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跟貼之前誰發的那個曆史趨勢曲線貼的,那個貼好象被刪了,就順手單發這裏了。
從過去40年看,的確美中經濟此消彼長,可是還需要加注過去100年變化期的一個重要條件 忽略這個條件就容易產生誤判。
美國在過去100年的升降期中,起步和關鍵發展期基本是依靠了自身的科技和軍事力量(無意去爭論什麽掠奪啊發戰爭財啊這類說法)
中國在前60年(1920-1980)的下降期中,經濟基本是獨立封閉與歐美隔離的,而在後30年(1980-2010)的上升期,經濟主要是得力於改革開放,依賴和得利於歐美日的技術和資本,尤其是加入WTO後。經過30年的經濟大發展,在2012年某帝上位後,中美之間因為911而被延遲的關係變化從微妙變為明顯,又正好撞上2016年奇葩老川上台不按常理出牌,逼得某帝提前露出本來麵目,雙方衝突加劇,2019年開始的新冠讓雙方暫時退出肉搏戰忙於內政,雖然嘴炮依然不斷。現在新冠已經過去,雙方重整旗鼓重擺陣勢,美帝已經徹底放棄幻想,某帝也徹底撕破麵具。
如今美國自身固然問題重重,兩黨惡鬥不減,一直找不到一個能整合全國的傑出領導人,但在對中政策上步調一致。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技創新也依然有活力,製度的糾錯和平衡機製可以防止國家出現過大的偏差。
反觀中國,如今已經失去發展初期30年的技術和資本進口紅利和人口紅利,科技缺乏芯片軍事缺乏發動機這兩個關鍵領域的先進核心技術,積攢起來的家底已經被某帝的清零政策敗得七零八落,降薪削減醫保,國內各地政府紛紛組團出國尋找外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頭兩個月長三角區及全國的工業利潤大幅下滑,這些都是明證。
中國與歐洲的關係也不樂觀,別被歡迎馬克龍這個中學兒童的紅地毯和160架空客訂單的小浪花蒙住了眼,歐洲的首要問題依然是安全問題,隻要中國持續與俄國站在一起而這似乎是必然和中短期內不可改變的,中歐就依然是對抗大過經濟,命沒有了還談什麽錢。中國外交對抗成本也會大大增加,尤其TW問題如鯁在喉,別看某帝叫囂得凶,這不是軍事勝利就可以簡單解決的,隻要動武,無論勝負,政治和經濟上給中國在國際上帶來的負擔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名留青史對某帝來說又是不可承受之誘惑,這種把個人和黨派利益置於國家民族之上的思維讓戰爭的幾率大增。
在這種大形勢下,中國還能持續初期30年的發展趨勢嗎?30年在一個國家的曆史上不過是一眨眼。回顧中國曆史上的諸多大朝,不乏短暫的中興期,但中興畢竟是反彈,當製度有根本缺陷時,衰落轉勢是難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