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印度一架飛往倫敦的波音787客機在印度某城市起飛後不久墜毀,除一人生還外兩百多人死於非命。空難調查隨即展開。一個月後,初始報告公布於世,調查組裏其中不但有印度的技術人員,還有美國的波音公司和發動機公司的專業人士。除了基本信息外,媒介把目光集中在了飛機駕駛艙裏發動機油門後側的燃油供應閥門,也就是下圖中紅色箭頭處。
圖片上方白色的手柄,是控製飛機發動機油門的THROTTLE,如果想加大油門,就往前推,如果想減小油門,就往後拉。不過,這次空難後人們的注意力放在了油門手柄下方的兩個小小的閥門,邊上標注“FUEL CONTROL",它有兩檔:一個是RUN,意思是供油,另一個是CUTOFF,意思是不再供油。當飛機在飛行時,那個閥門當然是處在RUN的位置,當飛機到地方了,停靠在GATE門口了,飛行員準備下班了,會把發動機關閉,然後把供油開關也關閉,這是標準操作,不足為奇。
但是,這也恰恰是印度飛機失事後調查人員發現的重大問題。
現代客機為了安全為了從空難後總結經驗教訓,會在飛機上安裝COCKPIT VOICE RECORDER和FLIGHT DATA RECORDER,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黑盒子,它會把飛行中的飛行員的對話與飛行數據完整地保存下來,為事故分析提供第一手資料,機器是冷靜客觀的,會完整無誤地記錄下所有信息。
在本次空難後,技術人員還原了飛機起飛的整個過程:飛機從離開GATE到滑行,沒有問題,從滑行道加速起跑,沒有問題,從ROTATE到騰空,也沒有問題。問題從飛機騰空後的第四秒開始出現,FLIGHT DATA RECORDER顯示,飛機一號引擎的FUEL VALVE被關閉,一秒鍾後二號引擎被關閉,隨後,機艙的對話顯示,一個飛行員問另一個飛行員”為什麽你把它關閉?“另一個飛行員回答”我沒有啊“,在短短的十秒鍾後,飛行記錄儀顯示飛行員把FUEL VALVE從關閉狀態重新設置為RUN的狀態,意思是企圖讓飛機發動機重新提供飛行所需的動力。可是,由於飛機剛剛離開地麵,速度和高度都很有限,而重新聯通燃油讓飛機發動機重新工作需要時間,一切有點晚了,飛機開始掉高度掉速度,飛行員在最後時刻發出報警MAYDAY MAYDAY MAYDAY,但一切為時已晚大勢已去,飛機墜毀。
在這過程裏,最為不可思議的是FUEL VALVE SWITCH,根據專家的介紹,由於這是飛行的生命線,因此,這個閥門的設計和操控是非常講究的,在閥門的兩側,有拱形的護欄,大大減少無意的誤操作或碰撞的可能,閥門本身的設計也煞費苦心,它不會因為不小心的碰撞而改變位置,它需要至少三個手指把手柄提起來,搬到所需要的位置,然後放下,才會到位。換句話講,誤操作的可能幾乎沒有,據有些飛行員說,機艙內這種手柄被誤操作損毀的情況是有的,比如不小心碰撞的力度比較大,把手柄給折斷了。但是,在飛行期間誤操作而切斷燃油的情況聞所未聞。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印度航班的供油閥門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在一秒鍾的間隔裏都被關閉,這簡直不可思議。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供油閥門關閉是發生在飛機剛剛離地後不久,飛行員根本沒有機會重啟,也就是說如果在一萬米高空,如果誰開個這樣的玩笑,那麽救回來的可能是有的,可是,在剛剛起飛後飛行員隻有不到半分鍾的時間做出反應,實在是來不及。
最後,從駕駛室的對話老看,飛行員幾乎是第一時間也就是幾秒鍾內就注意到了燃油閥門被切斷,機艙內那麽多儀表設備,頭緒很多,判定故障原因恐怕也不是瞬間的事,可是,我咋感覺其中一名飛行員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另一人搬動了供油閥門,也就是說,那動作可能並不小,或者說在那個關鍵時刻手放在發動機THROTTLE後麵不太正常。人心真是深不可測,如何能夠不露聲色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完成心理準備而且決絕地付諸行動,WHAT THE 。。。
總而言之,印度航班失事不像是飛機的機械問題,更像是人為。是操作失誤還是有意為之,印度航空公司需要深入調查,才能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