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周一由雙方貿易技術官僚的談判,我對結果不樂觀

就貿易談貿易,已經談不出什麽結果了。事實上,貿易問題固然重要,但就中美戰略博弈的大視角來看,貿易已經是次要問題。

美國唯一能卡住中國脖子的,隻有高端芯片了;中國唯一能卡住美國脖子的,就是稀土了。這樣的籌碼,是雙方國家戰略級別層麵上的,是大國競爭的大器了,絕不是幾個貿易代表可以談判交換的。唯一可能的暫時妥協,為了維持日內瓦談判達成的 truce, 雙方允許芯片和稀土的限量憑票供應,這樣雙方都能喘息一下,但供應量小到雙方都很難受,且都可能要求有權追蹤對方的使用範圍。

然後就看誰能率先掙脫對方的脖圈了。預測是一個成功率很低的 business, 但從現有的公開報導來看,中國造出先進光刻機的時間和美國擁有完整的稀土供應鏈的時間, 哪個會更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川普在2018年前瞻並準確地定性了今天的世界從新進入了大國競爭的時代。不要低估和嘲笑川普,他的 raw intelligence 和 直覺判斷能力非常人能比,但他差勁的語言包裝能力常常讓人們低估他。曆史上能夠定義和塑造一個時代的領袖人物是稀缺的,川普將是其中之一。但他的執行能力和急功近利(這一點並非全是他個人的錯)可能讓他找對了方向卻到不了目的地。

大國競爭其實就是國家能力的競爭。當年英國麵對大清的時候,其國家能力是碾壓性的,包括國家動員能力,資源調配能力,生產組織能力,輕重緩急的設定能力,人才的培養和儲備能力(當年英國的人才文理皆備,大清隻有八股文科)。在當代,本以為美俄中皆為國家能力的佼佼者,現在看俄的國家能力已經是二三流之列。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