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出租,要定一個“合理”的房租價錢,目的是吸引房客,在和其他地主的競爭中勝出。市場好的地方,一般不用太擔心價格,主要矛盾是找到好房客。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但收入,信用和銀行存款是必查的。本文主要談微小地主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如何用較低的租金吸引潛在的房客。
一般我計算現金流,都是假定有12個月的開銷,11個月的租金收入。計算時預期低一點,實際情況發生意外時,心裏好過一些。比如一個房子理想的情況,一年租金收入1萬。我預期就是9千。如果實際租金有1萬,就超出預計25%。我的經驗是不能以理想情況計算現金流。
現在問題來了,房屋租賃市場極其不景氣,那麽降低租金就是不二法門。如何降?沒有標準做法。有幾點要注意,第一對自己出租房附近的市場要了解,第二要暫時認賠,就像投資·某個股票,要有止損的方案。舉個例子。
我有一個大樓單元在曼哈頓,所謂的好區。2019年5月買下,稍微裝修一下,托中介6月順利租出。房客付中介費(當時還允許這樣)租金每月2500元。好景不長,2020年3月紐約新冠疫情全麵爆發,房客回父母家中,但租金一直付到合約結束的6月底。7月初,委托中介,房子進入租房市場,租金2400. 當時曼哈頓人煙渺無,根本沒人來租。7月8月二個月中,來看房的人就是八個字:好的不來,來的不好。進入9月,開始認真對待起來,和中介討論後,果斷降價,每月1995元。主要的理由是與其一個月就損失2400,不如分攤到每月損失一些,當然總的數額會多一點。我的一貫理論是分散損失比集中損失要好。然後一周內新房客簽字,大樓審批2周,10月1日入住。房客很好,從來沒有拖延交房租,一直住到今天。租金慢慢漲到2600元,平均每年增加6%不到一點。
我當然可以在某一年合同結束時,提出漲價更高的要求。風險就是房客走人,空置一月的損失,遠超每月增加的租金。
房子租不出去,如何降價?想留住好房客,租金漲多少?這是每個地主都會遇到的問題。我的例子隻是拋磚引玉,大家一定有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