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有完全相同於 中國 QN-202 40 mm 微型導彈 的產品。
兩者的定位差別挺大:
美國現有的同類輕型武器
- Raytheon Pike 40 mm
- 最接近 QN-202 的美國產品。
- 重量:0.77 kg,比 QN-202 輕。
- 製導:需要外部激光指示器。
- 用途:精準打擊輕目標/人員,相當於“長射程榴彈”。
- 局限:不能火發即忘、穿甲能力弱。
美國沒有的部分
- 火發即忘的微型導彈:
QN-202 宣稱具備 紅外成像尋的,士兵發射後不用管。美國在 40 mm 級別還沒有類似“發射後自動追蹤”的產品。 - 可對輕裝甲目標的殺傷力:
QN-202 有破甲彈頭(輕裝甲穿甲能力),而 Pike 隻有輕爆破片彈頭,基本不具備反裝甲功能。
總結
- 美國有 Pike,是同類尺寸、同類重量的 40 mm 微型導彈,但更像是“精確榴彈”,功能比 QN-202 簡單。
- 中國 QN-202 在理念上更接近“縮小版標槍”,強調火發即忘和反輕裝甲。
- 所以美國目前沒有直接對標 QN-202 的產品,而是走了“激光製導榴彈”路線。
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 “美國輕型精確火力 vs 中國 QN-202”對照表,把美國 Pike、XM25 精確榴彈、以及微型巡飛彈(Switchblade 300)放在一起對比?這樣能一眼看清中美在“黃瓜大小導彈”上的不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