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相信去火星能夠成功" -- 這取決於如何定義“成功”。商業上成功可以說是0。但是順帶開發的技術可以創造價值。

SPACEX的最大價值是低成本的火箭發射。STARLINK的民用商業化。另外一個重要的方向是軍事,建立全球監視、防禦,打擊係統。從低軌道衛星上拋下炸彈(上帝之鞭)可以精準打擊全球任何一個目標,效果如戰術核彈卻又沒有核汙染。可提前部署而無需B2長途奔襲。降維打擊的威脅力高於核武。所以目前兩黨都有把SPACEX收歸國有的傾向。
按照馬斯克的性格,他好像內心糾結SPACEX技術會走到軍事上。這是世界上大公司的最先進技術都難逃的命運。愛因斯坦和奧本海默並不能決定核技術的走向。如果美國不用,中國的類似技術(朱雀係列火箭)很快就開始部署了。
TSLA的機器人技術也是一個道理。機器人能當工人,就一定能做戰士。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