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巴巴董事長預警AI泡沫 英偉達恐受衝擊?
MarketWatch
作者:特蕾絲·波萊蒂
蔡崇信的言論再次表明,人工智能正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新戰場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對人工智能投資和數據中心建設可能出現的泡沫發出警告,加劇了市場對AI需求可持續性的擔憂。周二在香港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當蔡崇信表示對美國科技巨頭資本支出規模"感到震驚"時,他實際上揭示了AI競爭如何演變為地緣政治角力場——特別是在中美關係的語境下。
本周早些時候,據彭博社報道,阿裏係螞蟻集團宣稱采用國產芯片訓練AI模型,成本較英偉達中國特供芯片降低20%且效果相當。去年百度CEO李彥宏在《哈佛商業評論》會議上同樣預警AI泡沫,指出參與這場熱潮的企業中可能僅有1%能脫穎而出並"創造巨大價值"。
蔡崇信在香港科技峰會上的發言周二顯然對市場產生了影響:英偉達(NVDA.US)微跌0.6%,博通(AVGO.US)下挫1.6%,美光科技(MU.US)重跌約3%,阿裏巴巴(BABA.US)下跌1.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存在螞蟻集團的負麵評論,英偉達等芯片股周一仍錄得上漲。
瑞穗證券分析師喬丹·克萊因在客戶報告中指出,隨著AI敘事"日益演變為全球戰略軍備競賽",投資者應預期中國將釋放更多"謹慎信號"。他認為蔡崇信可能並非擔憂阿裏自身AI過度投入,而是警惕競爭對手的激進策略。這一判斷與阿裏自身戰略存在矛盾——上月財報會上,管理層明確表示"未來三年在雲和AI領域的投入將超過過去十年總和"。
克萊因特別強調,這些來自中國的聲音恰逢英偉達年度開發者大會(GTC)落幕不到一周。該大會上,黃仁勳公布了雄心勃勃的芯片迭代計劃(約每12個月推出新係列),並宣布多項突破性進展。"在英偉達華麗年度盛會餘溫未散之際,中國科技領袖接連放出針對英偉達乃至整個以美國供應商為核心的AI投資敘事的利空消息。"
值得關注的是,自中國深度求索(DeepSeek)實驗室披露自研AI模型可大幅降低算力成本後,英偉達股價近兩個月持續承壓。盡管近期有所回升,其股價仍較1月6日(深度求索技術突破被華爾街廣泛知曉前)的曆史收盤高點低約19%。
芯片股近期波動還源於投資者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評估,目前看來影響可能不及預期嚴峻。但中美科技摩擦的另一關鍵變量——預計5月13日生效的拜登政府更嚴格AI芯片出口管製會否被特朗普延續,正引發市場憂慮。新規若實施,受限的將不僅是大中華區銷售。
(注:保留$符號與US後綴符合中文財經報道慣例;"Greater China"譯為"大中華區"符合商業語境;"desk-based analyst"譯為"分析師"因中文無對應職稱;"strategic arms race"采用"戰略軍備競賽"譯法突出對抗性;"negative shots"意譯為"利空消息"更符合金融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