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如何從白手起家到中國首富

來源: godfly 2014-01-27 11:10:5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352 bytes)

王健林:創業是因為在政府工作不符合我的性格

你如何從一名軍人轉為一名創業者?軍隊的經曆對目前您做企業領導有怎麽樣的影響?

 王 健林 :有幫助,比如說守規矩、按製度辦事、執行力強。軍隊特別刻板,按規矩辦,不能越規矩,我感覺管理企業,特別是人多的企業,一定要按規矩辦事,一定 要建立企業的規矩。因此我們萬達特別強調製度化,什麽都是製度化,而且現在隨著信息發展,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我們信息係統裏去,什麽東西都清清楚楚,員工 來了以後,哪件事情該怎麽辦,這個星期該做什麽,下個星期該做什麽、下個月做什麽,在網絡上都清清楚楚。執行力特別強,對我是有幫助的。

 為什麽會選會選擇在大連創業?

 王健林 :我當兵結婚都在大連,那時候覺大連就算是個很好的城市了。願意留在大連。更主要是在海邊,生活在大連確實好,氣候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熱。1975年到大連當兵,覺得不錯就留下來了。

一直到1986年初,鄧小平裁軍一百萬,那個時候就留大連,第一步沒選擇直接下海,還有點害怕,還是要到地方去看兩年,所以又在地方政府當了兩年辦公室的主任。

 你在軍隊發展得那麽好,為什麽想要離開?

 王 健林 :軍隊那時候是個重大轉折,鄧小平去聯合國發言,中國要裁軍一百萬。那時候軍隊有三百多萬人,也就是裁掉三分之一,而且裁掉的100萬裏就有60萬幹部。 那時候主要是幹部太多,機關太多。我們沒有被裁掉,就是降級,我是可以被留下來,因為年輕嘛,我是軍隊上升比較快的人,但是我一想(我們當時叫“一轉”, 就是第一批的意思,一轉、二轉,就是第一批轉業、第二批轉業),即使第一批不走,還有第二批、第三批,這連續三年都是往下砍人,這意味著你發展的空間受限 製,我想幹脆就借勢轉業算了。

要沒有那個機會,我是轉不了業的,因為規定是要服務到39歲,那個時候你抓住這個機會,我提出申請也就比較容易就批了。因為我走後的第二年就實行軍銜製,就是明確的任職年限,就必須夠那麽多年,那時候不走的話,可能就是5年、8年都走不了。

當時創業為什麽對房地產感興趣?

 王 健林 :我轉業回來去了政府辦公室,安排的兩個職務,一個是市政府查辦處,一個在區政府辦公室。當時想市政府的那個單位太簡單了,領導批下來的你就去督辦、調 查,落實不落實回來寫一個報告,這個太簡單了不符合我的性格。辦公室那個呢,起碼還能涉及行政、財務,還比較符合我的性格,我就去了,去了兩 年,1986、1987年,呆了兩年。

我與柳傳誌、王石一樣是改革派

區政府所在的公司出問題,就是領導層集體貪汙,幾個被判 刑、幾個被撤職,公司就亂了,無頭蒼蠅就沒人了嘛。而且那個公司比較爛,那時候有600多萬貸款,那時候600萬人民幣是區財政一年的收入——那時候全年 財政700萬,這麽多貸款怎麽辦?在幹部當中,就像招聘一樣的,誰有本事把這個貸款還上,這個公司就給誰了。我逆向思維,這個公司如果幹得特別好,我就不 敢去了,如果我把公司收入降下來就不行了 ;這個公司辦得這麽爛,隨便弄點成績就比他們強。當時就我一個人想去,沒人去,誰都不去,不存在競爭,領導還有點擔心。

去了以後那個公司就 是搞房地產的,所以我是沒得選擇,而且那個時候房地產的執照很值錢。不像現在,隨便誰都可以注冊房地產。那時大連市一個區隻有一個牌照,整個大連市6個區 有6個牌照,市裏有3個牌照,全大連市隻有9張牌照可以搞房地產,那個時候簽了個承包書,三年把貸款還上。結果公司給我,第一年就蒙中了。第一年去,搞了 一個開發,舊城改造,就一下子把這個模式做起來了——那個時候沒人想到動遷這個說法——我們是東北第一個搞動遷的。而且當時也沒有土地使用權製度,領導批 個條,這個土地就給你了。

當時那個公司是怎麽轉變為萬達公司?

