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經常要做的事。。

來源: borisg 2024-01-27 12:13: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96 bytes)

冬天經常要做的事。。

修雨槽。

這個房子二層前麵有個PORCH,HIP ROOF正麵有三十尺長。屋頂前些年覆蓋了一層新的倒不必去說它,現在的問題是雨槽中間耷拉下來了(兩端還是掛在上麵的。)

扛了32尺梯子去,找房客搭把手支起來看。這個32尺梯子重72磅,收起來是16尺,需要兩個人一個人踩一端另一個人推起來成豎直再拉繩子升到足夠的高度。當然職業的一個人升32尺梯子降梯子是基本功,但我不是職業幹這個的。。

看了以後發現若幹問題。一個是有一部分FASCIA木頭糟了,需要裁了換新的。當然一般做這個的時候為了保險RAFTER前端都要做SISTERING加固,否則新木頭釘在糟木頭上=糟木頭。這個木頭我來的時候已經帶了。第二是這個房簷有一部分的鐵邊爛了,水流下來到木頭上是糟的原因。這個我正好車裏有十幾張八寸的FLASHING,一個壓一個地把FASCIA覆蓋起來。第三個是原來的雨槽是長釘釘上去的。這個我現在都不用了,用的是長螺絲的鉤子。我用這種鉤子釘的雨槽還沒有被冰扯下來的記錄。

一點一點做,做完一段橫移一下梯子。三件事走了三個來回。

做完正好下起毛毛雨來。收攤回家。下雨天可不是爬梯子上房的日子。到HD拐個彎把多餘的鉤子木料退了。

10:30出門,2:30到家。

蘸著醋吃兩個包子再來一塊CHEESECAKE,中西合壁。。

所有跟帖: 

波大看房別忘了南加,房子多數沒有雨槽。 -IEbird- 給 IEbir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2:40:14

我一個房子在漏,奇怪的是這個屋頂是做了沒幾年的。 -旭日之下白月夢- 給 旭日之下白月夢 發送悄悄話 (502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2:49:16

almost certain the case. A tube of sealing cost 5 dollars..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5:27:28

我過兩天去收房租然後看看,下個星期又是連著下雨。 -旭日之下白月夢- 給 旭日之下白月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9:00:24

抓住波大請教,有個房子的車庫雨槽鏈接處有點滴水。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29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3:16:01

ordinary white caulk, about $2.50.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5:28:17

哦,沒想到這麽便宜東西就可搞定哈,謝謝波大。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5:35:21

you put the caulk from inside, not outside..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5:40:08

好的。再次感謝。幸好隻是車庫不高哈,再高可就沒那膽兒啦:))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16:01:27

我也有一個32尺的梯子,站在上麵玉樹臨風,需要不斷告誡自己:不要往下看。 -霧蒙蒙雨霏霏- 給 霧蒙蒙雨霏霏 發送悄悄話 霧蒙蒙雨霏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7/2024 postreply 20:48:07

太厲害了 -木木架子- 給 木木架子 發送悄悄話 木木架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8/2024 postreply 04:29: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