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令11月中旬前拿下紅軍城,俄軍加速強攻,烏軍快扛不住了
烏軍在紅軍城為何突然頂不住了
普京下令俄軍在11月中旬之前拿下鏖戰1年多的紅軍城,烏軍在紅軍城的防禦正變得高度困難,盡管目前俄軍並未完全包圍整個紅軍城-米爾諾格勒,但俄軍已經打進了這兩座城鎮的市區,戰況非常激烈,紅軍城易手的概率正在增加。
![]()
現在紅軍城的戰況,已經亂到沒法用“前線推進”來簡單形容了。按照烏克蘭第七軍團的說法,俄軍早就不是在城外磨蹭了,一部分兵力已經滲透進城裏,正從南向北、西北兩個方向往裏衝,等於把烏軍的防禦切成了幾塊。路透社那邊也證實,這一線的局勢一天比一天糟,打了一年多的消耗戰,俄軍總算在最近撕開了口子。
更要命的是俄軍的打法特別雞賊。他們沒派大部隊硬衝市區,而是把精銳敢死隊拆成3到5人的小組,借著夜色摸進城裡。這些小隊不跟烏軍正麵拚,就躲在暗處當“人肉坐標”,發現烏軍據點或者後勤車隊,立馬呼叫空中支援。蘇-34轟炸機投下的滑翔製導炸彈、FPV自殺式無人機跟長了眼睛似的往目標上撞,等把一片區域炸得差不多了,坦克和裝甲車才慢悠悠開進來接管。
![]()
這麽一來,烏軍徹底被攪亂了陣腳。本來守城的第155機步旅就是精銳,但耗了這麽久,人員物資早見底了,麵對這種“遊擊式精準打擊”根本防不住。有無人機畫麵拍到,烏軍的後勤皮卡、麵包車在伏擊裏被機槍掃得稀爛,傷亡慘重。後來烏軍調了增援過來,結果慌不擇路之下,還發生了好幾次誤擊友軍的事兒,現在城裏守軍基本是“草木皆兵”的狀態。
目前的情況是,紅軍城70%的區域已經落在俄軍手裏,剩下的烏軍隻能縮在鐵路附近,靠著僅剩的工事勉強支撐,說白了就是等著隨時沿鐵路突圍。米爾諾格勒那邊更慘,俄軍連周邊小鎮都懶得挨個清,直接集中兵力往市區撲,包圍圈的口子越收越小,城裏那一萬多烏軍眼看就要成“甕中之鱉”了。
![]()
俄軍突然發力不是沒原因的,根子就在普京那道11月中旬前必須拿下紅軍城的命令。《金融時報》披露這消息後,俄軍前線指揮官的壓力一下就上來了,攻勢強度肉眼可見地提升。但這命令可不是隨便拍腦袋發的,背後全是軍事和政治上的算計。
從軍事角度說,紅軍城這地方太關鍵了。它手裏攥著6條高速公路、5條鐵路,是烏軍在頓巴斯地區的“後勤咽喉”——北邊連著哈爾科夫,南邊通著紮波羅熱,前線的彈藥、糧食、藥品幾乎都要從這兒過。
要是俄軍拿下這兒,等於直接掐斷了烏軍在烏東的補給線,到時候克拉馬托爾斯克、庫皮揚斯克這些城市都得暴露在俄軍兵鋒下,烏軍花了8年築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就崩了。而且現在離冬天不遠了,一旦大雪封路,後勤更難送,普京肯定想在入冬前把這關鍵節點搶下來。
政治上的考量更耐人尋味。之前美俄談判談得一塌糊塗,特朗普想讓雙方按當前戰線停火,可普京根本不接茬,還特意視察指揮所放話“不指定行動時間,看軍事進展”。
這時候猛攻紅軍城,就是要在談判桌上拿更多籌碼——要是能在11月中旬拿下這城,等於實實在在控製了整個頓巴斯的戰略主動權,到時候跟西方談條件腰杆都硬。更何況俄軍剛試射成功“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能繞開反導係統飛1.4萬公裏,這明顯是秀肌肉給美國看,穩住外部局勢後專心打紅軍城。
還有個重要背景,就是烏軍自己犯了錯。去年8月澤連斯基想玩“圍魏救趙”,把紅軍城的守軍調去打庫爾斯克,結果戰線拉太長被俄軍反包圍,紅軍城的防禦一下就空了。俄軍抓住機會慢慢掃清周邊障礙,從今年6月開始就盯著紅軍城東部的季米特洛夫小鎮打,一步步把包圍圈織了起來。現在普京下命令強攻,等於就是在收割之前埋下的伏筆。
![]()
烏軍現在的處境,能用“內外交困”四個字概括。表麵上看還沒大麵積崩潰,但內裏早就撐不住了,能扛多久全看俄軍的進攻節奏。
最要命的是“彈藥饑渴”。烏克蘭國防部長之前給歐盟寫信喊救命,說烏軍每天至少需要6000枚炮彈,可實際隻能發射2000枚,缺口大得嚇人。紅軍城這邊打得這麽激烈,彈藥消耗更是天文數字,現在城裏的守軍基本是“省著打”,有時候甚至得靠輕武器硬扛俄軍的轟炸。
![]()
更慘的是補給線快被掐斷了,德國軍事專家說,俄軍先頭部隊離烏軍最後一條補給公路隻剩1.25公裏,一旦被封死,城裏的人就真成了沒糧草的兵。
兵力問題更頭疼。頓巴斯方向烏軍總共才湊了不到7萬人,俄軍卻擺了11萬多兵力,還加上了朝鮮的援軍和彈藥。紅軍城和米爾諾格勒守著的1到2萬烏軍,早就打疲了,2025年至今烏軍傷亡失蹤人數都到12.7萬了,補充的新兵沒多少實戰經驗,根本頂不上用。
澤連斯基和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下了“死守”命令,可被寄予厚望的亞速營卻公然抗命,誰都不想進城當炮灰——畢竟在俄軍的無人機和集束炸彈麵前,衝進去就是送命。
指揮層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了。西爾斯基最近在電報裏發火,警告指揮官“不準瞞報戰況”,這說明基輔收到的戰報跟前線實際情況差得遠,上報的是“擊退幾十次進攻”,實際陣地天天丟。這種信息脫節隻會讓防禦更亂,守軍連敵人從哪來、有多少都摸不準,怎麽可能守得住?
說句實在的,烏軍現在就是在硬撐。沒彈藥、沒人手、沒補給,連增援都盼不來,唯一的指望可能是西方援助能突然到位。但美國國會兩黨在援烏問題上吵得不可開交,歐盟的炮彈生產也跟不上,短期內根本指望不上。照這節奏,除非出現奇跡,不然紅軍城在11月中旬前易手的概率真的很大。
![]()
紅軍城這一仗,不光是兩座城鎮的爭奪,更是整個俄烏衝突的轉折點。要是俄軍拿下這兒,頓巴斯就徹底被控製,烏軍戰線會全麵崩潰;要是烏軍能守住,說不定還能喘口氣等援助。
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普京的命令下得堅決,俄軍的戰術打得刁鑽,烏軍的困境又難以破解,這城能不能守住,恐怕真的沒多少時間可以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