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滬A牌照40萬元“禁限摩”緊箍咒下的摩托車市場調查

來源: 中國經營報車視界 2020-09-18 03:18: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205 bytes)

身在摩托車行業打拚的從業者深刻感受到了近10年來摩托車產業的變化,從“高光”時刻到產業沒落,再到“起死回生”,每一次的變化都令他們忐忑不安。

“相比10多年前,我們現在很艱難,來我們這兒看車的都是普通消費者,買得起車卻買不起牌照,一張滬A牌照炒到四五十萬元,這還讓我們怎麽賣車?”“以前摩托車隻是交通工具,也就最近10年左右,以玩樂為主的摩托車在國內慢慢受到關注,這一類型的還能賺點錢,但是競爭也很激烈。”

上述言論出自上海地區兩位不同摩托車品牌經銷商之口,一位是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錢江摩托”,000913.SZ)的經銷商趙斌(化名),一位是哈雷摩托的經銷商陳春(化名)。

《中國經營報》記者還采訪了本田、凱旋等多家國內外摩托車品牌經銷商,雖然經營狀況不盡相同,但他們一致認為,近些年“禁限摩”政策、產能過剩、同質競爭等對摩托車行業造成了很大衝擊。

“中國曾經被稱為自行車王國,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變成了摩托車大國,但是摩托車行業產生很多的問題,因此出台了一些禁限摩政策,比如限製車牌的發放等,導致銷量出現波動。不過當前政策有放鬆的趨勢,總體形勢對摩托車企業還是有利的。”在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看來,這一趨勢下,國內摩托車企業應該及時調轉車頭,生產一些更符合一二線城市年輕人需求,更具備智能化特點的產品。

一張滬A牌照40萬元“禁限摩”緊箍咒下的摩托車市場調查

圖說:在上海市某錢江摩托經銷商店,負責人表示,因禁限摩政策導致一牌難求,讓經銷商壓力巨大,無奈隻能同時銷售電瓶車。劉媛媛/攝影

被“禁限摩”扼住咽喉

中國不僅是汽車大國,曾經也是摩托車大國。不過,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後,隨著道路資源趨於飽和,摩托車被貼上了“危險”“汙染”等標簽。因此,1985年北京市率先開始實施限摩政策,此後各大城市相繼效仿。截至目前,有超過200個城市實施了“禁限摩”政策,這些城市實施時間大多集中在2000年以後。

華東區域以上海為例,在上海市《關於本市道路禁止通行、限製通行措施的通告》規定中,明確指出了懸掛外省市號牌的摩托車禁止通行的區域,上海本地牌照同樣有限製,其中還細分到懸掛“滬A”“滬B”號牌的普通二輪摩托車、輕便二輪摩托車禁止通行的道路,以及懸掛“滬C”號牌的普通二輪摩托車、懸掛“滬C”“滬D”“滬E”號牌的輕便二輪摩托車禁止通行的道路。

上海市某摩托車賽車俱樂部教練於飛(化名)告訴記者:“以前上海摩托車排量大於250cc是無法上上海牌照的,後來改成了限行和限牌。限牌意思是不再發放新的摩托車牌照,如果想要上牌,隻能通過私下轉讓買賣,這就導致市場牌照存量越來越少,價格越炒越高。”

“上海的摩托車牌照是很貴的,其他地區可能就是正常的一個上牌費,但上海已經停止發放新牌照很多年了,現有牌照在市場上流通的價格非常高,滬A的話甚至被炒到了40萬元,都可以買輛入門豪車了,滬C也將近7萬元。”陳春感歎道,雖然很多在上海的消費者喜歡摩托車,卻因為牌照費用過高而放棄購買。

王鵬指出,上海的這一情況不是特例,在北京,摩托車牌照也已經多年沒有更新,一個京A的車牌已經炒到了十幾萬元。

正是受到這種“禁限摩”政策的影響,國內摩托車市場自2008年登頂後,總量逐漸萎縮。以數據佐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摩托車分會統計顯示,2008年,我國摩托車行業銷量達到2750.20萬輛,創下新的紀錄,但到2018年銷量已下降至1557.05萬輛。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趙斌多次將“壓力太大”掛在嘴邊。“因為禁限摩政策10多年一成不變,在牌照發放上卡得死死的,讓我們摩托車經銷商壓力非常大,有實力能買到車牌的都選擇了大排量運動型摩托車,普通消費者隻想買輛便宜點的用來代步卻很難。所以我們店裏現在都在賣電瓶車了,賣起來快且手續簡單。”

中大排量成“強心劑”

