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長子郭守正接班倒數 為何縮手文創夢

本帖於 2013-12-08 19:15:02 時間, 由版主 托尼福 編輯
郭守正接班倒數 縮手文創夢(商業周刊 第1352期)

一個老闆,旗下的十家公司中,一年內,兩家停止營運、三家縮編、一家轉型求生,這樣的成績單代表了什麽?

這個老闆,正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長子,郭守正。

還不隻如此,當身邊一起打天下的創業夥伴也離去,不禁令人好奇,科技強人之子的事業版圖,究竟有了什麽變化?

今年八月,一項人事異動,震驚台灣電影圈。「Jimmy離開,聽到真的嚇一跳,畢竟他也做了那麽久了。」一位電影製片說。這個Jimmy,正是電影發行商山水國際娛樂(以下簡稱山水)前總經理,也是絕色影城的前任董事長楊駿閔。

八年前,曾在美國成立獨立製片公司的郭守正,懷著文創夢,回台創業,找來百徽電子前董事長楊祥傳之子楊駿閔,聯手打造山水,由他打理一切事務、對外發言。

當時,兩個公子,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在景氣低迷的國片市場,被視為一股新血。若依發行量來看,山水還曾是前四大本土片商。沒想到,如今,當國片回春,握有戰功的大將卻先行退場。

發行電影,票房不佳    賣座片沒買版權賺頭不大

其實,分析今年來山水的票房表現,早就讓人捏把冷汗。

在已經發行的十三部電影中,隻有前陣子上映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以下簡稱《被偷走》)大台北票房破三千三百五十萬元;破一百萬元的隻有三部,還有三部票房不到十萬元,上映一週就下片;甚至有四部上映三天就匆匆下片,其中一部英國電影《恐龍計畫》,票房僅四千元。

締造票房佳績的《被偷走》,賺頭也沒有想像中的大。這部片山水並未投資,也沒有買下台灣版權,隻是單純代理發行,協助安排檔期、宣傳。一位本土片商就說,如果買下版權,山水幾乎可以跟戲院對分票房收益,後續發行DVD、有線電視播出,還可以再賺幾筆;

如果是代理發行,雖然成本較低,票房即使再好,也隻能從中抽一○%到一五%。

「坦白說,如果買下來,票房多少幾乎都是我們的。」目前暫代山水總經理一職的公關經理王統生也感歎。但,他解釋,由於這部片的製作方中國大陸福建恆業電影並沒有打算賣出版權,即使山水想要買,也無從買起,此外,上映前沒有造勢,則是因為主角檔期喬不定,之後也想辦法打電視廣告,或靠網路口碑補強,和公司經營無關,「我們還是會繼續買片、發片,現在也有電影在上映。」

雖然,發行賣座大片向來不是山水的風格,但這樣的成績,不免令人擔憂。之前也傳出,有資深員工因公司不再投資拍片,轉型隻做代理、發行,因而離職,「山水這一年多來的確變保守了,並不是很積極。」一位資深電影人說。

為郭守正一圓電影夢的山水,過去也曾發行《貧民百萬富翁》等奧斯卡大片翻紅,但,如今經營卻出現變化,總經理離職後,大老闆又去哪裡了?

成立集團,卻各做各的    子公司合作少綜效難發揮

今年三十七歲,熱愛藝術、文創的郭守正,是天生愛好自由的射手座,這點或許與早年不肯回鴻海接班、堅持獨自創業有關,同時,也能一窺他的管理風格。

「Jeff(郭守正英文名字)個性就像個大男孩,隻要他有興趣的,就會想試試看,人也很好。」「他都進來晃一晃,跟大家打招呼這樣,送大家東西吃,然後就走了。」兩位曾與郭守正共事的員工回憶,以前,辦公室就像遊樂園,郭守正不像老闆,常和同事們打成一片。

事實上,對各個公司的經營狀況,他很少過問,通常交給總經理處理,即使二○○七年成立藝墨文化創意管理集團,表麵上把十間公司納入管理,但,「其實子公司間很少合作,還是各做各的比較多。」反而變成包山包海,難以發揮綜效。現在,旗下幾間公司接連關門、縮編,個性溫和像媽媽、不像爸爸般霸氣的郭守正,也被外界質疑,是個隻會生公司、卻不會養公司的老闆。

