸底反彈、客戶基金配置需求井噴,招行2020年實現代理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6107億元,同比增長177.88%;交行實現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76.34 億元,同比增長 35.18%,收入與增幅均創近三年新高。
產品創設能力仍待檢驗
盡管各家銀行都表露出深耕財富管理領域的決心和魄力,但前路漫漫,在財富管理線上化的趨勢下,這也考驗著每一家銀行的線上經營能力。
招行行長田惠宇坦言,從整個大財富管理的價值循環鏈的各個環節來看,相較於市場化的資產管理機構而言,銀行的資產組織和產品創設能力仍是難點和痛點。盡管招行在做布局,但是相比渠道的優勢和能力,這兩項還是弱一些;此外,基於大財富管理的資產組織、產品創設、產品配置、合作夥伴選擇、投資者教育、投後管理等風險管理能力,相對於銀行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而言,也是難點和痛點之一。
曾剛也向作者提到,銀行要做好財富管理業務,需要從兩個層麵發力。一是在客戶端,要對客戶進行更加精準的畫像和分層,據此提供不同的服務方案,和與之相匹配的各種產品;二是在產品端,在完成淨值化轉型的第一步之後,麵對長尾客戶和高端客戶不同的需求,如何進一步去完善產品體係?這是銀行理財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在他看來,銀行理財的固定收益類、現金類產品比較成熟,有它的優勢,但是當過渡到高淨值客戶所需要的一些投資類、私募權益類的產品時,銀行就不見得有優勢,因此銀行需要去提升這方麵的產品投資和創設的能力。
他的建議是,銀行需加強和其他資管機構或者財富管理行業機構的合作,產品互通有無,協同地來服務客戶的需求。
這也是目前多家銀行正在推行的策略。例如招行就引入了建信理財、交銀理財等五家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招行北京分行零售業務相關負責人對作者表示,這樣做一方麵是麵臨老產品清退向淨值化轉型的壓力,單純靠一家理財子公司來承接,對客戶而言選擇不夠豐富;另一方麵,不同的理財子公司有各自的資源稟賦優勢,可以選擇一些他們更具有比較優勢的投資品類,來作為招行線上客戶一個補充選擇。
郵儲銀行副行長張學文也介紹到,該行在做好自有產品銷售的同時,會加大與保險、基金、證券、信托等同業機構的合作,引入優質的產品,進一步來提升客戶資產升值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客戶分層方麵,長久以來按資產分層的客群經營模式也在發生悄然改變。
招行北京分行私人銀行業務相關負責人對作者表示,隨著近幾年中產階級人群的不斷增加,國人對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更加豐富,逐步呈現出許多擁有一些共同需求的細分人群。比如,不論是資產50萬還是500萬的客戶,他們都有子女教育的需求。因此,他們在對客戶進行資產分層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以客戶群體進行分類經營,未來客群經營會越來越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