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之路(十六)

本帖於 2025-05-22 08:33:1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firefly2000 編輯

 

現在是後生可畏呀。

 

三個星期前,我帶我們家“熊二”去巡視其中一棟樓,正好碰上鄰居出來打招呼。他告訴我,我和他之間那棟樓準備拆掉重建了。

 

這棟樓原本是兩套公寓結構,寬度和我家一樣,但沒有後院,是典型的長條形布局。幾年前,每套大約以一百萬美元成交。

 

我家這棟樓當年買下時,是整條街上最高的。房產報告裏還特別標注:如果日後拆除,可能無法恢複原有高度。但幾年後,左邊那棟兩層小樓被人買下後拆掉重建,開發商照著我家的高度申請,最後建成了四套帶電梯的公寓——一樓做成一房一衛,還加了個車庫。頂樓是一套三臥兩衛的單位,左右通透,還帶一個屋頂陽台。沒想到我的保險公司來評估後,卻要求我在屋頂邊緣加裝防護欄。原因也不複雜——隔壁的陽台直接連著屋頂,人可以輕易爬過來一旦發生墜落,就成了高風險責任事故。尤其是在多家庭房產裏,保險公司對這類潛在風險極為敏感,哪怕隻是“理論上能爬上去”,也要我加裝防護,不然就要提高保費。

 

同時也說明,城市的政策也在悄悄鬆動,很多事情變得“靈活”起來。

 

鄰居繼續說,這幾年街區裏冒出兩個年輕人,專門收購多家庭住宅翻新,再切割成小型公寓出售。他們幹得很快。剛開始的時候還隻是個苗頭,現在已經成了肉眼可見的城市更新趨勢。

 

他還指著街上另外幾棟樓說,那些也已經被這兩人買下,正在申請拆除,打算蓋成跟我家一樣高度的新樓,看那圖紙,又是四五套商品公寓。

 

其實幾年前我就接到過他們的電話。當時他們剛從布魯克林搬過來,二十出頭,語氣幹練,計劃清晰。他們最初的是買下二棟多家庭,自住裏麵一套,翻新其他幾套,再出租持有幾年,是“住+改+租”的穩健打法。

 

但現在,節奏顯然變了。我回來後查了一下,他們早期買的幾棟已經陸續改成商品公寓上市了,翻得很精致,賣得也快。從“住一套”到“整棟開發”,從現金流到利潤釋放,這兩位年輕人的成長速度很快,思路也很清晰:不是等待市場,而是主動創造價值。

 

這就是現在的局麵了——後浪來勢洶洶,前浪嘛,終究還是要被拍倒在沙灘上,哈哈。

所有跟帖: 

有很多這樣的猶太人家的孩子,PRIVATE LOAN,付很高的利息集資。我看過政府檔案裏他們買房子的PRIVATE MO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167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08:24:22

印度人裏也有很多這樣的。據說中東人也類似。 -Wei_PDX- 給 Wei_PDX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1:30:25

有些教派(猶太,穆斯林)不允許帶利息的貸款。 -檸檬椰子汁- 給 檸檬椰子汁 發送悄悄話 檸檬椰子汁 的博客首頁 (264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1:45:50

趕快讓你家孩子成長接班,有後浪為繼,前浪就不算被白白拍死在沙灘上了 -logyliang2002- 給 logyliang200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09:01:25

嗯,也因為孩子已經開始走在這條路上 -firefly2000- 給 firefly2000 發送悄悄話 firefly2000 的博客首頁 (876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0:12:57

讚下一代都出師了 -haomahaoma99- 給 haomahaoma99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0:40:54

跟讀 -螺絲螺帽- 給 螺絲螺帽 發送悄悄話 螺絲螺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0:09:03

Condo conversion在上升的市場很好,但在下降的市場就不容易做了,在加州手續繁多成本就高了。 -windyLL- 給 windy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25 postreply 13:46: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