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朗普關稅將“在短期和長期內”拖累全球經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關稅政策預計將在 2025 年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IMF 在報告中指出:“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全球經濟前景仍不容樂觀。”

  報告預測,2025 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 2024 年的 3.3% 放緩至 3.2%,2026 年將進一步下滑至 3.1%。

  這一增長預期與 IMF7 月的估算基本持平,反映出全球經濟正逐步適應貿易緊張局勢。但即便如此,當前預期增長率仍遠低於疫情前 3.7% 的平均水平。

  IMF 還預測,關稅的負麵影響可能大部分尚未顯現。盡管截至目前,關稅對供應鏈重組和通脹的影響相對溫和,但 IMF 表示,這可能是因為更高價格和成本的傳導存在延遲。

  IMF 對部分商品的分析顯示,截至目前,本應傳導至消費者價格的成本,實際傳導比例極低。例如,家用電器價格已體現出關稅成本,但食品、服裝等多個品類的價格尚未受到關稅影響。

  此外,隨著關稅政策實施,美元已出現貶值,企業可能難以消化更高的關稅成本。

  報告稱,受政策不確定性、貿易壁壘提高,以及移民減少導致勞動力規模和就業率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2025 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幅度將大於一年前的預期。

  預計 2025 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降至 2%,低於 2024 年 10 月預測的 2.2%。

  與此同時,美國通脹率預計將基本保持穩定,但仍維持在 2.7% 的高位 —— 這與 2024 年 10 月預測的 “顯著下降” 形成反差。

  IMF 指出,2025 年下半年,美國通脹率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因為關稅影響將不再被供應鏈內部吸收,而是轉嫁給消費者。預計到 2027 年,美國通脹率才可能回落至美聯儲設定的 2% 目標水平。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的平均利率可能會高於歐洲及其他地區。

  不過,IMF 預計,鑒於美國就業增長放緩,美聯儲將按政策製定者的預期,在今年再降息兩次。歐元區政策利率預計將維持在 2% 的穩定水平,而日本則可能迎來加息。

  IMF 在報告中表示:“美國核心通脹率已上升,失業率小幅攀升。其他多個國家的通脹率穩定在央行目標之上,通脹預期仍不穩定。隨著不確定性和關稅開始對經濟活動產生影響,貨幣政策製定者麵臨的權衡取舍將更加複雜。”

  美國經濟 “增速大幅放緩 + 通脹居高不下” 的組合,與中國 “增速放緩幅度較小 + 通脹溫和” 的態勢形成鮮明對比。

  IMF 預計,更高的關稅和持續的不確定性將抑製歐元區經濟增長。2025 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預計將小幅回升至 1.2%,2026 年為 1.1%—— 這一數字較 2024 年 10 月(貿易政策調整前)的預測下降了 0.4 個百分點。

  IMF 表示,導致全球多數地區長期增長前景黯淡的長期問題,是人口老齡化、移民流入減少以及生產率低迷三者的疊加。

  事實上,IMF 預測 2027-2030 年全球產出年均增長率將為 3.2%,低於疫情前 3.7% 的曆史平均水平。

  根據 IMF 數據,發達經濟體人口中移民占比約為 15%。截至 2022 年,全球國際移民總數約為 2.85 億,其中 1.68 億人參與勞動力市場。

  在參與勞動力市場的國際移民中,約四分之一位於北美(主要是美國),另有四分之一位於西歐。

  2025 年上半年,國際淨移民流入量大幅下降。IMF 稱,若當前趨勢持續,2025 年全球移民數量可能較 2024 年減少 100 萬至 160 萬,較 2023 年減少 250 萬。

  IMF 援引相關研究指出,美國新的移民政策可能導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年下降 0.3% 至 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