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鍋蓋分享我的兩分錢,與各位探討目前美國房市“危險指數”。
購房者:高房價,高利率,更少的購房意願;
賣二手房者: 更長的賣房/持有時間,更多的降價求售;
賣一手房/建商:更高的庫存,更多的折扣/優惠,更少的需求;
政府:更多的人抱怨,更差的生活體驗;
銀行:更少的貸款(買房,建房和重貸);
美聯儲:MBS(住房抵押貸款)減少,相當於貨幣緊縮,對衝掉了減息效果;
現有的房東:買不起/不想買就來租房吧,隻要我的房性價比與競爭者有優勢,我就能勝出。遊戲規則沒變嘛。
現在的政府/總統一心想甩鍋美聯儲,結果吃了癟,聯邦議會也想甩鍋給地方政府/議會,讓他們提高效率,減小行政審批難度。
但是淳樸善良的美國人民看了看旁邊的加拿大,又看了看大洋那邊的歐洲人,中國人,覺得都比自己的生活差不少,幸福感油然而生。於是乎欣欣然舉起大旗,寧願為“推翻國王”這個並不存在的巨人風車而遊行,也不願意為高房價/高利率遊行。這麽看住房問題真的歲月靜好,何危之有啊。
如果真的有一天,遊行隊伍中喊出“降息/降價 or die”! 那麽真正危險的時刻就來到了。
眾位新老地主們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