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房租押金返還問題。我一個人跟房客簽約三年,去年跟前夫離婚。他堅持讓房客未到期搬出,因為要從國內搬小三來美國。離婚協議

來源: Concerto 2024-05-28 13:51: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89 bytes)

裏他應該每月付我他的房子的淨值差價和女兒撫養費。 但自從他驅趕房客後,他已經兩個月沒付我。之前靠房租補貼。他收入比我低。 他承諾給房客錢讓他們提前搬出。 請問房客之前交的押金應該我退還麽?還是我可以堅持他返還房客全部?還是我需要給房客一半押金?我看到信箱裏有郵局certified mail 房客寄來的,還沒去郵局領。現在很擔心房客在小額法庭告我。如果我不去拿這封信,會有什麽後果?如果房客讓我付全部押金,我該如何讓我前夫來付至少一半?這個房子在離婚協議了給他了 這個房子比我的淨值高 他本來答應要補償給我的。謝謝大家。剛才貼到法律谘詢裏了,拿不準是否貼對了,貼到這裏再問問大家。 多謝

所有跟帖: 

房子易手了你得讓租客知道啊。 -慘白的天使- 給 慘白的天使 發送悄悄話 慘白的天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5:14:48

早就跟房客說過了 我前夫也讓房客搬走自己住進去了 -Concerto- 給 Concerto 發送悄悄話 Concert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5:34:06

給租客寫信了嗎?上麵寫著押金的去處,未來房租的去處,租約上房東名字更改,三方的簽字 -慘白的天使- 給 慘白的天使 發送悄悄話 慘白的天使 的博客首頁 (57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5:36:58

多謝詳細的建議。沒想到,隻是短信和電話告租客了。又學到了新知識,以後記住了。 多謝 -Concerto- 給 Concerto 發送悄悄話 Concert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21:42:28

我的理解是,當初押金是你收的,那麽就應該你負責退還押金。或者這麽想:你離婚的時候出租房歸了男方那麽 -ljty1- 給 ljty1 發送悄悄話 (397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5:16:43

多謝回複。押金是我收的 但是是婚內簽的約,讓我一個人退不公道吧。何況前夫連孩子撫養費也不給 -Concerto- 給 Concerto 發送悄悄話 Concert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5:36:33

這關租客什麽事兒呢 -慘白的天使- 給 慘白的天使 發送悄悄話 慘白的天使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5:37:43

是啊,這關租客什麽事呢?而且租客是跟你簽的約,這麽點錢用不著這麽斤斤計較吧? -ljty1- 給 ljty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16:02:44

唉,您是大佬,不缺錢。我靠工資過,倆孩子開銷很大,一個人養三個人還要付房貸等,很緊的。最主要覺得不公平 -Concerto- 給 Concerto 發送悄悄話 Concert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8/2024 postreply 21:47:13

何況前夫連孩子撫養費也不給? you need to take him to court to get the -Leo5568- 給 Leo5568 發送悄悄話 Leo5568 的博客首頁 (72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06:20:49

不要把租房的生意與你的離婚事件攪合在一起,一碼歸一碼才能理順思路和操作流程。單媽不易,加油! -可口可言- 給 可口可言 發送悄悄話 可口可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01:18:04

找律師 -WenWen.- 給 WenWen. 發送悄悄話 WenWe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4 postreply 10:32: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