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地產貴在融資普及(70% 以上);若是住宅,年輕家庭(30–50 歲)幾乎八、九成有房貸。
股市呢?ChatGPT 如是說:
• 散戶現金買股:80%
• 融資買股:20%
• 融券做空:5%(甚至更少,常與融資族群重疊)
結論:大部分美國散戶「有多少錢就買多少股」;真正敢用融資或融券的是很少數,而且空頭(short )的比例更低。為什麽?因為膽大往往等於跟自己荷包過不去。
市場俗語:「股市幾無高手,人人賭財運」;今年第一名的基金經理,明年倒掛的大有人在;也就是西方人常說的 “no one can time the market.”或低俗一點”their opinions are like axxholes — everyone has one.”
其實,七〇年代的台灣「菜籃族」早已會用方格紙畫曲線圖;我大學出國前數次親眼看到,「她們」把幾張紙連接成長達六呎「卷軸畫」似的,拉出鋪在證券行大廳地上,供股民(當然包括專家)圍著比手畫腳。
哈,若菜媽媽要批評「少年仔/朽兄」幾句;您會在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