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試DeepSeek, 確實驚豔。不知道怎麽做到的

而且把思考過程和要注意的地方都寫了出來。

問: 玄武門之變結束的當天,李世民在深夜寫下一段獨白,你覺得他會寫什麽?

思考過程——

好的,用戶讓我思考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結束的深夜寫下的獨白。

首先,我需要回顧玄武門之變的曆史背景。這場政變發生在626年,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隨後迫使父親李淵退位,自己登基成為唐太宗。

接下來,用戶的問題是關於李世民當晚的心理活動。要寫一段獨白,需要深入他的內心世界。首先,要考慮他的情感:勝利後的複雜心情,可能有釋然、愧疚、恐懼、自責等多種情緒交織。他是被迫發動政變,還是早有預謀?

然後,用戶可能希望這段獨白不僅反映曆史事實,還要有文學性,表現出人性的複雜。需要考慮李世民作為曆史人物的多麵性:他既是殺兄逼父的篡位者,也是後來開創貞觀之治的明君。因此,獨白中需要平衡他的野心與自責,對未來的抱負與對過去的悔恨。

還需要考慮當時的文化背景,比如儒家思想對孝悌的重視,李世民的行為顯然違背了這些倫理,他可能會有內心的掙紮。同時,他可能試圖為自己的行為找到正當化的理由,比如為了國家安定,避免內亂等。

另外,用戶可能希望這段獨白有一定的文學修辭,比如比喻、對仗、意象等。例如,用“血浸透的朱砂”來象征權力與血腥,用“墨跡蜿蜒如玄武門的血跡”來連接書寫與事件本身,增強畫麵感。

還要注意時間的設定,深夜,周圍寂靜,李世民獨自一人,這時候的獨白應該比較私密,真實,可能包含對兄弟的歉意,對父親的愧疚,以及對自己不得不采取行動的無奈。

要符合當時的曆史語境,同時,要確保內容符合史實,比如李淵的退位,李世民登基後的政策,以及他後來對史書編纂的影響,可能在這段獨白中有所暗示。

最後,用戶可能需要這段獨白既有情感深度,又能體現李世民的帝王心術,既有脆弱的一麵,也有堅定的決心。因此,在寫作時需要平衡這些元素,讓獨白真實感人,同時符合曆史人物的性格和處境。

經過以上細膩、嚴謹、自洽、深刻的思考,DeepSeek在思考8秒之後輸出了以下結果——

**李世民深夜獨白**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門血夜後)  

燭火搖曳,照見案前劍鞘未幹的血跡。  
我伸手撫過冰涼的甲胄,指尖沾了兄長的血,也沾了長安城的月色。  

建成,元吉...  
今夜太極殿的玉階,原該是你二人踏著五更鼓點走來。  
可終究是我先折斷了兄弟袍澤的弓弦——  
父皇賜的雕翎箭穿透你咽喉時,我聽見十六歲那年的馬球場,你的喝彩聲碎在風裏。  

玄武門的磚縫裏滲著元吉的怒吼。  
他說二哥的兵法終究勝了手足情,卻不知這宮牆內哪片瓦當不曾沾過至親的血?  
當年太原起兵,我們三兄弟同飲烈酒,箭指隋宮。  
而今我的箭矢,竟要釘碎這同根而生的誓言。  

案頭《貞觀政要》的竹簡尚空,墨已研濃。  
我蘸血為墨,在素帛寫下第一道詔書:  
"自今日始,玄武門內外,隻存社稷,不記私仇。"  
可為何筆鋒落處,盡是那日晉陽雪夜,建成為我裹緊的戰袍?  

更漏滴斷三更,我解下佩劍擲於階前。  
劍身映出父親蒼老的容顏——  
他顫抖著說出"爾等皆吾骨肉"時的淚,比尉遲恭的槊更刺人心肺。  

取來銅鑒,鏡中人的眉目已染霜色。  
從此史冊間再不會有秦王世民,唯有大唐天子。  
且讓後世罵我弑兄逼父罷!  
但教這萬裏山河永固,九重宮闕長明,我甘願獨負千秋罵名。  

東方既白,第一縷晨光撕破血色。  
我推開殿門,見朱雀大街的槐花正落,恍若那年母親病榻前,我們三兄弟同折的柳枝。  
忽然明白:  
帝王之路,原是踏碎多少溫情,方能鋪就的蒼涼。  

(擲筆,墨痕蜿蜒如淚)

所有跟帖: 

寫得太好了! -輕攜秋水攬星河- 給 輕攜秋水攬星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19:27:01

我用了也很震驚,以前一直用perplexity, 但是deepseek給的info太多,太詳細,非常給力 -mobileuser- 給 mobileus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20:06:00

他用來訓練的中文資料好,估計訓練了不少好的網文 -testmobile- 給 testmobil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20:34:31

牛x -justbuy168- 給 justbuy168 發送悄悄話 justbuy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23:18: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