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said:
烏克蘭在馬達西奇(Motor Sich)收購案中采取了多項關鍵措施,核心是阻止中國企業對馬達西奇的收購。以下是事件的來龍去脈和烏克蘭方麵的主要舉措:
事件背景:
-
馬達西奇(Motor Sich):烏克蘭一家曆史悠久的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是前蘇聯時期重要的軍工企業,尤其擅長製造直升機和飛機發動機。
-
中國買家:中國企業——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Skyrizon),希望通過投資或控股的方式收購馬達西奇,以獲取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推動中國國產航空發動機發展。
-
時間線大致如下:
-
2016年:Skyrizon開始收購馬達西奇股份。
-
2017年: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開始調查該交易,認為此舉威脅國家安全。
-
2020年:中國企業向國際仲裁提出索賠。
-
2021年3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政令,正式凍結並國有化馬達西奇。
-
烏克蘭的關鍵舉措:
-
國家安全局(SBU)介入調查(2017):
-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以國家安全為由,凍結了部分股份,阻止中國企業實際控製馬達西奇。
-
表示擔憂技術外泄可能影響烏克蘭的國防能力。
-
-
暫停和凍結交易:
-
烏克蘭法院多次裁定凍結股份,阻止中國投資者接管管理權。
-
政府通過法令直接阻止交易完成。
-
-
引入國家安全審查機製(2021):
-
澤連斯基簽署新法律,對外國投資設立更嚴格的安全審查程序,特別針對關鍵國防領域。
-
-
國有化馬達西奇(2021年3月):
-
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決定將馬達西奇收歸國有。
-
稱此舉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防止戰略性技術被外國控製。
-
-
國際仲裁訴訟:
-
麵對中國企業高達45億美元的索賠,烏克蘭政府堅稱自身行為正當合法。
-
中國外交部多次表示不滿,稱希望烏方依法、公平對待中國投資者。
-
烏克蘭為何這樣做?
-
國家安全考量:
-
馬達西奇的技術對於烏克蘭國防工業至關重要,特別是在與俄羅斯衝突日益緊張的背景下。
-
-
地緣政治壓力:
-
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曾公開表達對馬達西奇出售的擔憂,烏克蘭需要維護與西方的合作關係。
-
美國政府還對參與收購的中國企業及相關人員實施了製裁。
-
-
防止技術外流:
-
烏克蘭擔心其高端航空發動機技術流入中國後,會削弱其在國際軍事工業中的戰略地位。
-
總結:
烏克蘭在馬達西奇收購案中,出於國家安全、地緣政治以及技術保護的考慮,堅決阻止中國企業的收購行為,並最終將該公司國有化。這一舉動引發了中烏之間的外交爭議,也暴露出烏克蘭在中美博弈中的微妙位置。
如果你想了解中方的反應,或國際仲裁的進展,我也可以進一步提供。
You said:
ChatGPT said:
不,烏克蘭並不“欠”中方45億美元。這筆高達45億美元的金額是中國投資方向烏克蘭政府提出的國際仲裁索賠金額,而不是烏克蘭已經確認的債務。
索賠背景:
中國企業——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Skyrizon)及其合作夥伴,曾合法購買或控製了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的大量股份,並計劃通過投資全麵控製該公司。後來因為烏克蘭政府幹預(主要是以國家安全為由凍結交易並最終國有化企業),中方認為自己的投資被非法剝奪,於是:
-
於2021年初,Skyrizon在**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CA)**對烏克蘭提起仲裁。
-
索賠金額約為45億美元,其中包含:
-
實際投資損失;
-
利息;
-
商譽和預期利潤的損失;
-
法律及仲裁相關費用。
-
烏克蘭的立場:
烏克蘭政府認為,其阻止交易、凍結股份和最終將馬達西奇國有化的行為是出於國家安全需要,並不構成非法征收或違約,因此:
-
否認對中方構成“非法征收”;
-
質疑中國投資者的資金來源與背景;
-
稱馬達西奇是戰略資產,外資不得控製其命運。
當前狀態(截至2024年最新公開信息):
-
仲裁程序仍在推進中,尚未有最終裁決;
-
烏克蘭政府並沒有承認該筆索賠;
-
即使仲裁結果支持中方,也未必意味著烏克蘭立即支付這筆款項,執行過程通常涉及多年法律程序。
總結:
烏克蘭不承認“欠”中方45億美元。這是中國投資方因其投資受阻而向國際仲裁機構提出的索賠請求,目前還未被國際法庭判定烏克蘭需賠償該金額。
如果你想看仲裁進展或相關法律依據,我可以進一步查找資料。
You said:
ChatGPT said:
中方的實際投入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部分:
1. 先期貸款:約1億美元
-
2015年左右,中國開發銀行向馬達西奇提供了一筆1億美元的貸款,期限為10年。這筆資金用於支持技術合作與產能建設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6CEPA+6TURDEF+6。
-
馬達西奇方麵後來確認,這筆貸款將在2026年到期償還 。
2. 擬投資承諾:約2.5億美元
-
中國企業(包括由Skyrizon及其母公司新維科技/Xinwei支持的實體)申請收購時,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向馬達西奇再投入2.5億美元,用於升級烏克蘭本地的生產和設計設施 Global Times+10Yicai Global+10Укра?нськ? Новини+10。
-
這筆投資主要是為擴建產能、技術升級,以及在中國重慶建立相關生產/服務基地所設計的。
總結數字:
投資類型 | 金額 | 注釋 |
---|---|---|
初期貸款 | 1億美元 | 已到賬,用於技術合作 |
後續投資承諾 | 2.5億美元 | 有意在兩年內追加,用於產能建設 |
這意味著中方實際已投入約1億美元,並承諾再投約2.5億美元,總體合作規模接近3.5億美元。
為什麽索賠高達45億美元?
-
中方向國際仲裁提出的45億美元索賠包含了:
-
已投入資金(1?+?2.5億美元);
-
項目預期利潤與商譽損失;
-
利息、法律與仲裁費用等。
-
-
因此,這45億美元遠超實際投入部分,還包括預期收益與其他成本。
小結
-
實際已投入資金:約 1億美元;
-
已承諾未來投資:約 2.5億美元;
-
索賠總額(含預期收益等):45億美元。
如果你還想了解這筆貸款的利率、仲裁過程進展,或其他關聯方的觀點,隨時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