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背後的生意:有人月賺千萬

來源: 燃財經 2020-07-02 20:44:3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204 bytes)

每個硬幣都有兩麵。疫情讓不少商業業態停擺,但也挽救了一批困局中的企業。核酸檢測,就是一門完全由疫情帶火的生意。

自從北京實行核酸檢測“應檢盡檢”以來,新的段子已經產生。網友調侃:以前北京人見麵打招呼說“吃了嗎,您內”,最近改成了“核酸了麽,您內”。

事實上,疫情以來,武漢有超過1000萬人做過核酸檢測,北京的檢測也遠超700萬人次。這背後,從上遊的檢測設備、試劑生產商,到下遊的檢測服務商都迎來了業績爆發。

正因如此,數十家核酸檢測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中小機構日檢測量都能過萬,月營收幾千萬,月利潤也達千萬量級,甚至連核酸檢測創新技術研發中的初創企業都迎來了資本熱捧。

種種跡象表明,核酸檢測這場“東風”,拯救了一批受疫情影響的公司,助推了不少領先企業,還給萌芽中的企業提供了更好的土壤。

不過,核酸檢測技術壁壘並不高,資質門檻是其第一大關鍵。況且,目前的情形隻是非常態下短期需求刺激的市場爆發。所以,核酸檢測隻能算是一門短期的賺錢生意,卻不是一門長期的好生意。

那些核酸檢測風口下的公司

核酸檢測目前是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主要標準。現階段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熒光定量PCR,簡單來說,病毒感染後會寄宿於口腔粘膜上皮,通過采集咽拭子,用含有新冠病毒特有基因信息的探針去咽拭子標本裏尋找相應的序列,能夠找到,代表檢測陽性,沒有找到,檢測為陰性。

疫情以來,核酸檢測的規模有多大?我們先來看數據。

公開報道顯示,僅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近990萬人,政府通過集中采購降低成本,總支出大約9億元。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提到,這個數加上之前已做過檢測的人員,武漢累計有1090.9萬人做過核酸檢測。除去6歲以下兒童,武漢市核酸檢測做到了全覆蓋。

而北京疫情再次出現以來,截至2020年6月22日,北京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已達128所,每日最大單檢能力達到40萬人/份以上。官方公布,截至6月28日12時,北京全市累計完成采樣829.9萬人,已完成檢測768.7萬人。

這背後,提供主要支撐的是核酸檢測上下遊企業。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目前共批準了42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背後生產商涉及華大基因、達安基因、複星醫藥、萬孚生物、萬泰生物、明德生物、麗珠集團、碩世生物、邁克生物、安圖生物、熱景生物、東方生物12家A股上市公司。

受疫情反彈的影響,上述12隻股票在近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股價不斷創新高。

來源 / 視覺中國

以華大基因為例,疫情幾乎是激活了這家公司。

財報顯示,華大基因2019年營收28億,淨利潤2.79億元。

疫情初期,1月14日,華大基因成功研製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26日成為通過應急審批、獲準首批上市的抗擊疫情檢測產品,投入生產。2月下旬以來,海外疫情蔓延。華大基因分別在美國、瑞典等國家布局火眼實驗室,出口設備、試劑及服務,並於4月底承接沙特部分檢測任務,合同總金額不超過2.65億美元。

華大基因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市場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需求大增,公司收入7.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78%,淨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38.19%。

據開源證券測算,華大基因2020年新冠檢測試劑,單盒淨利潤為15-50元不等,銷量6000-11000萬盒,預計今年利潤區間為9億-55億元。

同時,2020年第一季度,其他生產核酸檢測試劑的企業財報也顯示利潤同比增長五到六倍之多。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中小企業也分得了一杯羹。雲呼科技是一個醫療產業互聯網平台,公司COO李富強告訴燃財經,疫情前期公司主要調配口罩、藥品、醫療器械等防疫物資,5月份拿到核酸檢測資質後開始加入檢測服務。

“從5月份開始,不少航空工作人員、地方醫療機構從業者、事業單位人員等都被要求做核酸檢測,另外病人去醫院做手術之前也需要做。近期的大規模需求集中在北京和河北。從5月份到現在,我們全員都是高負荷工作狀態。”李富強說。

雲呼科技在全國各地都有實驗室或合作點,每天約檢測1萬份,北京單次檢測收費200元。

核酸檢測帶動的利好甚至已經傳導到了產品還未上市的核酸檢測研發企業。幣冠生物是一家研發全自動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的科技型公司,創始人方彬彬告訴燃財經,公司的產品能夠實現多指標、多種病原體的檢測,可以全自動一次檢測多種病毒。

“產品還未上市,近幾個月來,主動找上來接觸我們的投資機構就有五六十家,”方彬彬表示。

上市公司股價大漲,中小企業收入頗豐,初創公司迎來資本追逐,背後都是核酸檢測的功勞。

利潤月超千萬,暴利核酸檢測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供不應求的核酸檢測,到底有多賺錢。

