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9日刊登了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題為《全球供應鏈中斷可能導致上世紀70年代滯漲重現》的文章。作者認為,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中斷可能將令世界麵臨通脹風險。文章摘編如下:
上世紀70年代初,我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同事們分析了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也就是供給型通脹。之前全球經濟增長引發大宗商品價格飆升,1973年阿以“贖罪日戰爭”後油價上漲3倍,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勢頭。在勞動力市場已然吃緊、生產率走弱、美國監管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很快就出現了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兩位數通脹和緩慢經濟增長現象同時存在的10年滯脹。金融市場表現糟糕透頂。
當然,這種情況永遠不會再發生了,對吧?央行官員們堅稱,通脹預期已得到控製。如今的情況跟上世紀70年代初的恐怖情形也是相反的。油價出現暴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暴跌,飆升的失業率扼殺了任何工資上漲的機會。與此同時,需求仍處於壓力之下,因為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使得消費者無法外出購物、就餐、旅行或進行其他休閑活動。
但如今有一個難題。消費者縮減開支的現象將持續下去,直至新冠病毒疫苗問世。如果像科學家們認為的那樣,疫苗問世還需要12個月到18個月的時間,那麽被壓抑的需求將累積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假如政府在此期間繼續提供支持,讓勞動者能夠獲得收入,那麽這些被壓抑需求的釋放可能將引發一輪市場意料不到的通脹飆升。
全球供應鏈中斷也為這一結果埋下了種子。上世紀70年代初,雖然有來自跨境交易的大宗商品的周期性壓力,但通脹主要是地區性的,受國內勞動力市場、國家監管機製以及不太依賴跨境貿易的、相對封閉的經濟體推動。全球供應鏈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全球供應鏈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準時化生產體係。由於運輸成本大幅下降、新技術以及供應物流方麵的突破,全球供應鏈得以飛速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1993年至2013年間貿易增長的近3/4得益於供應鏈的增長。貿易在這20年間增長了4倍,供應鏈幫助推動了全球經濟擴張。
同樣重要的是,全球供應鏈還是通脹減速的一個重要來源。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國際清算銀行估計,如果不是供應鏈提高了全球生產效率,全球通脹率將高出約1個百分點。
這就是後疫情時代世界麵臨的通脹風險所在。作為總體上對全球化日益強烈的抵製的一部分,各國正威脅要讓它們的海外企業回遷國內。
這種企業回流完全違背我們從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那裏學到的有關比較優勢的理論。企業回流可能大幅提高供應的安全性,但也意味著啟用成本更高的國內生產商。
此外,將供應鏈作為反華武器,很可能讓全球生產體係布滿瓶頸。經濟衰退加深之際,通脹不會回潮。但隨著經濟複蘇穩固下來,一個碎片化、成本更高的供應鏈新世界可能帶來一個不同的結果。
飆升的赤字和債務可能加劇這一問題。目前,沒人擔心它們,因為大家相信,利率將永遠保持在零水平。但隨著斷裂的供應鏈推高通脹,這一假設將受到考驗。
對於負債累累的美國經濟而言,由通脹驅動的加息將減緩經濟增長。到2025年,公共債務將上升至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20%左右,高於2019年的79%,也遠高於二戰後106%的紀錄。
曆史表明,通脹可能是唯一出路。二戰後,美國利用通貨再膨脹擺脫了公共債務。
在利率低得不能再低、無限量的量化寬鬆以及大量債務積壓的情況下,通脹可能是美國及其他負債累累的西方經濟體的唯一出路。即便如此,股票和債券市場很可能還是會以震蕩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