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業數據出來,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然非常有韌性。
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主要是依據data,如果就業數據不行,那就有可能降息;如果通脹數據不行,那就有可能不降息甚至加息,所以貿易戰下就業和通脹哪個數據先走壞是關鍵。
下麵是chatgpt的分析,結果是通脹數據先走壞,那就意味著聯儲很可能會收緊而非寬鬆。
========================================
通脹:先行反應
由於川普政府在2025年初大幅提高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國的進口關稅,導致進口商品成本上升,迅速推高了消費者價格。
核心通脹已出現上升趨勢,尤其是在商品領域。
短期通脹預期上升,可能引發企業“機會性漲價”,進一步推高價格水平。
美聯儲官員Adriana Kugler指出,盡管經濟活動有所放緩,但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因此支持維持當前4.25%–4.5%的利率區間,以應對持續的通脹風險。
就業:滯後反應
盡管通脹已顯著上升,就業市場的反應相對滯後。
5月新增就業為139,000人,略高於預期,但較前幾個月有所放緩。
製造業減少了8,000個崗位,聯邦政府因政策調整裁員22,000人。
勞動參與率下降,表明部分勞動力退出市場。
此外,寶潔(P&G)宣布裁員7,000人,約占其非製造業員工的15%,以應對消費支出放緩、通脹壓力和關稅影響。
總結:通脹先行,就業滯後
貿易戰通過提高關稅,首先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迅速推高通脹。
隨後,企業麵臨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弱的雙重壓力,逐步減少招聘和裁員,導致就業市場走弱。
因此,通脹上升通常先於就業走弱發生,這也使得政策製定者在應對經濟挑戰時麵臨更大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