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顯卡王者到AI新貴 英偉達憑什麽賭贏了大趨勢?

來源: QQQ? 2023-05-30 08:49: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081 bytes)

從顯卡王者到AI新貴 英偉達憑什麽賭贏了大趨勢?

  財聯社

  在最近的人工智能浪潮中,英偉達公司無疑是站在風口浪尖的一家公司,其風頭之勁,甚至在最近壓過了ChatGPT的東家微軟。

  而英偉達之所以能獨領風騷,一個關鍵原因在於其廣受人工智能領域追捧的芯片產品,即A100芯片及更高一代的H100芯片,目前這些高端芯片及相應的顯卡已是一卡難求。

  微軟亞洲研究員的高級研究員張弋近期在播客節目中感歎,現在居然到了整個地球都拿不出足夠的A100芯片的奇怪場景。一年前,幾乎無人料到這一情形。

  英偉達2020年推出的A100芯片現在是有價無市,而乘著ChatGPT爆紅的H100更是被大公司瘋狂搶購。這也讓英偉達的業績一路高歌,股價更是節節高升。

  人工智能領域的初創公司Core Weav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annin McBee不禁感歎:H100是地球上最稀缺的工程資源之一。這句表態足以讓人窺得英偉達現在的盛景。

  但世上芯片千千萬,為何隻有英偉達的芯片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獨一無二的玩家?而英偉達這一向來在顯卡稱霸的公司,又為何能在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領域打下這麽大的一片江山?

  微軟的兩次推進

  1999年,初露頭角的英偉達首次推出了GPU這一概念。在此之前,包括英特爾在內的CPU廠商都堅信圖形處理是CPU的活,CPU幹的事情越多越好,將圖形工作獨立到另一附屬處理器上的想法十分雞肋。

  當時,圖形應用領域中又以搞遊戲的日本廠商話語權最重。日係主機的CPU很強,大部分開發工作都集中於CPU之上,因此GPU並沒有得到多少市場空間。

  轉機在於,不服氣的微軟想要衝擊屬於日本廠商的行業領先地位,其開發出了Direct X這一標準化的API圖形接口,此後大量的圖形功能從CPU裏麵移植出來,轉到GPU之上。加上微軟另一產品Xbox的推出,其CPU、GPU各司其職的搭配,打破了行業內CPU芯片一家獨大的局麵。

  而英偉達是當年硬件領域唯幾跟著微軟旗幟前進的公司,並在GPU這條道上一路走到黑。

  此後,微軟又推動了另一次變革,引入統一渲染技術,即讓GPU將圖形繪製的頂點計算和之後的渲染兩個步驟進行合並。它和顯卡領域另一知名公司ATI合作了GPU Xenos,成功應用了這一技術。

  無心插柳

  統一渲染隻是圖形應用上的一步,但卻給英偉達帶來了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可以說是英偉達在後來GPU發展,甚至介入深度學習領域中的起點。

  在看到統一渲染架構之後,英偉達果斷的把自己從前的GPU架構推翻重來。其GPU流處理器被進行了細致的分組,變成一個個小型流處理器且能單獨運行,解決了流處理器此前被綁定無法獨立運行而被迫閑置的問題。

  這奠定了英偉達後來革命性CUDA架構的出世。由於英偉達的流處理器是很獨立且標準的單元,極易控製和調度,這讓原本隻能串行處理的任務可以被並行處理。這讓編程難度降低。

  與此同時,英偉達的競爭對手ATI卻因為早期沒有投入硬件架構變革,因為沿用過去的串行設計,沉沒成本越來越高,讓其革新變得越來越難且越來越貴,最後成功被英偉達擠出顯卡市場。

  此後,英偉達又在2017年引入了Tensor Core計算單元概念,其專門為深度學習而設計,支持更低精度的運算從而大幅節省了模型算力。

  這一專用的加速單元很大程度上排擠了CUDA處理深度學習的空間,但也同時打了英偉達競爭對手一個措手不及,讓AI專用芯片也不再吸引人。於是,英偉達GPU機緣巧合地成為AI領域最被認可的硬件。

  賭贏趨勢

  2003年,”快速迭代,不斷試錯“的英偉達搞了一個不受歡迎的項目。其開發了一款Soc芯片,將基於ARM架構的CPU與自己的GPU集成在一起。

  自Soc芯片之後,英偉達每隔幾年都發布一些芯片。2015年,其推出了Tegra K1,使用Arm公版CPU和自己的開普勒架構GPU,但由於功耗和發熱皆不盡人意,對大部分使用者來說很是折磨。

  但業內人士卻對這些挫折十分認可。一位投資人曾指出,英偉達在守住GPU基本盤的同時,不斷在新的領域伸出觸角,並讓無數買它顯卡的人陪它分攤成本。

  他還稱讚道,雖然英偉達的很多東西,如CUDA在一段時間內看不到落地的場景,但在試錯過程中它建立起了完整的生態,並在一股新風向襲來的時候,成功站上了風口。

  這也是英偉達GPU打敗其他芯片,成功吃下AI紅利的一個原因。一方麵,GPU的通用性更佳,比專用芯片更適應變化;另一方麵,英偉達擁有完整生態,讓它的GPU成為當下最合適的那個選擇。

  事實上,當AI一瞬間爆發,行業內的企業無奈發現,GPU是簡單高效運行生成式AI模型的最好選擇,一個本用來玩遊戲的GPU不太可能切換去跑AI程序,目前隻有英偉達的GPU能夠做到運行AI模型。

  而英偉達的故事裏還有一個小彩蛋。

  2016年,英偉達發布了第一款深度學習的超級計算機DXG-1。令人稱道的是,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當年仿佛能預知未來,將第一台DXG-1捐給了當時還是初創企業的OpenAI。

  2022年,OpenAI帶著橫空出世的ChatGPT引爆了人工智能概念,也帶動英偉達成為芯片領域中的香餑餑。這一段緣分不得不令人感慨,但又像是黃仁勳遠見之下的善果。

所有跟帖: 

國內文章差,Amd 後來收購了ait -cnrhm2017- 給 cnrhm2017 發送悄悄話 cnrhm2017 的博客首頁 (43 bytes) () 05/30/2023 postreply 09:05:19

AMD收了ATI。以前還有3dfx的voodoo卡。顯卡領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高度壟斷了,美帝的反壟斷其實是個笑話。 -lanyin0314- 給 lanyin031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30/2023 postreply 09:10: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