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鬆鼠利潤腰斬”:對員工太好(圖)

來源: 論壇管理 2019-12-19 20:32: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551 bytes)

“三隻鬆鼠利潤腰斬”:對員工太好,是最失誤的決定
上月末,三隻鬆鼠業績預告顯示,第三季度僅預計盈利2471.80萬元 - 3053.40萬元,利潤同期下降超50%,幾乎腰斬。

這無疑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討論。

三隻鬆鼠從2012年誕生以來,一直不設置銷售考核指標,推崇人性化管理。

創始人章燎原的工牌上更是首席洗腦師。

“三隻鬆鼠利潤腰斬”:對員工太好,是最失誤的決定

這種管理風格和企業文化使得三隻鬆鼠短短幾年年銷售額突破40億並成功上市。

然而相較於營銷與文化的成功,三隻鬆鼠產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產品競爭力逐步降低。

隨著這次業績預告的出現,曾作為企業文化成功案例典範的三隻鬆鼠,如今卻反受其累。

三隻鬆鼠,在零食堅果界還是比較有名的。

很多商圈街頭,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它如日中天的時候,不設置銷售考核指標,推崇人性化管理,被視為一種高級別、成功的企業文化。

可當它業績下滑的時候,大家卻又把它當做反麵教材來學習。

大有“看,就知道它走不長遠”的架勢。

先不說三隻鬆鼠的企業文化究竟好不好,單就大家這種“牆頭草”的風格,就不怎麽招人喜歡。

見人家好,生意做得如日中天,就捧。

見別人跌下了神壇,又迅速開啟了“馬後炮”模式。

甚至可以說,成功了,不管出於什麽理由,大家都喜歡發表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失敗了,大家依舊要來發表一番自己的“先見之明”。

我們的很多管理者,都有這種“毛病”。

僅僅是為了做某件事而做,卻不去想究竟為什麽要做。

換句話說,大家其實不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企業文化究竟是什麽。

隻是覺得它好像無所不能,所以“成也企業文化,敗也企業文化”。

可是,三隻鬆鼠業績的下滑,還真不能賴到企業文化的頭上。

至少,業績下滑的三隻鬆鼠,並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樣,全然因為企業文化不好導致的。

“三隻鬆鼠利潤腰斬”:對員工太好,是最失誤的決定

狹隘的文化觀



三隻鬆鼠不設置銷售考核指標有錯嗎?推崇人性化管理有錯嗎?

可以說,都沒錯。

一個體係的好與壞,並不單單是看它用的哪種手段,而要看這種手段究竟適不適合它的發展。

三隻鬆鼠既然把這些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想必是認為這些有助於它企業的發展。但為什麽現在銷售業績卻下滑了呢?

問題或許在於,他們對企業文化的理解,狹隘了。

企業管理者所采取的理念,是屬於高度放權式的管理。

隻要企業關懷員工,員工自然就會為公司“賣命工作”,就能帶來高效益。

顯然,這一做法沒有得到正向的回應。

也就是說,它不設置考核指標,隻通過給員工“洗腦”來提升企業效益這條路,走不通。

走不通的原因在於,它所理解的企業文化,太過狹隘。

最高級的管理不是一味追求人性化管理,而是機製硬,文化軟。

企業文化,在我們看來,應該隻包含員工、領導、股東與整個組織,脫離了組織,就不存在文化一說。

這個說法沒錯,如果是在工業時代。

可現在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切的邊界都在打破,企業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產業鏈上的節點。

這就要求,企業不僅要著眼於企業內部,還要放眼企業外部,至少對產業上下遊要有所關注。

對三隻鬆鼠而言,下遊是什麽?是顧客。喜歡吃零食的存量客戶和潛在客戶。

三隻鬆鼠業績之所以下滑,也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時有發生,產品競爭力逐步降低,導致顧客沒有好的產品體驗,降低了購買率,最終失去了客戶群體。

換言之,三隻鬆鼠的挫敗,不在於是否設置了銷售指標,而在於它沒有把客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體係裏去。

在它的文化理念裏,員工不背銷售額的硬指標能激發員工的自主性。

但是,這麽做卻沒有讓員工深刻認識到,不設置銷售指標,不代表產品質量也不高。

這才是它文化體係裏缺失的部分,也是應該予以重點考察與反思的部分。

隻要它能夠將“零食的高質量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這一信息準確的傳達給員工,那麽,銷售額依舊會起來。

因為大家認同了這種企業文化氛圍,也意識到了想要讓這種輕鬆氛圍繼續下去的前提,就是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而“大”與“強”前提,就是零食要好,討顧客喜歡。

“三隻鬆鼠利潤腰斬”:對員工太好,是最失誤的決定

客戶價值很重要



三隻鬆鼠的人性化管理,是很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的。

在90後、95後主導職場新勢力的移動互聯化時代,刻板僵化的科層製管理製度與文化,已經與他們顯得格格不入。

人性化管理,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具備的。

它在團結員工、增強員工凝聚力、提高員工滿意度和穩定性方麵,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隻是,企業畢竟是一個經濟體,存在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不是討好員工。

所以,它就不應該隻盯著自己的員工看。

讓員工滿意的同時,還要懂得如何讓顧客滿意。

企業必須要明白,企業存在的價值,或者說企業的出路在哪。

企業讓員工滿意,是為了創造更大的效益。

而隻有滿足了顧客,才能有足夠的收益來滿足員工。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缺一不可。

所以,對於三隻鬆鼠來說,滿足食客,把零食品質做好,才能把它的客戶價值給體現出來。

企業上上下下,懂得客戶價值的重要性,凡事都把客戶價值放在第一位,以此為行動準繩,就是企業的一種價值文化的體現。

而三隻鬆鼠,恰恰缺少的就是這個。

所以說,它的文化不能說不好,隻是不夠完善。

更多的企業,在文化上做得比三隻鬆鼠還要差勁。因為它們不僅沒注意客戶價值的體現,就連員工價值都沒體現。

它們寄希望於通過內部的嚴格管控來提升外部的效益。這一想法,已經非常陳舊。

企業隻有滿足客戶需求,才能帶來價值增量。

而內部管控,無非是讓價值增量更加穩定、可靠的一種手段。

“三隻鬆鼠利潤腰斬”:對員工太好,是最失誤的決定

 

 

 

 

領導行為引導文化



所以,如何帶動員工,讓他們也知道產品質量和客戶價值的重要性,把這一文化元素體現出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也非常簡單。也就是領導榜樣。

當員工已經很認可企業人性化管理的時候,內心就已經認同了企業。

此時要做的,無非就是引導。

而有效的引導,就是讓他們關注到,企業領導關注的是什麽。

當領導為了高品質產品而提出各種應對策略,並加以實施的時候,這種行動就已經在向員工昭示企業文化的流向。

員工從領導身上感受到了目標與方向,自然也會緊跟其後。

注意了,這裏說的是:

在已經認可企業現有文化的情況下,領導的行動指向才具備文化“擴大”的力量。

如果領導自己都覺得質量,或者客戶價值不重要,員工接收到的,自然也是這樣一種理念。

即是說,企業價值文化應該是一脈相承的。

領導對價值重視,員工才會認可這個價值,並會為創造這個價值而努力。

所以說,很多時候企業的失敗,不是現有的文化不好,而是現有的文化不全。

因為文化的不全麵、不完善,導致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偏科”了,於是路就越走越偏。

試想,一個人的兩隻腳長短不一,又如何走出一條直線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