雖然在政策的限製下,摩托車市場這些年遭受了重創,但行業也並非一味悲觀。中汽協數據顯示,受排放切換、國四等因素影響,2019年摩托車銷量回升至1713萬輛。

前瞻產業研究院則通過數據分析指出,全行業摩托車產銷量明顯增長,其中250cc及以上大排量摩托車增長較快,市場份額提升,電動摩托車也呈高速增長之勢。

在記者的走訪過程中,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一家本田摩托車銷售經理魏東(化名)透露,整個行業內不管是國外品牌還是國內品牌,大排量摩托車的銷量都處於上升階段,這類車的客戶主要是有一定經濟基礎愛玩車的群體。“雖然本田摩托車中最便宜的大排量車型也要6萬多元,但我們店去年銷售量是835輛,全國本田的銷量是將近破萬,我們今年的目標是達到15000輛。從上半年完成情況來看還是不錯的,因為主要是以娛樂性質為主,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

具體到相關企業,記者梳理發現,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風動力”,603129.SH)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82億元,同比增長8.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4億元,同比增長67.51%。

由於主打休閑娛樂的中、大排量車型,春風動力未受到國內部分城市“限摩禁摩”的影響,業績連續多年保持增長。雖然該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達六成,但公司方麵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在海外蔓延,短期內銷售訂單會麵臨縮減或延遲的情況,從長期看影響不會太大。

錢江摩托上半年則實現營業收入15.14億元,同比下滑19.9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41.14%。雖然銷售總量受疫情影響出現了下滑,但其大排量摩托銷售同比增長了5.73%。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按照發達國家摩托車市場估算,2030年,中大排量摩托車銷量將達到112萬輛,為目前的9倍,市場潛力巨大。

一張滬A牌照40萬元“禁限摩”緊箍咒下的摩托車市場調查

圖說:上海市長寧區的一家本田摩托車銷售經理透露,目前行業內以娛樂性質為主的大排量摩托車銷量處於上升階段,雖然本田摩托車最便宜的大排量車型也要6萬多元,但銷量仍然逐步提升。劉媛媛/攝影

產業轉型迫在眉睫

今年,爭議了35年的“禁限摩”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原因是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在全國兩會上建言試點開放“禁限摩”,隨後西安、武漢、鄭州等地“禁摩令”於7月份相繼到期,引發網友關於是否就此取消的遐想。

不過,在王鵬看來,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受困於交通的發展,可能還會繼續“禁限摩”,其他地區有放開的趨勢。“就像樓市一樣,在總量控製情況下,要精準施策,而不是全國一刀切,我覺得未來一城一策是一個發展趨勢,對摩托車企業來說可能是有利的。”

趨勢向好不代表就能高枕無憂,據中汽協摩托車分會統計分析,目前國內250cc排量以上的中大型摩托車銷量剛剛超過10萬輛,對標全球水平,滲透率仍然很低。未來智庫預測,國內中大排量摩托車銷量有望達到100萬輛左右,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但中大排量摩托車在核心部件方麵具備一定技術門檻,目前國內中大排量摩托車以進口為主。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摩托車行業競爭格局短期趨於分散,隨著市場逐步成熟,市場份額最終將向品牌力突出、動力總成技術領先、整車設計能力強的頭部自主、合資品牌集中。這一趨勢下,王鵬建議,國內摩托車企業應及時調轉車頭,生產一些更符合一二線城市年輕人需求,更具備智能化特點的產品。

事實上,在中國摩托車市場麵臨轉型升級的當下,不少摩托車企業也開始注重推進產品升級,電動摩托車亦成為行業增長的主引擎。

以春風動力為例,去年12月,春風動力方麵曾公開表示,擬投資建設年產5萬台電動車建設項目,預計建設投資為1.31億元。今年將打造全新的獨立電動兩輪車品牌,並在上半年發布概念車,首款車型有望於下半年交付。春風動力方麵向記者透露,如今疫情影響下,原本的計劃可能會受到影響,略有後延,但電動車仍是公司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

不久前,宗申動力(001696.SZ)方麵也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已經布局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產品,並已實現小批量生產。

錢江摩托方麵,去年與杭州雷霆電動車有限公司合作投資設立了錢江雷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並推出了魔靈電動。去年,錢江摩托還與哈雷戴維森敲定合作,據陳春透露,雙方合作的新車內部已經看到樣車,有望於9月份正式公開。

“摩托車還是比較小眾的,政策上也不是很支持,所以很多國產品牌能做到現在的程度已經很不錯了。要想促進整個市場的發展,還是希望有一個合理的政策,讓摩托車市場更規範化,更具有活力。”魏東說道。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