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163.com/dy/article/IN4DVJRV0543A0UK.html
香港島和外東北一樣,也是永久割讓給列強,為何香港島能回來呢?
最近在文章的留言中發現一個大家普遍模糊的概念,那就是香港島究竟是租賃還是割讓。如果是租賃,那麽收回來自然順理成章,如果是割讓,我們又是通過什麽將其收複的呢?
其實香港和香港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也難怪不少朋友容易搞混淆。如果香港島換個名字,或者大家直接稱之為港島,那事情就簡單多了。
香港島是中國香港的一部分,麵積隻有80平方公裏左右。而整個中國香港,光陸地麵積便有1113平方公裏左右,算上海域麵積,則有2755平方公裏左右。由此可見,香港島隻占了香港的一小部分。隻是名字相似,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國香港,除了香港島以外,還有九龍、新界,以及周圍的200多個大小島嶼。九龍約47平方公裏,新界則有975平方公裏左右。
一、香港島的確是1842年永久割讓
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事兒觸碰到了英國列強的利益,為此英國以此為借口,在1840年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這事兒咱們都非常清楚,不過整場戰爭過程還是比較曲折的。一開始道光帝是積極抵抗的態度,他覺得英國是海外的一個蕞爾小國,能有多大能耐?再說了,戰爭規模如果局限於廣東,那就觸碰不到道光的底線,隨便打都可以。
這可不是開玩笑,戰後道光帝得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才23歲,而且大權旁落,被議會那幫老男人把持朝政後,居然想英雄救美,納維多利亞為妃,幫她奪回英國王權。由此可見,在道光心目中,英國的分量實在是不高。
1840年五月,戰爭剛開始的確是在廣東範圍內爆發的,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兩廣總督,積極抵抗英國人的侵略。不過到了七月,英軍忽然將軍艦開拔到了浙江,打下了舟山定海,這可把道光帝給嚇壞了。
他萬萬沒想到,英軍的軍艦速度這麽快,而且戰鬥力也不弱。一眨眼功夫,能從廣東打到浙江,難道就不能打到京城嗎?這個時候道光便有了息事寧人,用錢擺平這事兒的想法。
果不其然,到了八月,英軍直接打到了天津大沽口。道光帝麻了啊,按照這速度,自己還能坐穩這把椅子嗎?
為此,道光帝開始服軟,他撤了林則徐的職,改用琦善為兩廣總督,全權代理談判事務,同時打算賠償全部鴉片損失,以此停止戰爭。
1841年1月,琦善與英國代表義律簽署了《穿鼻草約》,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求清廷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道光帝得知以後,怒斥琦善無能,割地之事簡直一派胡言。所以說這份條約沒有得到清廷認可,不作數。
琦善被吵架革職以後,道光帝改派奕山前去談判。這個奕山在中國近代史上老有名了,他是康熙的第十四子胤禵的玄孫,1858年奕山擅自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割讓了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裏給沙俄。
奕山來了,談判依舊沒有進展,為此英軍索性主動出擊,雙方再次開戰。這回清軍連連敗退,喪城失地。奕山不得不在廣州豎起白旗,選擇向英軍投降。
英軍覺得這還不夠,又選擇帶兵北上,一路攻克了廈門、定海、寧波等地,1842年8月,英軍開始攻打南京,眼看城破在即,守城的耆英不得不選擇與英軍談判,這才有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所以說,並不是隻打了一仗,清廷就害怕了,而是在經曆了若幹次失敗,東南半壁即將不保的情況下,清廷才做出了這一選擇。《南京條約》中的第一條,就是將香港島永久割讓給英國,這是喪失主權的割讓,並不是租借。第二條才是賠償軍費2100萬銀元。
二、1860年,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第一次鴉片戰爭算是讓清廷見識到了現代科技的力量,尤其是英國的海軍,在當時幾乎勢不可擋。甭說還沒有接觸工業革命的清朝了,就算是在工業革命發源地歐洲,英國的海軍也沒有對手。所以說,當時輸給英軍,真不寒磣。
此後清朝也痛定思痛,也打算進行改變了,結果偏偏遇上了太平天國之亂。這下清朝改革之路,又被延遲了十來年。
到了1861年,清朝才正式開始進行洋務運動改革,也就是師夷長技以製夷。然而因為這次延遲,再次造成了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以及外東北的悲劇。
1851年開始,太平軍攻城略地,在南方建立了太平天國。這事兒撼動了清廷的統治,為此清廷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消滅太平軍身上。
結果到了1856年,英法兩國趁著清廷忙於平定內亂的機會,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回他們打完廣州直奔天津,嚇得清廷在1858年被迫與英法美俄簽訂了《天津條約》。