再加上這一年來,郭守正年初接下三創數位董事長,負責拓展鴻海通路業務,六月出任永齡基金會董事長,都讓外界解讀,過去打定主意不接班的他,態度逐漸軟化,人也不常坐鎮位於仁愛路的文創公司,反而常往鴻海那邊跑。

雖然,王統生表示,郭守正的確變忙了,事業多了一些,但隻要公司還在運作,就代表一切正常,「他並沒有不要這個公司。」但,如何顧及自己的公司,還要幫老爸拚事業,卻是一大難事,「也隻能盡快處理,看是要關,還是縮編,或者轉型,但的確不會再擴張投資。」一位知情人士就說,燒錢的文創夢很可能就此停擺。

電玩遊戲,賣不出去    自製遊戲燒錢費時沒回收

八年多來,郭守正一手成立十家公司,從電視、電影、動畫、出版等都有,即使成績不盡理想,原先堅持再苦也不關公司的他,今年初,投資近三億元,負責電玩遊戲製作的碁因遊戲(以下簡稱碁因)卻已停止營運。

「他們做的遊戲品質都很好,但就是賣不出去,」一位遊戲產業界人士說。

碁因不選簡單的路走,不像多數台灣公司做網路遊戲,或幫國外大廠代工,反而投入既燒錢又費時的自製遊戲,曾動員四十多人、花了三年多時間製作一款名為「Cold Energy」的主機遊戲,預計銷售到歐美市場,「做這樣一款遊戲通常要花八千萬元到一億二千萬元。」但對一間台灣遊戲公司來說,最大的困難不是研發,而是發行,找不到知名代理商,產品無法外銷,等於把錢砸到大海裡去。

最後,這款遊戲並未上市,碁因後期也轉做手機遊戲,減少投資成本,郭守正還曾從國外找製作人才,挽救頹勢,但狀況仍未好轉。直到去年底,才將辦公室搬回鴻海,今年年初解散後,少數高層則到三創數位、負責台北資訊園區的遊戲館計畫,之後卻因理念不合,又紛紛離去,「其實每一次搬家,都是人員的重整。」該遊戲產業界人士說。

如今,在藝墨文化官方網站上,已經看不到碁因的品牌標誌。不隻碁因,消失在郭守正事業版圖上的,還有一間去年五月才成立,專做數位影音的「微媒體」公司VIVO MIA。旗下的十家公司,剩下八家,但僅存者表現也堪憂。

製作電視,收視不理想    曾領風潮卻一度無戲可拍

另一間曾受外界注目的公司,則是與綜藝教父王偉忠合資成立的風賦國際娛樂(以下簡稱風賦)。五年前,在台灣引起一陣眷村懷舊風的《光陰的故事》,就是由這間公司製作,之後,更擴編藝人經紀部、公關部、法務部等。二○一一年也到中國大陸開分公司,去年,同時仍有三、四部戲劇桉子在手,但是,一切卻慢慢變調。

一位曾在郭守正文創公司工作的員工說,去年風賦製作的偶像劇《K歌情人夢》於今年二月首播後,收視率不盡理想,十二集平均隻有○.二四%;之後拍的《結婚,好嗎?》,早在今年三月就已殺青,至今卻遲遲沒有播出,「之前有一些桉子原本都確定了,後來卻流掉……,今年還曾經一度沒有桉子開拍。」營運走下坡,風賦也開始縮編,員工從去年的二十多人,到現在約十多人,旗下藝人也都紛紛轉到別家公司發展。

不隻如此,像主打原創動畫的首映創意,在換過兩任執行長後,員工人數從近百人,到現在僅剩十多人,也不再以開發原創作品為主,而是改幫廣告動畫代工。

不管是電玩遊戲、動畫,還是電影,這幾項最花錢的事業,該砍的砍、該縮編的也已經調整。現在,剩下資本額較小的出版、設計、網路公司,還在穩定經營,但,隨著郭守正回鴻海的步伐加快,接下來,還會不會有公司關門大吉,也讓人質疑。

對於事業近期陸續傳出異動、縮編消息,郭守正回應,現在的確以三創數位為主,藝墨旗下公司「都還在調整」,希望能將其和三創數位做整合,對於是否有公司關門大吉,則表示「不方便透露細節」。

現在,離台北資訊園區完工、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幕的期限越近,郭守正身為負責人,鴻海集團內的大小事務,責任隻會越重。但其實,當郭守正離父親的事業越近,卻已經離自己原來的夢想越遠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