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931人瀏覽 | 2025-10-14 08:08 |
繼和甲骨文、英偉達和AMD強強聯手後,OpenAI對AI數據中心擴建的野心還在急速飆升。這家ChatGPT製造商周一宣布和博通就AI定製化芯片(ASIC)合作達成協議,將在未來4年大幅部署自研芯片和係統。與此同時,OpenAI將和芯片軟件架構公司Arm合作製造定製化CPU,以此適配自研AI芯片。

這讓市場從此前的關稅不確定中再次轉向AI狂歡。消息發布後,博通隔夜股價大漲近10%,Arm漲超11%,並隨著定製化CPU消息發布後盤後再漲8%。這也是OpenAI上周帶飛AMD後的又一重磅合作,不愧是芯片業的財神爺。
與直接采用英偉達、AMD的通用AI算力芯片成品不同,OpenAI將主導芯片設計,博通負責開發,並從明年下半年批量部署這些芯片,這樣的定製化AI芯片更貼合公司自身需求,可以將開發大模型積累的經驗整合進硬件中。新係統將完全采用博通的以太網及其他網絡設備,從而對英偉達InfiniBand網絡解決方案形成競爭。兩家公司計劃未來4年推出總功率高達10吉瓦的定製芯片及計算係統,耗電量相當於超過800萬戶美國家庭。
與此同時,OpenAI還與軟銀旗下的Arm合作設計CPU,搭配由博通製造的AI芯片。Arm的CPU將負責更通用的計算任務,而OpenAI-博通的自研AI芯片專注於推理工作,進一步提效。
當然,這些芯片代工最終還是交給台積電,目前雙方正在測試早期樣品。OpenAI CEO奧爾特曼也在敦促台積電擴大產能,以滿足公司日益增長的AI工廠網絡需求。
多數分析師認為,這項合作雖是科技公司自研AI芯片的最新嚐試,但短期內難撼動英偉達主導地位。穀歌、亞馬遜早已和博通合作研發自研芯片以滿足激增的AI需求,並減少英偉達GPU的依賴,但性能上仍難以匹敵。
而與這些科技巨頭不同,OpenAI是無論對英偉達、AMD還是自研芯片都照單全收,這樣的野心和財力讓全球震驚,一定程度滋生了對AI泡沫的質疑。上個月,英偉達與OpenAI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OpenAI將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偉達係統,包含數百萬顆GPU,而英偉達將在這些算力逐步上線時,向OpenAI投資總額高達1000億美元。上周,OpenAI 承諾未來數年內,分階段、跨多代硬件產品,部署總計高達 6 吉瓦AMD的算力芯片。作為回報,AMD 向 OpenAI 發行了一份最多可認購 1.6 億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近似於送10%股份。
結合與博通的合作,這意味著OpenAI已鎖定了26吉瓦的數據中心,價值更是高達萬億美元。 相比之下,公司今年營收有望達到120億美元,同比增長224%,周活躍用戶突破7億人。
OpenAI設定的2026年搭建數據中心時間表相當激進,但eMarketer分析師Gadjo Sevilla指出,該公司也最有能力籌集所需資金,因為投資者對其信心仍處於高位,“為如此龐大的芯片項目融資,可能需要通過多輪融資、預售訂單、戰略投資、微軟/軟銀的支持,以及未來營收與信貸渠道的杠杆組合來實現。”
不管如何,在當前以AI為尊的市場上,OpenAI和芯片巨頭的合作持續推動狂熱化,雖然也有詬病這樣的“顧客給客戶投資,讓客戶買自家產品拉股價”引發泡沫質疑,但現在來看,AI還是在高速增長期,投資者想不買單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