為啥還有美俄呢?原來美俄是充當調停人來了,其實就是趁亂撈點好處。尤其是沙俄,當時他們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璦琿條約》,割走了外東北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但一直不被清廷認可。為此,沙俄自然要從其他地方下功夫。
在沙俄的調停之下,原本打算撤軍的英法聯軍,再接再厲,直接於1860年攻入了京城。鹹豐帝帶著媳婦兒撒丫子跑了,這才有了著名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戰後,清廷分別和英法美俄又簽訂了《北京條約》。在《中英北京條約》中,清廷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約7.93平方公裏,再次割讓給了英國,此外還得賠850萬兩白銀給英國。
當然了,這次占便宜最多的,還得是沙俄。他們自詡調停有功,要求清廷秘密將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全都割給了自己。
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才7.93平方公裏,沙俄一口氣割走了多少個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我算數不太好,大家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三、新界和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是在1898年租借給英國的
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以後,英國人便開始大肆發展這片地區。因為在他們的概念中,既然是割讓,那麽主權就是他們的了。既然是自己的地盤,自然要好好發展。
現如今,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也是整個香港地區最為繁華的地方。而相比較之下,比他們大若幹倍的新界,則成了後媽生的一樣,顯得相對落後。
這也不奇怪,因為新界是租來的,英國人覺得對這裏沒有主權,租期到了還得還給中國,他們又何必費那麽大力氣去發展新界呢?那麽新界為啥會租給英國呢?
1895年,甲午戰爭以後,清朝就是個破罐子了,隨便怎麽摔都行。這個時候親俄派逐漸掌權,整個清廷處於倒向沙俄的狀態。
為此,沙俄在東北不僅修鐵路、建銀行,還搞起了海軍基地,肆無忌憚,儼然將東北當成了他們自己的地盤了。
法國人當時在東北的中東鐵路中也有股份,他們得知沙俄對東北這塊地有想法以後,也不淡定了啊。法國人沒想到俄國人胃口這麽大,為此法國在1898年也向清廷提出要求,讓清廷將廣東湛江租借給自己。這事兒是得到沙俄支持的,因此清廷內部阻力非常小。
眼看著事情要辦成了,英國人不答應了:啥情況?不打一架就能租借土地?這個家你們是怎麽當的?如果湛江租給法國,那麽英國也得擴大在九龍的勢力範圍。
為此1898年4月,清廷將湛江租借給法國以後,英國又迫使清廷派遣李鴻章,簽署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全都租借給了英國,租期為99年。
原本沒有新界這個說法,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到獅子山以南這片地區,被稱之為新九龍,是租借地,不是割讓地,和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是有本質區別的。此外獅子山以北到深圳河以南的廣袤地區,後來被稱之為新界,也就是新的租界之意,同樣是租借,並不是割讓。
香港島、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和外東北有什麽區別?
香港島割讓於1842年,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割讓於1860年。這兩塊地盤,都屬於永久割讓。但是我們還是收回來了,為啥呢?
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強大了,而英國衰弱了。在中國收回九龍半島界限以北以及新界的廣袤地區以後,英國想要獨留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難度係數太大。
與其被武力奪走,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還給中國。反觀阿根廷的馬島,英國不就寸土不讓嘛,主要還是阿根廷在英國麵前還不算強大。
同樣的道理,本質上來說,1860年被沙俄割走的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外東北,和香港島沒什麽區別,甚至比香港島割讓時間還晚了十多年,應該更有理由收回才對。
奈何北方這位鄰居還是太強大了,咱們跟他們相比,除了經濟和人口方麵占優勢外,軍事層麵並沒有太大優勢。這也是無法收複這片地區的主要原因。
當然了,人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外東北的原住民都被清理掉了,而香港島上的原住民還在,這也是能收複香港島卻難以收複外東北的原因之一。