 王 健林:四年以後,1992年我去申請改製,叫股份製改造,那個年代和現在不同的,上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特別是鄧小平在1992年3月份南巡 以後,全國的人都躁動,誰都想去賺錢,誰都想去發展。有市長、區長、當官的人都下海,科學家,我看什麽人都做生意去下海。

現在中國有句話叫“92派”,就是中國現在企業家基本都是“92派”,中國的企業家基本上都是90年代初期,就是92年前後創業的。柳傳誌、我、盧誌強、王石、郭廣昌,包括馬雲,許多精英,有頭腦、有誌向的人都下海,所謂的“92派”,也就是改革派。

改 革開放初期鄧小平說,“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大家記住這兩句話。如果沒有那個時候的熱潮,也沒有中國的今天。國家體改委號召,全國國有企業、集 體企業改製,沒人幹,還要開會做動員,我們就提出來,全東北一共就5家公司。1992年改製後,就改名叫大連萬達集團,“2020年海外收入達到 1,000億”。

你如何看待今年國內房地產市場?如何展望明年的房地產市場?有什麽機會,你怎麽去抓那個機會?

 王 健林 :今年市場用兩個字形容,就是預期,就是整個老百姓的預期在發生變化,過去每一年的預期都認為房地產一個勁兒地調控,重演,但今年政治局的會議上沒有提出 控製房價,隻是說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所以你看今年,表現出來房地產比較活躍,這一輪的房價上漲,核心的推動因素,也不是經濟環境,經濟環境也還沒有那麽 好,也不是外部因素。核心的變化因素就是預期改變,人們不再覺得房價是調控的主要目標了。

要看以後的房地產發展,我用兩個字,機會。推動城 鎮化是房地產很大的機會,城鎮化不是純房地產化,但是避開不了房地產,不是簡單地去蓋多少住房,而是尋找城鎮化中新的商機,比如說配套的因素,商業地產、 文化的投資、旅遊設施的投資,包括醫療、衛生配套方麵城鎮化起來了,意味著這多方麵都有很多機會,我相信接下來中國城鎮化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很大的機會。

今年萬達在國內市場與地產有關的投資的總金額大概是多少?

 王健林 :不算總投資,新增的投資超過1,000億人民幣,明年應該也會維持這個數,可能還會略大一點,今年萬達的開工量也創了萬達公司的紀錄,今年全年,總的開工麵積大概超過4,500萬平方米,這也是萬達曆史最高紀錄,其中新增加的開工麵積就接近3,000萬平方米。

做跨國公司成功的領導與做國內為主的成功的領導有什麽不同之處,有什麽不一樣的要求?

王健林:(萬達)離跨國公司還有一定距離,也許七八年以後。因為我們想2020年我們目標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我想至少要保持20%到30%是來自海外收入,那個時候也許可以說是一個跨國公司。

我 覺得跨國公司最大不同就是首先思維方式要發生變化,現在在中國做生意很簡單,就考慮中國的法律、考慮中國的習慣、考慮中國的商業環境,在國際上是一定不一 樣的,有些在中國覺得司空見慣的,不是問題的,可能到國際上就已經是有問題的。你要去國際上呢,就要按國際的說,不同國家有不同國家的文化、法律製度,說 穿了一句話,做跨國企業,一定要有國際視野,要有很好的準備。

 怎麽為你的國際化計劃做準備呢?

 王 健林 :首先是人才準備。業務發展要靠什麽呢?錢是沒問題的,我們現在在中國做生意,每年增長收入會超過100億美元,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現在看不 到減速的跡象,每年還在擴張。我原來以為自己過了1,000億元人民幣收入的時候,也許會慢下來,可能會變成5%、10%,但是沒想到它依然保持30%。

錢 是很好找的,主要是人不好找,所以要做好這個準備,最最重要是人才準備,所以你看我們最近3年,我們通過很多國際獵頭,差不多有十幾家國際獵頭,招聘了很 多國際化的人才,像我們的文化旅遊部門,有很多外籍員工,我們的總部機關裏麵、各個部室裏麵差不多有接近100位老外——真正的老外,這些人進來以後,我 們現在發現確實對我們國際業務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比方說到英國辦事有英國人,到美國辦事有美國人,而且這些人才不論是從項目的評估方麵還是法律方麵,都給 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建議。

另一個準備就是,學會利用國際的中介機構,就是我們出去辦什麽事情不要想著我自己打天下,像我們在英國做了一個項 目。我們派兩個人過去,就派了一個首席執行官、派了一個財務官,就OK了。我告訴他,所有的東西從當地找,評估這個項目找當地的評估公司,建設找當地的建 設公司招標,銷售委托當地的中介機構銷售,這個工程監理就找當地的工程監理公司,我說你們就當地化、市場化,中國人過去幹什麽,那些中介機構雖然要收一些 錢,但是可以很好幫助我們規避風險、把控質量。

 今年萬達在海外獲得的關注度有很大提升,你怎麽評估集團在海外發展的業務和趨勢?三年之內,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王 健林 :跨國發展是我們現在訂出來的一個新的戰略,我們不會因為經濟的周期而改變戰略,我們會穩固推進,我們的目標非常清楚,2020年的時候海外收入要達到 1,000億元人民幣,這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我們還會繼續推動並購,可能今後在海外的戰略是並購為主,投資為輔,而且我們還是集中在發達市場,歐洲和美 國。

並購是以文化產業為主嗎?