據李富強介紹,試劑盒的成本這幾個月一直在變動,2月份物資比較緊缺,每個試劑盒在80元-100元之間,基本要靠搶,“當時我們每天就在工廠門口等著,生產出來一批拉走一批,現在基本上降到了30元-50元。”

第三方醫學診斷服務成本主要包括試劑成本、實驗室直接人工、配送費用及其他費用。以雲呼科技為例,“人力成本要占到30%-40%,我們現在有近3000名全職和兼職員工,兼職員工日薪大約300元-400元,采樣需要穿的防護服是一套50元,再加上運輸成本、實驗室固定成本,算下來企業的利潤率在20%-30%之間。”

他表示,像北京這樣200元一份的檢測,利潤在40元-50元。

雲呼科技每天的檢測量約1萬份,據此推算,公司單日營收約200萬元,利潤約50萬元,每月營收就有6000萬元,利潤約1500萬元。

來源 / 視覺中國

某商業醫學檢驗所在6月20日剛被納入第二批核酸檢測機構,其商務負責人大鵬告訴燃財經,近10天以來,他所在的實驗室日檢測約1萬份。他們主要接的是政府單,每份檢測收費70元,其中耗材器械的成本大約20元,扣除人力和固定成本,每份檢測利潤約10元。

折算下來,主要接政府單的企業日營收約70萬元,利潤約10萬元。

相對來說,核酸檢測算是一門暴利的生意。

利益之下,甚至有人鋌而走險倒賣核酸檢測名額。

近日就有警方通報,有9人賣核酸檢測名額被查辦,4人已被刑拘。通報稱,一微博用戶發布帖文,“賣北京核酸檢測名額,24小時和48小時出結果,價格是1780元”。他們通過成立微信“核酸檢測群”,網絡發布消息、招攬客戶,聲稱可以加急辦理、速取結果,層層加價後介紹群眾到相關機構進行核酸檢測,團夥成員從中分別獲利50至2000元。目前,警方已查獲涉案人員。

核酸檢測是一門可持續的生意嗎?

這樣的生意可持續嗎?

李富強表示,此次疫情帶來的核酸檢測集中需求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大的利好,預計會持續到今年底。“但這是一個臨時性突發項目,過了這個階段就不會有這樣的市場了。未來如果西方群體免疫,疫苗出來了,核酸檢測可能會成為一個常規項目,就像做流感檢測,價格也很低,不會像現在引發全民關注。”

由於項目的臨時性,做核酸檢測嚴重依賴設備和人力,每個公司的產能有限,如果設備和人員增加過多,後續裁撤也比較複雜。所以雲呼科技選擇招聘兼職員工,“基本上沒有人把它作為一個長期的生意。再往後,可能大家都能做了,產能也跟上了,自然而然價格就下去了,行業又會回到一個常規的利潤。 ”

拋掉短期需求,核酸檢測本身的技術難度有多大,能支撐它成為一門長期的生意嗎?

李富強指出,核酸檢測的門檻在病毒發展初期,如華大基因第一時間拿到毒株,自己做引物、標記,整個做檢測把病毒基因查一遍,一般小公司很難做到。但隻要有公司做出來,其他人就可以拿現成的來用。

來源 / Pexels

“核酸檢測本身沒有技術含量,核酸檢測需要的試劑盒、耗材等也沒壁壘。所謂的技術含量是對人的要求和對標準場地的要求比較高,建實驗室有難度。從上遊生產試劑設備和試劑盒到下遊做檢測,最主要的門檻是資質審核。對我們專業人員來說,不會把核酸檢測作為自己公司的核心項目。”李富強說到。

雖然是個短期生意,但核酸檢測還是給背後的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價值。長達半年的疫情,不間斷的核酸檢測,為初創企業教育了市場,為主營業務受困的企業帶來的是喘息的機會,為不少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營收。

對李富強來說,這次的應急檢測,首先能夠鍛煉團隊,同時提高公司的口碑,也獲得了政府的支持,還創造了不錯的現金流。

大鵬所在的企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疫情期間常規檢測客戶變少,前三四個月我們的現金流也遭遇了很大挑戰,這次新冠檢測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喘息的機會,幫我們度過了現金流難關。”

方彬彬則指出,新冠將會成為幾年內的新常態,這一次大規模的集中需求對初創公司非常利好,首先它已經把核酸檢測的概念升級到普通民眾,已經形成一個硬性的概念,另外對臨床醫生的教育非常深刻,為初創公司做好了市場教育。

目前來看,北京這一輪按要求核酸檢測“應檢盡檢”結束後,就剩下“願檢盡檢”的部分用戶出於個人需要做檢測,下一步,檢測量大幅度下降是必然。在行業上下遊已經相對成熟的情況下,除了重大創新突破,核酸檢測並不是一門值得就此繼續深挖的好生意。

短期利好結束後,裁撤設備和人員,企業回歸主業,一定程度上,附加核酸檢測業務或許將會成為常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