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中國占據全球能源出口主導地位

彭博新聞社網站10月6日發表題為《中國在能源出口主導地位之爭中擊敗美國》的報道。內容編譯如下:

 

全球兩大經濟體正在能源出口市場展開角逐:美國希望各國購買其化石燃料,而中國則致力於向世界輸出清潔能源技術。

 

目前,勝負格局已十分清晰:中國是這場競爭的贏家。

 

多年來,中國在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電池及其他碳減排技術產品的出口方麵持續增長。英國智庫“未燒盡的煤”研究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8月,中國相關產品全球出口額創下曆史新高,達200億美元。

 

“未燒盡的煤”研究組織數據分析師尤安·格雷厄姆表示:“即便在價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中國清潔能源技術產品的出口額仍創下曆史紀錄。”

 

美國一直自詡為全球化石燃料的主要出口國。截至7月,美國今年的累計油氣出口額為800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清潔能源技術產品出口額已達1200億美元。

 

這一差距並非偶然,而是趨勢的延續。美國能源信息局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石油出口量創新高,但中國清潔能源技術產品出口額仍比其高出300億美元。

 

關鍵在於,中國在新興市場的出口增長迅速。今年,中國電動汽車一半以上的出口去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從特朗普首個任期到後來的拜登政府,美國持續提高油氣產量,油氣出口量也因此大幅增長。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一直設法通過放寬監管進一步擴大油氣產量,同時遏製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能源需求旺盛,中國製造的大部分清潔能源技術產品都會在國內投入使用。本季度,中國國內電動汽車銷量有望超過美國汽車總銷量。

 

兩國在各自的優勢領域每年能創造大量出口收益。未來美國可能進一步擴大化石燃料出口,而中國清潔技術出口的持續增長將強化其國際影響力。

 

從進口美國或中國能源產品與技術的國家視角來看,二者的差異顯而易見。英國最大能源零售商奧克特珀斯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格雷格·傑克遜表示:“清潔能源出口的是硬件設備,一旦購入,未來一二十年都能依靠這些設備發電;而天然氣則完全不同,購入後使用,立即消耗殆盡。”(編譯/鄔眉)

所有跟帖: 

先把出口鋰電池這些東西,和能源出口的區別搞清楚再來。鋰電池本身根本就不是能源,隻是能源的載體。中國根本就沒有能源出口主導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6:52:51

+1 -amico- 給 amic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7:08:50

電啊。電不是能源嗎? -goojun- 給 gooju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7:13:04

電是能源,可是電池不是,中國出口了多少電?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7:16:52

太陽能板是能源, over 90% 的太陽能板來自中國 -redpanda- 給 redpand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7:47:55

又錯了,太陽能是能源,太陽能板卻不是能源,隻是發電機一樣的類似產品。太陽能板要發電,必須要占用土地。和能源不是一回事。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7:51:58

exactly. generator belongs to ele equip mftg, not energy -internuts- 給 internuts 發送悄悄話 internut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8:34:27

杠精啊。按這個說法中東都不是能源出口大國因為石油不燒就沒產生能源。彭博報道就是關於新舊能源技術出口的對比 -dakinglaile- 給 dakinglaile 發送悄悄話 dakinglaile 的博客首頁 (359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23:29

石油是能源是因為石油裏麵有能源,你個鋰電池,太陽能板裏麵有個毛線能源,和發電機是同類。這麽簡單的道理都搞不清楚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36:11

真是個大聰明啊。按你這個說法出口海水也算能源出口,因為隻要你能把裏麵的氫能或核能給整出來就行。 -dakinglaile- 給 dakinglaile 發送悄悄話 dakinglai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40:07

看來你是科盲,給你科普一下:能把海水裏麵的氫能或核能給整出來,需要放進去的能量更多,所以海水根本就不是能源。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43:20

能源必須是投入的能量遠小於輸出,而且能量是來源於這個物質,才能稱為能源。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44:11

remember an idiom: you can't teach stupid -internuts- 給 internuts 發送悄悄話 internut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48:41

中文還沒學溜,英文也是個二把刀。 教你一個:"You can't fix stupid" -dakinglaile- 給 dakinglaile 發送悄悄話 dakinglai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54:45

春啊。 新能源一開始那個不是入不敷出? 石油最開始的用途還是直接點燃取暖呢。太陽能板現在和石油一樣都是直接能用來發電的。 -dakinglaile- 給 dakinglaile 發送悄悄話 dakinglai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52:51

彭博文章就是個中肯的分析,到你這就是個膝跳反射 -dakinglaile- 給 dakinglaile 發送悄悄話 dakinglai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25 postreply 09:55: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