 王健林 :不,文化產業是一方麵,第二個我們想的就是不動產行業,包括酒店的管理公司,這兩個為主。

 中國總理李克強很強調的一個方麵是民營企業擁有發展空間,更多的領域向民營企業開放,對於這樣的改革的想法,有什麽期待?

 王健林 :非常高興,我覺得這屆政府是真的在放開民營企業發展,是真正的“鬆綁”,以前有民營企業發展的兩個文件,我覺得效果不好,沒有真正的實實在在的行動。

現 在這一屆政府,盡管隻有半年多時間,但是真正的市場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比方說現在提出來壟斷行業要讓民營企業進去。銀行,要讓民營企業進入。據說石 油、保險也要讓民營企業進去。我覺得這不但是具有保證經濟長期發展的可能,也是唯一的可能。現在不放開民營經濟發展,如果還搞國有主導這一套,無論出多少 招,最後都是臭招,最後肯定效果都不行。將來大銀行也許會倒掉一兩家銀行,那不要緊,什麽事情都讓市場有準備,反正有保險金製度、利率市場化,美國每年有 幾百家銀行倒閉,影響美國了嗎?沒有,所以,而且也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比方說鋼鐵行業,如果都是民營企業,倒了就倒了也不是納稅人的錢,就是有生有 死,這個行業可能就會維持在一個合理的產量上,那現在都是國有企業產能無限大,瘦也瘦不下來,如果民營企業市場調節,我覺得是最好的辦法,我對政府提出的 是既支持,又有期待。

 剛剛提的是銀行業、金融服務業,萬達有沒有考慮進入這些領域?

 王 健林 :目前沒有,因為我在想,現在銀行利潤超高,是因為壟斷的緣由它才超高。今後五年、十年,銀行的利率就會回歸正常 ;另外,我覺得現在這幾個行業我做得很熟,中國話叫風生水起,也就是做得特別順。不管是購物中心、酒店、還是文化旅遊,公司的製度建設都適應這些領域。所 以會放開保險、銀行、礦產,我暫時不會進入,我要看一看。

談到電影產業,在印象中,萬達比較強調大手筆,最近幾年在票房上比較成功的電影,是和“這一代”有關的事情,比方說,《小時代》、《中國合夥人》類似這樣的,萬達會看好哪一類的題材呢?

 王 健林 :電影市場其實今年有一個非常讓人意料之外的變化,就是美國的大片突然不怎麽叫座了,中國電影、特別是小電影,大家認為不是很大製作的,什麽《中國合夥 人》、《致青春》等等,賣得很高,包括我們的業內人員也在分析是什麽原因。就是需要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講我們身邊的事、身邊的人,更吸引人,完全靠大 片、高科技、眩暈的音響的時代,可能慢慢要過去了。

我覺得中國電影有一天會像韓國、印度一樣,一定會自立起來的。印度、韓國是沒有電影的任 何保護政策的,當初韓國放開電影市場以後,國產電影最少的一年隻有7%的票房比例,韓國1000多演員、導演,剃光頭到政府麵前靜坐,有的人自殺,抗議政 府放開電影許可製度。但是沒辦法,韓國要加入WTO,必須簽。後來韓國在消沉中吸取教訓,拍自己的故事、低成本,結果到2012年韓國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 就到70%。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 :要堅持走正確的路,可能有一天,到我們真有自信的時候,當市場完全放開也沒有關係。

你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藝術品收藏家。你在國內的畫家中為什麽很看好石齊?

 王 健林 :我覺得他是繼吳冠中之後的一個高峰。20年前,我們包裝吳冠中先生的時候,中國人都不看好,因為他的畫式,中不中,西不西,說中化帶點西化風格,說西化 有中式,很多人就覺得不正規。我們恰恰覺得這是一種創新,那時候給了他很多支持,也收購了他很多畫,現在時間證明我們的看法是對的,創新嘛。吳先生算是近 現代畫家,價格排前三名。

在這之後我們也扶持了其他畫家,但是我認為最高的還是石齊,重筆墨、重色彩,古今第一人。因為中國畫是不使用重筆 墨、不使用多色彩,吳冠中就使用多色彩,實際上就是黃、紅、藍,這個石齊先生,我認為他的創新,比吳冠中更進一步,而且在我們的推動下,他現在的價格上的 非常快,我們去年給他在盧浮宮辦的畫展,我們計劃在兩年之內在大英博物館辦第二個畫展,那他就是華人畫家第一位,以前從沒有人在盧浮宮辦過畫展,盧浮宮這 種地方不是說你有錢他就給你辦的。

 
你有多少石齊先生的畫?

王健林 :石齊的畫的很少,他一生也就畫了500多張,我們現在大概有100來張吧,我覺得他代表中國畫的方向,創新、不是墨守成規

所有跟帖: 

老爸是自治區書記,就算能力之外資本等於0,他看到的東西也比我們工人農民子弟多得多 -意大利通心粉- 給 意大利通心粉 發送悄悄話 (86 bytes) () 02/03/2014 postreply 07:20: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