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明朝末年,浙江人詹越因反抗腐敗的朝廷以及當時的貪官汙吏,得罪了朝廷的權貴。有小人進讒言,使詹越被崇禎皇帝流放到古城錦州一帶。他從此以後便開了一家餅鋪,以謀生計。當時,天下百姓因不滿明王朝的腐敗墮落,紛紛揭竿而起。而詹越,也在暗地裏幫助這些起義軍,為他們提供飯菜。
適逢清太祖遠征到了錦州一帶,在餅鋪附近駐軍,準備攻打錦州城。在攻城的過程中,努爾哈赤率領的軍隊被守城士兵打敗,努爾哈赤率殘兵敗退餅鋪附近,詹越就燉了一大鍋豆角、土豆、排骨、寬粉,慰勞將士,由於將士們非常饑餓,詹越情急之下就將已經擀好的薄餅蓋在菜鍋裏,待菜燉熟了,餅也烀好了。出鍋的豆角和烀餅,立即散發出濃鬱的香氣,再看麵餅色澤潔白,排骨晶瑩色澤濃鬱,其味道更是令饑腸轆轆的將士垂涎三尺。將士們飽餐之後,讚不絕口。於是士氣大振,第二天一鼓作氣攻下錦州城。慶功宴上,軍師吟誦出:“烀餅充饑餓,我主出奇兵。攻下錦州城,天下定歸兮。”。
從此,詹越便留在軍中,為努爾哈赤率領的軍隊繼續做這道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菜的食物。而烀餅的做法也就隨著努爾哈赤的遠征大軍,逐漸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